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
[摘要] 语文教学要从“知识、理解、欣赏、探究、表达”等层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这些综合素养地提升,应当是在授课过程中长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结果。故而教师要用好教材,挖掘教学点,多方引导,通过课堂熏陶,提升学生解读文本、文学鉴赏、探究思辨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用好教材 能力 解读 鉴赏 探究思辨
先来看一下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的部分试题:第5题,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第11题,涉及“围”“劝”“具臣”“诬说”的释义;第20题,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第23题,关于“好的故事”。再结合前几年的试卷,会发现,许多题在教材中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新闻报道和评论在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叠词典型的篇目《荷塘月色》,“好故事”在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22页单元研习任务三。
高考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考察学生“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的能力,那么语文阅读教学就要从“知识、理解、欣赏、探究、表达”等层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这些综合素养地提升,不是光靠练习和考试,它应当是在授课过程中长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结果。作为授课载体的教材,就自然应该承载起这样的使命。所以,教师要充分用好教材。
但这里还有一点特别要注意,那就是“用好教材”它是区别于“教教材”的,它不是死板的受制于教材,而是教师根据学情、考情有选择性的灵活地处理教材,可以知识积累、整合归纳、比较异同、拓展延伸等。如此的教学也必定是有趣儿有用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助力高考。
一、用好教材,提升学生解读文本能力。
朱熹说:“书要自己去读熟”。的确,读书应该是很个性化的东西。但是,要把一本书读好,会读,还是需要教师的“授业”。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和解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完成“言传”的作用,最终达到孔子的“无言之教”的境界。
教师要教学生会读书,读会书,首先是要让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后,懂得如何切入文本去读。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解读,这样可以启发学生,让他们“博采众长”,避免产生千篇一律之感,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捕捉解读文本的最佳突破口。
在学《阿房宫赋》、《始得西山宴游记》、《项脊轩志》等时,教师可以从文体出发,依体解文。这样让学生体悟从文体出发能迅速的廓清此类文章。
在学《我与地坛》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过渡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分出“我与地坛”、“我与母亲”两个层面解读。
在学《兰亭集序》《项脊轩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里面表达情感的词“乐”—“痛”—“悲”“可喜—可悲”来分析全文。
……
所以,教师在“传道受业”时,如果能认真阅读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必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全面探究的强烈欲望,并且很好地多元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对文本作出恰切地分析判断,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与体验。
二、用好教材,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是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人物形象、主旨等感受、分析、评价的高层次的审美认识能力。历年高考语文中都有对鉴赏能力考查的题型。这种题型既能检验出学生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检测学生综合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依托承载着多方面功能的教材,让学生多与文本亲密接触,紧贴文本,从鉴赏的角度,引导他们多去品砸、鉴赏,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表达、个性体验。因为文学忌讳学生不让独立整合,不让学生懂得道理。
虽然说教学内容不等同于课文内容,但是在教材中,有太多的文章可以去挖掘鉴赏点,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在教《雷雨》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为什么不用‘你’而用‘你们’?
在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因‘恶’了高太尉 ”的“恶”字,让学生分析蕴含的深意。
……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的点的同时,还应该选择典型的文本传授鉴赏的角度和方法。《蜀道难》就是很典型的一篇,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用“哪些句子能体现蜀道之高、险,如何体现?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赏析 ”来串联全诗,然后教师先选取其中的一组加以鉴赏,这一步其实就是告诉学生鉴赏的步骤,鉴赏的角度,让他们学有所依。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讲过:“课堂教学不要打水漂。”是的,教学时应善于利用教材,发挥文本的诸多功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日复一日,定能影响熏陶学生,提升鉴赏能力。
三、用好教材,提升学生探究思辨能力。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不管是 “2020年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2021年的体育之研究”还是“2022年的本手、妙手、俗手”,不管是三元、二元、还是一元都注重思辨。 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系统的思维训练,没有自觉的理性思辨,没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表达能力,那是写不出、更写不好这样的作文的。
面对这样的作文趋势,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应从思维入手,改变以往标签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能够在权威、传统认识面前不迷信、敢质疑的素养。
说到项羽,离不开“妇人之仁”;说到王熙凤,离不开刁钻狠毒;说到周朴园,离不开自私冷酷……如此,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发散,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人本来就是一种人性很复杂的高等动物,所以多是圆形的。就比如说周朴园这个人物,就只有“自私、伪善、无情”?如此解读只是站在道德、阶级的角度,我们应该把他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去窥探其心理、情感等,依托语境,做客观地评定,而非脸谱化的。他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哪怕在学生认为其无情后,也可以提出若干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周朴园为什么要给大儿子取名周萍?”“为什么要保留家具、照片、旧习惯?”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打破已有的思维惰性,培养求异与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能力。当然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培养理性分析能力,定要让学生在尊重文本,结合背景、相关资料的前提下,追求分析的“合理化”。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能碰到教学的内容或者是目标与学生已有的能力存在落差,造成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的困难。那么这个时候,哪怕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了,教师也要抓住这个落差点,或者说是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的地方。
卡夫卡的文章比较难懂的,他往往通过矛盾、扭曲变形来表现主题,如《变形记》《骑桶者》等。在《骑桶者》这篇小说里,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桶飞翔”的形象。作者通过“飞翔借煤”事件要表达什么呢?《教学用书》中说的是“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这显然是从“‘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我”这个角度来解读的。可是文中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如此这个主旨就说不通了。由此,我们就可以把“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求助,看到‘我’?”抛给学生,让他们紧贴文本找理由、深入情境思考。切实提升理性分析的能力。
福楼拜说:“文学就像火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至大家所共同。”那么,我想说,教学就像春天里的春雨一样,我们要用好教材,挖掘教学点,多方引导,而后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成为高考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