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影响观察

何燕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00

【摘要】目的研究细菌学检验中应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7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采集痰液标本,“采集方法差异”分基础组(自然咳痰法)、改进组(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各35例,两组检验情况比较。结果:改进组标本合格率(97.14%)高于基础组(82.86%),改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91.43%)高于基础组(71.43%),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用于细菌学检验中可提高检验质量、获得准确的病理学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学依据、值得推崇。

【关键词】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自然采集法;细菌学;检验质量

人体的正常分泌物为痰液,是指:病原微生物、黏液、异物、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及各种炎症细胞构成的液体,刺激人体呼吸道后所分泌物质[1]。若机体出现呼吸道感染、则增加痰液量,相应的痰液成分、性质发生改变,故采集痰液标本检验,可获得准确的病理学结果,为疾病诊疗提供数据。易丽美[2]证实,自然咳痰法为常规采集方法,提高痰菌阳性率,但口咽部寄居的细菌易污染采集的痰液,易被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临床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分析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用于细菌学检验的价值,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回顾研究,选择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改进组(35例):男女例数21:14,年龄45-79岁,均值(62.14±2.35)岁;BMI值19-26kg/m2,均值(23.52±0.36)kg/m2;基础组(35例):男女例数22:13,年龄46-80岁,均值(62.29±2.43)岁;BMI值18-25kg/m2,均值(23.42±0.34)kg/m2P>0.05、可比较。知情、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方法

(1)痰标本采集前准备:患者痰标本采集前,针对所有对象开展健康宣教,区别痰液及唾液,指导其对留取痰液的时间及注意事项严格掌握,同时告知患者采集痰液标本中的患者配合知识,正确指导患者操作、提高依从性;

(2)采集方法:基础组(自然咳痰法):清晨起床后、叮嘱患者清水漱口,漱口3-4次,用力经气管深部咳出第一口痰,在无菌容器中放置痰液,由护士在10-60min内及时送检,利用接种环对痰液挑取后接种于培养基;

改进组(改进痰标本采集方法):患者清晨起床刷牙后、清水漱口3-4次,将自然气管深部的痰液用力咳出,吐在无菌容器、立即送检。将15-20ml灭菌等渗盐水加入痰液中,剧烈振荡5-10s,利用接种环沾出沉淀于经试管底的脓痰小片,另一试管内使用同样方法、反复操作两次,最后接种脓痰于培养基。

1.3观察指标

标本合格情况:实验室内检测所有的痰标本,检验科医师涂片痰标本、革兰染色后放置涂片于显微镜下观察,10x10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对扁平上皮细胞、白细胞特征观察,划分三个级别,即为:合格:显微镜下观察到鳞状上皮细胞>25个;可接受:显微镜下观察到鳞状上皮细胞为10-25个,白细胞数目<25个,不合格:显微镜下观察到鳞状上皮细胞多于低倍视野,若痰液标本检验不合格、需重新送检,待检测合格后进行培养细菌操作[3]

1.4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标本合格情况

较基础组,改进组标本合格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标本合格情况比较[(n),%]

组别

合格

可接受

不合格

合格率

改进组(n=35)

21(60.00)

13(37.14)

1(2.86)

34(97.14%)

基础组(n=35)

20(57.14)

9(25.71)

6(17.14)

29(82.86%)

x2

--

--

--

3.968

p

--

--

--

0.046

2.2 标本细菌培养结果

较基础组,改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比较[(n),%]

组别

阳性

阴性

阳性率

改进组(n=35)

32(91.43)

3(8.57)

32(91.43%)

基础组(n=35)

25(71.43)

10(28.57)

25(71.43%)

x2

--

--

4.629

p

--

--

0.031

3

有文献报道[4],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用于细菌学检验中可行,分析:实际操作前、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落实健康宣教,协助其正确认识相关知识,意识到痰培养标本的重要性,对唾液、痰液间的区别明确,使患者积极配合采集痰标本,并指导其正确吐痰、避免痰液中混入口腔中的唾液及鼻涕,完成采集后加强痰液处理,振荡提取痰液、洗涤2-3次,使患者痰液被污染概率下降,提高检验质量、为疾病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故被广泛用于临床。

本研究示:①改进组标本合格率高于基础组(P<0.05),分析:自然吸痰法易受患者口腔细菌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故改进方法可获得合格的标本、提高检验准确性;②改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基础组(P<0.05),说明本文与张江为[5]文献相似,故改进方法可提高检验质量。

综上所述:细菌学检验中行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提高细菌培养质量、避免污染菌群,获得准确的病理学资料、提高检验有效性,优势良好。

参考文献:

[1]何丽萍.血清学检验联合细菌学检验应用于布鲁氏菌感染临床诊断的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22,38(10):105-107.

[2]易丽美.金胺“O”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在肺结核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8):127-128.

[3]朱水龙,郑玲红.采集方法、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19,8(02):147-148.

[4]赵娜,康利宝.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对布氏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01):135-136.

[5]张江为,朱小丽.血清学检验联合细菌学检验对布氏菌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9):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