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背景下培育高中班级德育教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大思政课”背景下培育高中班级德育教育探析

龙仲格

(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第一中学 贵州 施秉 556200)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不止表面上的一字之差,更是着眼新时代新阶段,对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引领作用,进行认识上再深化、理念上再更新和视野上再开拓。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大思政课”视域,对如何实现学校班级德育教育的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思政课”;培育;班级;德育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随后,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高中期间的德育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学校的各个班级,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内在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并积极探索更为先进、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手段,实现对德育教育的创新,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一、学校班级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给学生价值观带来冲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传播途径也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学生在享受信息带来的便捷时,也接收了大量的负面信息,给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较差,更加不知道如何区别网络中各种信息的真假,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出现思维或行为上的偏差。

(二)“封闭式”给学生社会责任感带来冲击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阶段的高中生家庭家境都较为优越,加上家长对他们的期许往往只是学习,对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等中华传统美德引领示范不够。同时,高中生因接触社会较少,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情感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他们对于交流体验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能够倾诉的对象少之又少,让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得以发泄,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好的。不过也会使得部分学生逃避现实生活,导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

(三)“灌输式”给学生接受教育带来冲击

相较于普通文化课程,德育内容更加抽象,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将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和内化。但基于学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对于这些抽象德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虽然在“互联网+”背景下,给学校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但仍有部分教师坚持传统教育理念和手段,即便是使用互联网教育手段,也只是进行德育内容的直观展示,未能真正将德育教育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二、“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学校班级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大思政课”的要求,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要求和系统化部署。笔者认为,准确把握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首要一条就是要提高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广阔的视野办好新时代的思政课,确保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要发挥“大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领学生追寻真理之光、筑牢信仰之基、激发奋斗之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三要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既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汲取智慧力量,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推动“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

(一)润物无声夯实思政课堂基础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养成习惯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如果说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那么德育工作更应感化于心,物化于形。以思政课堂为载体,以心灵沟通为纽带,将心健工作与各学科进行融合。同时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以系统化课题研究为载体,引领团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同样抓住“触动心灵”关键词是核心,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有侧重、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毒品预防渗透教育定期举行法治讲座和宣讲报告,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学科联动构建融合德育体系切实承担起树德育人的教育功能,让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摆在中心位置,以本土资源和红色文化为载体,形成全学科联动的德育格局贵州省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我们要将红色文化与学校班级德育教育相互渗透。一方面,红色文化本身就有德育作用,从人格完善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内容有利于被教育者完整人格的塑造。红色文化教育是关于道德的教育,旨在激发个体的道德力量,以达到尽可能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个体情感认知水平的提高还是家国情怀的培养,都离不开道德意识的养成,红色文化的学习为个体精神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

(三)面向未来链接社会德育“大课堂”开展德育工作,仅靠学校的力量,对孩子的品德塑造是不全面的,还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家校社协同“一体化”上做文章,打通“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通道,将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

一是站稳“小课堂”讲好大道理,提升课堂教学穿透力。突出实践导向,结合实际,站稳讲台练好“内功”,才能打破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壁垒,让思政课里的“大道理”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证理、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的典故宝藏,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的感人事迹,近年来中国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都可以成为“大思政课”最生动的素材。讲好故事的同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讲出蕴含其中的真理味道,避免“浅表化”“硬植入”。

二是善用“大课堂”搭建大舞台,提升实践教学向心力。突出实践导向,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走出“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真正把思政课的场域有效扩展至社会大舞台。抓好实践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印证支撑,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不但可以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同时对于培智学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有着重大意义。因而,作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并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实现对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拓宽德育教育空间,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促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