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董鑫颖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2)

摘要:读书不仅有助于语言习得、文化知识学习、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是无法长期发展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只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突破。本文主要以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希望对有关教育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任务还是要进行大量的文本阅读,不断丰富知识,加以完善和整合知识体系。但是,现阶段小学生阅读的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缺乏自主性,难以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开展有效的教学和培训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美好,徜徉在阅读空间,爱上阅读[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结合阅读教学的实际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阅读为载体,通过对学生适当引导,全面提升其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掌握文本内容,全面提升阅读能力与综合素质。结合小学实际情况,在该阶段阅读教学中,多数阅读内容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同时对生活实际进行延伸,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领略生活中的美好,在阅读学习中,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增强理解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根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为基础,以阅读内容为辅助,让学生通过阅读语文教材,加深对生活的领悟,提升对生活的感悟,让思想得以升华[2]。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让学生融入阅读情境之中,实现阅读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为今后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加强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此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中,以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精设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方式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强化阅读方法的培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创设丰富有趣的阅读教学方式入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采取三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革新:一是通过对小学生所关注的阅读内容和主题进行针对性的筛选,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逐渐养成高效的阅读习惯。二是要进行交互式的阅读,这种方式包含了师生的交互式阅读和生生的交互式阅读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演出等形式来提高互动性的阅读效果,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经验。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互动氛围中,进行高效的阅读。通过这些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拓展自身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效率。

(二)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小学生尽管不爱读书,但对故事的描写和叙述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在阅读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故事性的阅读教学内容,通过讲述趣味化的阅读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滨逊漂流记》时,笔者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了“鲁滨逊漂流记”的连环画故事[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支持,可以设计一个“书香班级”主题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的书目去阅读,并定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设置“名人名言摘录”“经典名著精彩描写片段”“好书分享”等板块,让学生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此外,还可以设置“读书之星”评选和奖励活动,以激励学生阅读,使他们养成主动阅读、拓展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对拓展阅读教学的热情。

(三)巧妙引导实现自主思考

高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兴趣爱好均有差异,反映在阅读环节,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有差异,甚至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合理化处理,不能粗暴打断,应该寻找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通过引导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

以《少年闰土》为例,学生沉浸在少爷和闰土离别的氛围中,有学生突然提问:文章第一段的描述是不是多余,作者可以不写这一段吗?这个问题完全打乱了教师的原本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后思考: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经过思考,根据答案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第一段是作者的回忆,即使过去很长时间,作者的记忆依然非常清晰,说明作者对闰土富有深厚的感情,作为点睛之笔不能删除。

反方:第一段描述的画面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根据闰土的描述想象出来的。而且,后续文章中介绍的和闰土相关的故事,和第一段存在重复之处,因此可以删除。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将自己当成一名发现者和研究者。针对学生突然打断教学过程的突发情况,教师并没有粗暴制止或做出敷衍的回答,而是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之后得出答案,从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保证教学过程的分寸与适度性,注重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倡导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寻求正确答案,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进行思考,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支持。这就需要教师解决其中的问题,从多个方面优化教学措施,实现学生在阅读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共同发展,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语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仉培凤.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师,2020(S2):86.

[2]陈曦.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63.

[3]刘晓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新课程,2020(5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