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

李雪玲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周棚街道办事处周郢小学   236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一定要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提升学生认知,从“双减”政策的影响来做好“增效减负”,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在陶行知先生优秀的教育理念倡导下,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在学习效果,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一些个人兴趣上面来。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从业者来说,更是要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完善来做好双减政策的效果延伸,在有的放矢的教学体验中帮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为其未来开展更为深入的学习体验提供更多可能。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双减”的本质就是要全面减少学生在校内的作业负担以及在校外的培训负担,但是减负不意味着减质,相反,减负的同时要增质,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为实现减负增质目标,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正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用先进教学策略,在明确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参与度,收获更多数学知识和个人成长;同时,在作业布置上应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布置精炼变式作业而非使用题海战术,着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要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地做题,通过做题深化数学知识。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授课影响简析

“双减”政策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与课外辅导负担的教学指导方针,其要求小学生每日书面作业完成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同时避免布置机械化、无效化、重复化作业。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环境下完成大部分学习、练习任务,同时确保其基础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增强,为提质增效目标的落实做好准备。“双减”政策致力于构建学生终身化发展体系,能够引导小学数学课程从两方面落实变革措施,即教学方面与课后作业设计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能够得到充分激发。为实现此类目标,需要在课堂环境中添加足够的趣味性、情境性内容,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感,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在作业设计方面,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书面化布置方式,尽可能探索趣味、多元、实践设计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在作业训练过程中,深入探索数学知识体系,并将其应用到问题解决流程内,实现理想学习效果。因此,“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课程具有显而易见的影响作用。未来,相关体系需要明确有待改进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教学措施,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现阶段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仍旧秉持着传统的教学思想,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以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枯燥乏味的课堂内,学生既难以调动自身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可能在机械性地讲授中丧失思维活力。在作业预留方面部分教师通常会为学生设计统一化的练习手册,指导学生在单元学习后统一完成相应的内容。然而,练习手册中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导致失衡现象出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任务较为轻松,但未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有效完成任务,压力较大、负担较重。基于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可知,为有效地实现“双减”,教师应对教学方法以及作业预留等两部分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良,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下,及时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策略

(一)运用生活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与其它科目相比,它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给小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所谓生活导入,就是把课本的内容和具体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快乐。把生活现象引入到课堂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你看见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谁知道什么是梯形,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学生们有没有看过台灯的侧面、汽车的挡风玻璃是怎样的?很多学生在被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和阶梯。让学生去想,在真实世界里,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是梯形?这样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区别和记忆。

(二)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借助问题的辅助,不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而且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同时也能使课堂的整体教学进程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必须明确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首先要确定问题的指向,保证问题的存在,使问题得以完成,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给每位学生准备几张卡片。接着和学生进行谈话。教师:同学们,我想大家都知道汽车和自行车的轮胎。所以,你们有没有想过,轮胎的外形为什么是圆形的呢?能不能用其他的图形来代替呢?当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卡纸上进行验证,而不需要马上让学生回答。在此期间,学生将其切割成各种形状。切好后,把这些形状的轮胎装到模型车上。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认识到,只有圆形是最好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教学了。

(三)鼓励课后文本阅读

“双减”政策的施行,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作业压力和课外培训压力,使得学生能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前中小学生较为充裕的课后时间,进行数学文化渗透。当然,开展这项工作不能违背“双减”政策精神,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让了解数学文化成为一种课后休息或者调节方式。在阅读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将对数学家及其重要贡献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更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从数学家的生平故事中得到激励、获得灵感、涵养品格。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各自的阅读情况进行简单的交流探讨,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数学文化。开展文本阅读分享活动具有一定的兴趣培养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从而在数学课堂上更加投入。可见,鼓励学生开展课后阅读活动是进行数学文化渗透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对学生产生引领作用,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其能够迎合“双减”政策标准,贯彻落实提质增效原则,为学生学习能力与探索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通过积极应用相关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率,对减轻学生课业压力、提高学习针对性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美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2(19):93-95.

[2]岳峰.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2(05):11-13.

[3]曹越洋.“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调整[J].新教育,2022(11):7-9.

[4]李惠珍.“双减”政策下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07):80-82.

[5]张永强.“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网络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2(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