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

明媚,王猛,汪洪源,张安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在“三全育人”视角下探索“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供了科学的遵循。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双一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弱化现象,育人主体及育人力量处在分散状态,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模式从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过程四个方面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从而突出育人主体的全员性、育人对象的高效性,育人过程的连续性、育人模式的多维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管理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行动方向。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为例,构建“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1.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的重要性

“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应以“大思政”课教育改革为主体,“导师(教学)-团队(科研)-系所(实践)-学院(管理)”四个维度实现全员育人责任链,充分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体系建设进行细化,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融入新时期教育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多方面引导优势,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强化思政教育渗透力及思政教育影响力,使思政教育能够真正意义上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弥补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缺失及结构性不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管理现状

2.1顶层设计发力不足,定位不明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统筹学校资源,制定整体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形成覆盖研究生培养阶段整个周期的系统。但不可否认,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还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侧重于研究生的学科深造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把握不明确,从而造成研究生思政工作的误区、盲区。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的研究生队伍,缺少成熟的体制机制和培养管理模式,致使对研究生的培养存在形式化、碎片化现象,缺乏方向引领和内涵式建设。

2.2全方位育人路径不清晰融合不够

全方位育人意味着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有效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而目前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条清晰的全方位育人途径,普遍存在各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沟通,各自发力,缺乏系统性,课堂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载体没有有机融合,没有形成通力合作等问题。教学和科研、实践与管理的协调性、互补性不足,协同育人作用不突出。全方位育人要解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之间的衔接性和融合度,不应各自为政,应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整合多方面资源,做好教育内容选择、活动方案设计、载体互动等多方面资源的衔接性,实现高校“三全育人”效果最优化。

2.3育人对象把握不准,层次较浅

研究生体量较大,不同学科及培养阶段的研究生在专业认知、学习方向、关注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实因素是,无论学校方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没有充分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粗放式的千人一面的现象,缺少创新和实效的针对性培养,致使“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思政教育无法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2.4教师队伍意识淡薄,职责缺失

教师队伍意识淡薄,职责缺失研究生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而研究生教师并没有充分平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部分教师因为繁重的科研任务,不愿意主动参与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一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缺乏相应的培训及教育能力,导致育人功能打了折扣;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属于业务分类,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政治工作,片面地定位了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研究生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并不完善,工作范围与教师工作分工责任不明晰,同样影响研究生思政育人成效。

  1. “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构筑“导师(教学)-团队(科研)-系所(实践)-学院(管理)”四维一体的全员育人责任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

3.1. 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作用

努力构建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大格局,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导,传承马祖光精神,融入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高度重视把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主动把思想引领和航天奉献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元素、价值塑造资源;从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等多方面入手,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的学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争取更大的建树。

3.2. 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作用

航天精神为灵魂,把航天领域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前沿成果和知识融入学习中,突出

航天装备、国防重器的科学理论问题、新技术发展的必要科技理论依据,使学生在学习科

研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认同,受到精神教育。提取科研工作中的行业能手、技能工匠等英雄

事迹,促进科研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3.3. 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在工程实践创新方面,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空间光通信等国家科技发

展战略需求为引领,推进创新创业竞赛、建设实验课程群和创新创业课程,加强产业与教

学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以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引领,建设校

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产业技术开发、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共建研究生课程、双导师制等,

培养行业领军人才。

3.4.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

组建导师-团队-院系的联动梯队,导师为第一责任人肩负人生价值指导、团队兼职辅

导员肩负社会道德教育、院系专职辅导员肩负行为规范约束的思政教育队伍,以科研团队

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师生支部联合开展组织生活,使思政资源最大化。带领学生前往国防

航天单位工作一线开展实验研究,结合国防单位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科学家等育人资源,

对学生开展浸入式思政教育。

总结

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高校破解新形势育人困境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政教育要直面当前“三全育人”的制约因素,摆脱育人困境,思考实施路径,构建体制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探索“四维一体”多元协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路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路搭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EB/OL].(2020-07-29)[2022-09-25].http://www.guizhou.gov.cn/ztzl/hhxxsrxxgclsxjpxsdsx/zyhy/2016n_5642393/202110/t20211011_70826526.html.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0.

[3] 王岩,冯爱玲.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组 成要素解析[J].高教学刊,2018(16):163-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