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大创意——农村小学美术工作坊实施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1

小作坊,大创意——农村小学美术工作坊实施案例

张颖

湖北省远安县花林寺小学 444200

中小学美术工作坊一是项群体性、体验性、互动性、实践性项目,其展示的内容是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个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类项目,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因地因校制宜,坚持整合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局面”要求,我校结合本校实情,成立了“创意服饰设计工作坊”。工作坊以废旧报纸、树叶、树皮等为原材料,开展创意服饰的设计与展示,拓宽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渠道,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自信阳光的个性形成。

一、就地取材,渗透环保理念

“创意服饰设计工作坊”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融入教学,鼓励学生寻找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废旧材料,感受身边这些自然材料的特性,促成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好习惯。这些材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顺手拈来,利用树叶、树枝、树皮、花朵、果壳、葫芦等自然材料,学生制成了各种各样的服饰和服饰装饰画,鼓励他们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如包装纸、易拉罐、可乐瓶等材料进行改造和利用,进行创意服饰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审美情操。

二、创意设计,培养创新思维

服饰设计材料多种多样,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一件优秀的作品是由独特新颖的构思,再结合设计者的设计创意打造出来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老师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扩展,同时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去积极创作,去生活中发现和利用不同的材料,只要能表现出效果都可运用到作品中来。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年段开展了关于服装画绘画、服饰文化、服饰鉴赏、立体服装画制作、头饰帽子装饰、环保服装制作、服装T台走秀、服装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通过找材料、对材料进行构思和加工再改造,设计成新的作品,在生活中找到了创作和设计的灵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分层实施,提升审美能力

传统的美术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将美术课堂与工作坊实现有机整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素质水平和兴趣爱好,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一二年级以“发现美”为主题,引导儿童从废旧的材料中发现它们再利用的价值,通过采集树叶、果壳、树皮、花朵等材料,来设计服饰贴画,利用不同材料的颜色、质感和肌理,通过画、剪、拼、粘等方法,进行服饰设计画的创作,引导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三四年级以“创造美”为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她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尝试开展“服饰材料海选大会、服饰设计”等活动,通过各种匠心独运的创意设计,展示材料本身具有的美,体会设计之精妙,创意之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五六年级,以“表现美”主题,可进行服饰专场发布、T台走秀欣赏、服饰鉴赏等活动,开辟“名设计师”橱窗专栏,定期展出学生的精品设计作品,通过服饰展示和服饰鉴赏等活动,加深对中国服装文化和服饰历史的认识,提高对服饰艺术审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欣赏、理解、观察、设计与创新能力,增强创作和表演的欲望。 

各个年段开展的活动,既是相互交叉的,也是螺旋上升的,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工作坊活动,在全校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提高全校师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涵养人文和环保精神。

四、演绎作品,培养审美自信

由于是农村小学,60%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长期由爷爷奶奶带大,与大人缺少交流,孩子胆小腼腆,不爱说话不爱表现,工作坊的创意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自主地去研究服饰设计,并将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从而真正了解了服装设计是什么,怎么做设计,怎么在校县级舞台上去演绎展示推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通过服饰专场发布、T台走秀欣赏、服饰鉴赏、“设计师”橱窗服装展示活动,学生自己设计服饰,自己演绎并欣赏其服饰之美,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能走进真正的艺术殿堂,在孩子们心灵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自信和文化自信。   

总之,“创意服饰设计工作坊”开展的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实践空间,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美术学习活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全面提升了乡村孩子的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