江西省新干县城南幼儿园 331300
摘要: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劳动的过程。幼儿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时期的劳动教育极为重要,它既是幼儿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支柱,又是幼儿培养优秀品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3~6岁是幼儿自理能力与劳动习惯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幼儿园要开展相关幼儿劳动的实验研究,研究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保障。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途径
引言
幼儿阶段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是指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有目标、有计划的在幼儿园进行的,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品德以及劳动意识的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的发展
某幼儿教育指南中明确,幼儿时期需要家长以及老师的关怀呵护,但是家长不能过度溺爱和照顾,防止幼儿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进而形成对家长过于依赖的习惯,使幼儿不能“自主”“独立”的发展[1]。幼儿园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和体力劳动,可以使幼儿在思想观念上对劳动有正确的认知,同时还能够帮助幼儿身体的大小肌群协调发展。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出现的问题不是幼儿园的教师能用语言形容的,而是幼儿在进行体力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在出现问题时,幼儿要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勇敢的尝试,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培养幼儿优秀的意志品质
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与顽强的毅力,又能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幼儿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仅在幼儿园开展一两次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完成是不可能的,要做到将劳动教育的具体开展方式有机融合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保证活动开展的次数和频率。例如,幼儿进行整理园内户外体育器械柜的劳动教育活动,不管室外的环境如何,每天都能将体育器械进行归纳整理。幼儿只有在进行体力劳动时,才能明白大人们在工作中的艰辛,才能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自己劳动后成果,从而进一步形成优秀的意志品质。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指的是,在他人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其中包含幼儿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认知的发展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在幼儿阶段发展其社会性认知,是幼儿园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幼儿园主要在五大领域的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社会性认知,经过研究发现:幼儿园长期的进行劳动教育,孩子们能从最开始的“自己只顾自己”转变为“能够帮助他人”。幼儿的合作意识大幅度提升,并且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能够获得各种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和技巧,进而形成其优秀的意志品质。除此之外,幼儿的劳动意识开始转变,从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孩子在刚进幼儿园时,因为第一次与家长分开独自进行幼儿园生活,孩子会有抵触心理和哭闹情绪。幼儿园则可以让大班学生一对一地来当“知心小伙伴”,因为孩子之间相对来说是比教师与学生之间容易交流的,当教师将这个想法与大班学生商量时,他们都跃跃欲试。当幼儿大班学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他们通过给小弟弟妹妹讲故事、唱儿歌,以及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弟弟妹妹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分享和帮助。另外,他们还提前制定了帮助小朋友的计划,在帮助小朋友时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照顾弟弟妹妹。因此,幼儿园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社会必要的技能,让幼儿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2]。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在五大领域中渗透劳动教育
只有劳动教育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才能使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高效完成。例如,在语言领域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播放歌曲、故事,让孩子进行听觉、视觉上的感官体验。在健康领域中,教师要求孩子要爱干净,讲卫生,同时幼儿还要做到维护生活环境的整洁。对于户外的体育器械以及游乐设施,如滑梯、平衡木、跷跷板等,教师要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合作使用,在活动后引导幼儿将用到的器械整理摆放回原来的位置。经过教师不断地引导和锻炼,进一步使幼儿形成了守规则、爱劳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劳动能力。在社会领域中,教师要在教学中展关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让幼儿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能够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人。在科学领域中,幼儿园可以举办劳作类型的教育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庄稼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进行记录并为庄稼铲除杂草,在这个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等。
(二)在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目标不仅要让幼儿热爱劳动,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还要让幼儿能够使用劳动用具[3]。将劳动技能教育渗透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进而培养幼儿自主的能力。例如,自己穿衣服,独立吃饭,将娱乐器械归位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的增加劳动的难度,引导幼儿帮助教师整理班级内务,分发生活用品等。对于大班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值日打扫卫生,为绿植浇水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劳动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进行劳动,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幼儿劳动时的热情,还能学会必要的劳动生存技能,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游戏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也最容易接受的活动,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将游戏和劳动结合起来,那么就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接受劳动任务。例如,教师在每天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幼儿要自主完成游戏开始前后的整理工作。不管是收拾游戏用到的工具还是进行工具的清洁,教师都可以为学生搭建游戏化的情境,使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完成劳动任务。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幼儿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三、结束语
幼儿园进行劳动教育,是实现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教师应在五大领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在提升幼儿劳动能力和培养幼儿劳动技能的同时,使其社会责任感与让人际交往上都能够得到提升。教师在劳动活动中给予幼儿一定的支持和肯定,让幼儿在劳动中产生自信心,从而使其能够健康茁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J]. 2020(5):9.
[2] 朱艳. 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50):36.
[3] 张抗抗. 大班幼儿劳动教育实施路径[J]. 20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