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者情绪调节训练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歌唱者情绪调节训练思考

徐,茜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内容摘要:歌唱者的主观情绪体验直接影响生理过程的变化,并在演唱时表现出来。良好的情绪是歌唱成功的首要条件,歌唱者的情绪变化对演唱水平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对歌唱情绪进行训练。学会稳定、控制及激发良好的歌唱情绪,有助于歌唱者演唱技术的稳定发挥。

关键词:歌唱者 歌唱情绪 情绪调节训练

歌唱情绪调节训练是歌唱技巧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绪对歌唱者的演唱能产生直接影响。声乐教育家徐行效教授在他的专著中提到:“在声乐演出、比赛中某一个高音没有唱好,会使情绪出现很大的波动,甚至会影响其他歌曲的演唱。如能克制情绪的变化,有可能越唱越好。”歌唱中出现情绪紧张、恐惧或消极等不稳定现象时有发生,它会影响声带机能产生不良的声音效果,例如:情绪过度兴奋容易造成歌唱呼吸不稳定,使喉部肌肉过度收缩引起发声器官紧张;歌唱时过度激动,容易造成声带内压过高,使声音闭塞无法发出正常声音;太过紧张会出现声音嘶哑、音准失调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歌唱者采用科学有效地歌唱情绪调节训练,能有效缓解以上症状,获得最佳歌唱唤醒水平。

一、歌唱情绪的生理调节训练

(一)表情调节

表情调节是指通过有意识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姿态来控制情绪的方法。情绪的变化会引起面部和姿态的变化,如兴高采烈、咬牙切齿、垂头丧气等。我们通过有意识地改变外部表情来改变相应的情绪,例如:歌唱时面部僵硬,可以用手轻拍或揉搓面部来缓解肌肉紧张;紧张焦虑时,可以连续做放松下巴的动作,抬起笑肌让自己保持微笑,或是想想自己过去演唱成功的情境。

(二)呼吸调节

呼吸调节是指通过调节呼吸的频率、深度和方式来控制情绪的方法。歌唱实践证明,情绪状态与呼吸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深呼吸能使歌唱者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歌唱者一般在歌唱情绪紧张时,呼吸容易急促、上提,造成换气浅,这时我们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来缓解紧张情绪;当歌唱情绪低落时,采用长吸气与用力吸气的练习来提高歌唱情绪的兴奋度。

(三)活动调节

活动调节是指采用调节身体活动方式来控制情绪的方法。歌唱者在演唱练声曲或歌曲时,通过设计肢体动作以表现不同速度、力度和节奏的作品来调节歌唱情绪状态。例如:歌唱情绪过度兴奋时可演唱节奏稍慢、抒情性的作品,设计舒缓、柔和的肢体动作来降低情绪兴奋度;歌唱情绪低落时可演唱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作品,设计灵活、适当走动、舒展的肢体动作来提高情绪兴奋度。

(四)渐进放松训练

渐进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用语来集中演唱者的注意力,通过调节呼吸、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来缓解心理压力,使身体得以充分放松。这种放松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演唱者在放松之前先将身体肌肉处于收紧状态,通过自上而下、有序的从一部分肌肉再放松另一部分肌肉,达到渐进而行。渐进放松训练也是调节歌唱者身体和心理方面焦虑情绪的有用方法。

二、歌唱情绪的认知调节训练

(一)表象调节

表象调节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头脑中已有表象,对曾经经历过的令人放松的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发展,从而唤起歌唱感觉、强化嗓音肌肉群本体感觉、提高歌唱技能和情绪能力调控的方法和过程。例如:想象自己放松地躺在辽阔的草原上或置身于海边沙滩上的情景。在练习时,歌唱者应从安静状态下的表象练习逐渐过渡到歌唱状态下的表象练习。这种表象放松训练应用到歌唱中,能起到调节歌唱者情绪以及生理唤醒水平的作用。歌唱实践表明,表象自己成功完成演唱,能增强演唱者自信心,使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演唱任务中,甚至有助于消除练习时的单调乏味感觉。

