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福集镇龙脑桥初级中学校646106
摘要: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其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几个方面。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极其迅速,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让社会更加关注这一重要任务。在教学体系下将生物素养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体系也成为了当前我国初中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趋势,教师如何将生物素养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本文将从影响生物素养在初中教学的原因和提升生物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生物素养;初中生物;实践路径
2022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为宗旨”,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立足于坚实的生物学科内容基础,密切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等教育领域新成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载体,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和掌握学习技能,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相对枯燥乏味,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应试为目的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素养的形成和终身发展却没有帮助。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我们教师顺应教育体系的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并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地筛选,切实的转变应试教育的思维,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生物素养的养成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教授生物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课堂乐趣;课外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以及设计一些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积累生物知识的双重进步。
一、影响生物素养培养的主要原因
当前,将生物素养融合在初中教学当中的这一教学目标还未能得到贯彻落实。首先,情感价值目标虽然要求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一些现代教学软件的诞生,但是由于很多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些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教授知识,缺乏创新性,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更无法激发学习激情。很多初中学生在刚接触初中生物时,因为好奇心对生物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但随着抽象知识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很快就会缺乏兴趣而失去学习生物的动力。其三,教师对作为实现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的实验教学、课外观察、调查、讨论等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直接放弃,已经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
以上现象的存在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也不利于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生物素养,与当前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提升生物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教学课程资源
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转型和改革带来了很多契机。教育体系的改革,使得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日益增多,成为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要想将生物素养与初中生物教学相结合,就必须把握现代教学观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种子的萌发》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农业生产中种子发芽的现象,促使学生关心农业生产等,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过网络、手机以及生活经验等,了解在常见的植物种子发芽的特点、时间和条件等。培养学生自己找方法解决问题的潜力。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植物种子发芽的视频和图片,学生就会在观察中掌握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和特征。
所以,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打破生物学枯燥乏味、单向传递知识的模式,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更容易为学生吸收并形成生物素养。
(二)创设教学情境
《生物学》作为一门初中科学性的课程,如何在教学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对生物的好奇与兴趣,设计教学情境尤为重要。
素养是什么?素养就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和习惯。这就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自觉而积极到参与学习任务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课前导入,并进行相关内容的问题设置,集聚学生的专注力,在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全程跟随与教师的思路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与思考。
例如:八年级生物上册开始学习生物圈中的动物,我们可以在教学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排学生收集尽可能多的种类的动物,实物、图片、视屏等都可以,开一个“动物展览会”,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认识归纳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殖等方面的特征。这个活动中,我们更注重过程的意义。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思考的创新精神等。
在学习八年级生物人教版《哺乳动物》的课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常见的哺乳动物及其分类。再根据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的习性和特征等,并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抛出问题,当讲授到其相关内容时再对学生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生物课堂内容和知识的学习。
(三)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
生物实验教学对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和巩固理论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实验活动不但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发展。
其实,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和探究活动也不一定非得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实验探究让学生课外实践,比如植物的无性生殖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让学生亲自操作,然后拿到课堂上交流,甚至可以将结果进行评比,以激发学生好胜心而不断地改进创新。既可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在课外找到有益的事情来做,又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习惯。有些探究活动还可以有意识的让家长参与,这对于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校交流也不无裨益。比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米酒的制作”等就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或家庭实际生产劳动完成。(注: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内完成。)
当然,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还需要多方面的结合,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去做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远离手机和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回归课堂,重塑学习信心,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综上所述,如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将生物核心素养融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尤为重要。作为信息化新时代的教师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了解初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课内课外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和转化知识的能力,将生物素养与生物教学有机融合,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