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0)
内容摘要
踢鼓秧歌,俗称“放事”,是山西省首批列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山西省晋北地区,产生于民众的祭祀活动中,通过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映照生活实际、传统习俗、古代军事、思想情感等,极具艺术审美价值。踢鼓秧歌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虽然活动范围较小,但在当地影响却很大。在新时代背景下,引导其向更积极的、更具观赏性的方向前进,使之保留其原貌的同时根据其当地特点加以改革创新,踢鼓秧歌舞蹈一定会走出大同、走出山西。
【关键词】民间舞蹈踢鼓秧歌艺术特征发展
一、踢鼓秧歌的起源及主要表演形式
在宋朝时期,出现了踢鼓秧歌的踪迹,逐渐到了汉唐时期,踢鼓秧歌又以一种小表演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大同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县的民众为了纪念梁山好汉,在正月万家灯火时,村里的民众乔装打扮,从造型到服饰扮演成各个梁山英雄好汉,跟随音乐踩着轻快的步伐,再加上一些技巧和简单招式,其实也是一种娱乐的艺术形式,后来经过改造变化,渐渐形成了踢鼓秧歌舞蹈。
踢鼓秧歌大多在广场、游园、院落、街巷中表演,场面宏大、气势汹涌,这种舞蹈通常在文化广场、庙宇门楼或一些盛大的节日场合表演,其融武术、杂技、舞蹈、中国戏曲为一体,将各个部分揉合在整个表演中,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倍儿棒的身子骨。其表演形式有多种,各个地区种类不一,主要为大场子、小场子、过街场,“大场子”最少为16人,在表演踢鼓秧歌时,多由一位老生者引路,有时成长蛇阵,有时则变为二龙戏珠队形,变换各种阵式进行表演,不禁令广大群众拍手叫好。小场子表演人数相对较少,或三三两两,或四五成群,虽然人数不多,但舞者表情、动作、道具样样精绝,所以极为精彩。过街场一般是在大小场子进行前表演,走街过巷,红火热闹,有宣传和召集人的作用。
踢鼓秧歌的主要有亮势飞脚、虎跳、旋子、踢鼓等动作,腰间挎鼓,随着鼓点做踢鼓或其他动作,步法矫健有力;女角轻盈灵巧,观众称她们为“拉花儿”的,步法娇小别致,右手执扇形手鼓,舞姿滑稽,还不停的与周围的男女老少互动逗乐,之后也出现了手执刀、枪、棍、棒、扇子、手绢等道具,其一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其二也是为舞蹈增添了一些新形式。
二、踢鼓秧歌的音乐、角色、服装、道具
踢鼓秧歌的音乐除了我们所知的鼓、锣、钗、唢呐、长号以外,还有一些民歌民调以及戏曲中的曲调,形成了独有的奏乐曲式,大多气势雄厚,带有浓浓的晋北气息,给人以奔放硬朗的听觉冲击力。
踢鼓秧歌中男角扮相大多为梁山英雄好汉,还有乔装打扮成媒婆、小贩、郎中的,花样多变。从造型妆容来看,各具特色,舞者根据自己的扮演的角色来装扮自己,大都浓妆艳裹,头戴冠盔巾帽,在现今的踢鼓秧歌表演中,最常见到的就是大胡子装扮,自创头饰,身着鲜艳服饰,着实吸引眼球。男角手执戏曲中的刀枪棍棒,或赤手空拳,全凭一身功夫;女角则手持扇子、手绢等道具,颇具艺术观赏性。
三、“大而不同”踢鼓秧歌的文化底蕴
“踢鼓秧歌”在大同附近各地区都普遍流行,在每年的新春佳节是闹红火的重头戏,经过众多民间艺人的改造创新,再加上时代环境的变迁,逐渐形成了现代人们所能欣赏的舞蹈形式,突出更具大同地区特色的风格特色,也是大同人民本质与性格的体现。表演的人数较多,舞蹈性强,造型多变,故事通俗易懂,配以节奏紧凑有力的锣鼓声,这种“红火”的表演形式使观赏者围观叫好,给人以一种热烈,明快之感。
这种民间舞蹈是由民众自发组成的团队,虽然都是普通老百姓,但各怀绝技,阵容可观。表演时人数较多,阵势之大,种类繁多,糅合了武术、杂技、舞蹈、戏曲等方面,但又与他们有着不同的风格特色与视觉感,表现出粗旷、稳健、幽默、风趣、朴实的舞蹈风格特征。
从文化发展的观点来看,踢鼓秧歌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虽然活动范围较小,但在当地影响却很大。如果能积极克服其缺点,引导其向更积极的、更具观赏性的方向前进,使之保留其原貌的同时根据其当地特点加以改革创新,踢鼓秧歌舞蹈一定会走出山西的。
四、新形势下大同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的发展与保护
(一)发展与保护
民间舞蹈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被一些经济化效益所破坏,随意胡编乱造、造型服饰怪异等问题正威胁着这种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因此,要想大同民间舞蹈踢鼓秧歌能够源远流长,不仅要保护它的传统特点和风格,还要一脉相承,将我们国家这些文化瑰宝留存下来,是每位艺术人的责任与使命。近几年来,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仍有着不均衡的局面,踢鼓秧歌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平衡性,面对越来越多的文化冲击,大同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的保护和传承仍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二)创新模式下大同民间舞蹈的多元化发展
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最具影响力的就是互联网效应了,它是全球性、时域性、互动性的,为我们传播艺术和思想提供平台和载体。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分享,扩宽网络资源,供广大艺术爱好者借鉴和交流。例如手机APP就可以浏览大量关于大同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的相关视频、照片;在线下宣传的同时也要兼顾线上运作,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作,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想法,将互联网与传统艺术模式有机结合,通过这种独创性、鲜明性的方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在近几个月的观察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关于大同文化周边的产品,是创作者将大同一些传统艺术文化嵌入日常用品中。例如印有民间舞蹈人物图案的衣物、刻有大同文化的印章、还有一些明信片、纪念物、玩偶、挂绳等等,这些产品将属于当地的传统文化转化为一个永存的纪念,既达到一个珍藏的作用,又可以普及宣传,如果可以继续丰富大同民间舞蹈艺术的样式和种类,就能不断的提高大同民间舞蹈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结语
大同民间舞蹈与人民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类的物质水平逐渐提高,越发重视在精神文化上的补给,而大同民间舞蹈踢鼓秧歌又质朴且生活化,便成为了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的提高,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光临山西大同。民间舞蹈给游客呈现的舞蹈形态大多是在“晋北风”的基础上,经过改编加工过,更具表演性和观赏性。比如又见系列和印象系列,还有黄巧灵导演的《宋城千古情》,将那些传统的民间艺术、需要人们保护却并未引起关注、濒临消失的歌舞搬上舞台,再将这些艺术改造加工、大胆创新拓展,运用现代技术和思想,唤醒了这些逐渐沉睡的民间传统艺术,使更多人感受到民间艺术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蒋晓敏.浅谈山西朔州“踢鼓秧歌”的艺术特征[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第1期).
[2]孙江惠.浅谈山西晋北踢鼓秧歌的创新与发展[J].戏剧之家,2020,(第12期):110.
[3]王鹏龙,李富华,陈纪昌.同朔地区踢鼓秧歌的仪式与文化内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4期):50-52.
[4]耿婕.浅议晋北踢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从“踢鼓子秧歌进课堂”说起[J].中国文艺家,2017,(第8期):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