(二)暗示调节

暗示调节是指通过手势、表情、语言暗示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暗示调节的种类包括自我暗示、他人暗示、表情和体态暗示等。在演唱前,教师引导学生多使用积极语言“我很平静”代替消极语言“我很紧张”,用“我演唱时充满激情”代替“我很疲劳”等;或者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今天你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好”、“今天你看起来很愉快”等。在演唱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手势、姿态、面部表情和眼神向学生传递暗示信息的媒介,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重要影响,以此激发他们的演唱热情。

(三)宣泄调节

宣泄调节是指采用恰当控制情绪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忧愁、委屈和遗憾及时、充分地宣泄出来。宣泄的方式包括倾诉、痛哭和写日记三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善意地、耐心地让他们把心中的苦衷和烦恼倾诉出来,会起到明显的情绪调节作用。

(四)情志转移

情志转移是指通过转移注意力控制情绪的方法。歌唱者在情绪不佳或过度紧张时,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把注意力从歌唱这件事情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例如:专心练习钢琴、舞蹈或看演出、逛商场、游公园、下棋等其他有趣的娱乐活动,这些都可以暂时缓解不快情绪或紧张情绪。

(五)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Ellis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合理的认知评价会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反之则会诱发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结合歌唱者在演唱时所存在的普遍性或特殊性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并识别自己所存在的不合理想法。例如:声乐教学中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还是无法掌握熟练时,容易产生“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声乐”、“我肯定练不好这首歌”的想法,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情绪低落。这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谈心,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想法过于片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用积极的信念加以替代。例如:“我嗓音的音质、音色很好,呼吸和发声状态也很稳定,只有继续勤学苦练才能提升演唱水平”、“一两次的演唱不成功只能代表过去,不代表后期的演唱也会失败”。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合理信念,才会重新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三、歌唱情绪的环境调节训练

(一)音乐调节法

    音乐以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丰富的和声效果以及美妙的音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刺激着人们的感情中枢。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能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和平衡三种情绪状态。人们听着自己喜爱的音乐,能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消除大脑所带来的紧张情绪,使身心处于放松或愉悦状态。歌唱者在声乐练习、考试或比赛前如果情绪比较紧张,听一段自己喜欢的歌曲或音乐,能较好地调节情绪。笔者在举办教学班音乐会时,对于登台前情绪较紧张的学生除了用语言平复他们的情绪之外,还让他们在演唱前的一或两小时聆听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或者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F大调)等作品,通过这些轻快明朗的旋律,调动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并增加自信心。

(二)颜色调节法

颜色是视觉刺激物,能引起人的其他感觉,称为“联觉”。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种“联觉”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例如:歌唱者在演出或比赛前如果觉得紧张,可以多关注绿、蓝、紫等冷色调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对于歌唱兴奋度较低的演唱者可以在上场前多关注红、黄、橙等暖色调来提高歌唱积极状态和兴奋度。

(三)饮食调节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食物和情绪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不同的食物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碳水化合物使人产生镇静作用;咖啡因会引起情绪的波动;糖分能在短时间内补充能量,暂缓疲劳。因此歌唱者在进行歌唱练习、演出或比赛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摄入相关食物,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歌唱情绪。

从上述研究发现,歌唱情绪通过生理调节、认知调节和环境调节训练,可产生积极健康、自然、松弛、活泼、愉快和富有感染力的积极情绪。在这种积极情绪中,歌唱者的嗓音机能获得有效调节,使他们在声乐学习和演唱过程中保持着最佳学习状态。只有掌握调节情绪的训练方法,才能让自己的歌唱心理始终保持健康,使歌唱技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邹长海著,《歌唱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2.徐行效著,《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127页。

3.徐行效著,《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70-280、286页。

4.张凯著,《音乐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8-213页。

作者简介:

徐茜,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声乐心理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