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李燕珍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寨东小学   邮编033300

摘要:美术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提供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建立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从而他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审美角度来欣赏艺术。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性格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应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和创作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升学生美术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在美术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美术教师要在提升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体悟美、描绘美、创造美和发扬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和鉴赏能力。

一、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老师必须明确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采取既具备探索性又具备趣味性的美术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培养小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既可以为学生制作美术教学课件和PPT,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素材,加深学生的美术认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美术学习的具体情境,借用一些具备动态化的美术教学视频,来使得美术学习活灵活现,增强学生的情感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欣赏到相关美术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例如,在讲解《纸盒变家具》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创意性较强的设计作品。在后续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废纸盒,并让学生先解释他们的创意点。然后让学生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制作纸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展现创新创造能力,使得美术引导价值得到展现。

二、指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身边事物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大多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探究的部分,在一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艺术的内涵。教师要多给学生理解艺术的空间,多让学生动手研究,因为艺术并不是在形象上进行模仿,而是花时间对其本质进行思考。学生不断探究,才能感受到艺术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做到眼中有物,心中也有物,这样学生的下一段学习就会越来越熟练,在整个艺术方面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深入。

例如,教学《精细描绘》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去发现和探究身边的物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在脑海中有一个具体印象后,再进行描绘。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个方向,但不要阻碍和左右学生选择物品的思想,多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不同方面。老师同时可以加一些指导和示范,演示多种图形的组合方法,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不同形象物体的组合方式,感受到观察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能从美术中感受到生活的奇妙。

三、将日常生活元素融入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将日常生活的各种元素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生活中有很多关于美术的知识。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关键点,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资源,利用知识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与美术文化相关的场景和事物,并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生活中发现的对象,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在教学《雕与刻的乐趣》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素材,鼓励学生去发现一切可以应用的物品,然后通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或以多媒体的形式对雕刻的手法及技术进行讲述,确保学生能够应用自身发掘的材料创作出生动形象的作品。学生在体验雕刻乐趣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感受,亲身体验,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

四、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想要提升小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教师就应该多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上多花心思,在一点点的生活启发中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美术学科的紧密联系,一步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慢慢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捏泥巴》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捏好的泥巴作品一起展示给学生,在他们观察的时候,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用比较幽默的话语为他们讲解泥巴作品的制作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不同类型作品的对比,让他们初步了解造型艺术,这些泥巴作品最好源于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让它们焕然一新,引起他们的好奇与兴趣,慢慢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思考生活中的哪些材料可以用作造型艺术。将实践与生活联系起来,可能会有学生想到可以废物利用,比如喝过的饮料瓶、用完的洗衣液瓶和旧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可以用于创作。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老师可以给予帮助,完成基本的造型搭配后最好用彩色笔上色,有利于学生掌握色彩搭配,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开展美术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创造美

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老师还需要关注美术实践性的构建,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拥有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学内容。然而在我国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中,许多美术老师经常是以美术教材为主要渠道,以美术课堂为主要场所,带领学生欣赏美术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美术作品,而不是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主题,来展开美术实践。这只能提升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水平,却无法培养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如,当学生学习到《环保小卫士》时,美术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环保的小建议,甚至还可以在美术课堂上,带领学生对一些废弃的纸片进行重新创作,增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大纲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定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提高核心素养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达友.浅析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单元式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69-70.

[2]王竞航.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1(30):83-84.

[3]黄晓君.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研究[J].新课程,202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