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插图,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借助插图,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姚佳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枫津实验小学 215100

摘要:借助插图,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图示文本,图示写作,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借助插图,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文章用案例法,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通过实例解读了插图的作用,解读了读写结合中插图的有机运用,分段运用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借助插图;读写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多次提到图文教育与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能“运用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能结合图“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等。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我们隐隐可以读出借助插图,开展读写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方式方法等。

具体如何解读,怎么操作呢?

一、小插图,大妙用

课文插图是文字的具象,有时,一图抵千言,看了图,文字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大半。插图,往往是突破重难点的钥匙,插图可以放飞想象,可以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美图的引领下插上翅膀。插图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它独特的优势。小小的插图如果能和多媒体结合起来,让插图动起来,活起来,更能发挥其作用,为学生打开新的世界。

如:二年级下册古诗《村居》的教学,根据课后要求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要求,让学生走向说、写过程。第一步,图说最初印象。出示春天的照片,看图 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画面?(如:鸟语花香、花团锦簇、绿柳成荫、流连忘返等)第二步,图说诗中的春天。读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同学们,请你们在插图上标出每一句诗吧。如:学生看到图上的柔曼如瀑如烟,会很自然地在插图上标上“拂堤杨柳醉春烟”,看到图上的风筝,会很自然地标上“忙趁东风放纸鸢”。第三步,图文互补。看着这样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说。而生活在这儿的小朋友们和你们一样,迫不及待地想去玩,瞧,将插图中小朋友放风筝的部分放大,看看他们是怎么放风筝的?会说什么呢?引导学生:用恰当的动词:拿、拉、跑等,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其中一个小朋友,让学生置身其中,比如会进行放风筝比赛……第四步,分类写图。说或写风景图,如杨柳在春风的吹动下翩翩起舞,就像烟一样啊!那柳枝千条万条,被风一吹就像小女孩的头发一样,黄莺在柳枝上唱着歌。写孩子放风筝:自己的朋友正一手拉着线,一手拿着缠有线的轮盘。有的在比谁放得高:“看,我比你高了!”……还有的在比谁放得远:“嘿,我比你远多了!”“哼,现在我比你远了。”第五步。插图动漫,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可以适当设计动漫,让诗与插图同步动漫起来,引导学生在读中背,背中演,学生会很快理解学会这首诗的。

小插图,大妙用。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观察、解说插图,思考力、想象力被激活,在教师引导下,使插图变得有声有色,读、说、写自然丰富多彩。

二、借插图,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基于阅读,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的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在小学,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离不开积累与表达。积累主要的靠的是阅读;表达,主要的靠的说话和写作。读写结合,指向的就是从吸纳到倾吐的质变。

1.解读新课标的读写结合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读写结合,这里的读不仅是读文字,也读图,看图说话,看图写文,也是读写结合的方式。

2.区别不同学段的读写结合

1)读写结合,说为先导

小学低年级的读写结合,可以通过插图,在说的基础上,慢慢地过渡到写上来。

如:一年级上册语文《jqx》看插图里的仰头捉虫子的鸡,它的造型就很像“j”的形象。课文的里的儿歌“小黄鸡、小黑鸡,欢欢喜喜在一起。”就是音的“表白”。鸡,鸡,鸡,“青草地上做游戏”,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这里,有音的描摹,形的描绘,意的的描写。读文本,往往也是帮助学生去记汉语拼音、形、意的方式之一。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引导学生解读拼音字母与插图音形意的关联之处,学生在读、说图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做到了读与说的结合,“说”也是作文的形式之一。说是写的前奏,小学生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口,如果连说都不会,还谈什么写呢?

2)读写结合,辩证思维

小学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要用好插图,突破重点,在读写结合中要加强辩证思维的训练。

如:五年级下册语文上的《景阳冈》的读写结合,不能光读图,更要读主旨——打虎英雄,“雄”在何处?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紧扣“英雄”一词。从课后习题“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  ) →(  ) →(  )”切入,开始自学探究,先抓住武松喝酒时的语言,单就这一环节来说,从他的豪言壮语中看到的武松的自信好胜。当然,不同学生,不同的角度,也会对英雄有多重的解读;如:有的学生从“多次质疑”中,读出武松的谨慎多疑;有的从店家的三劝未果中,读出武松的性子倔;有的从“十八碗”中读出武松的酒量好。单就这一环节,就可以写出《英雄凡人》。在读图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中的插图是为突破“打虎”这一重点而插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插图进行动漫变化,凸显打虎中的精彩境头和主要动作,进而推出《凡人英雄》的写作。武松是凡人,他有凡人的倔强、凡人的犹豫,凡人的鲁莽,凡人的慌乱等,但他更有英雄的气质:豪气的酒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量,打虎三回合的机敏与力量。英雄,是力量与智谋的化身。武松与《水浒传》上李逵的鲁莽是大不相同的!

总之,用插图,读写结合,要想让小学生读写结合达成暴涨,必须要建立在说的基础之上,必须用好插图,必须进行语言的多向训练。

参考文献

[1]王梓睿,韩再超.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编制: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向[J].教育学术月刊,2022(06):75-82.

[2]汪亮明.借助插图,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J].江西教育,2021(36):44-45.

[3]邓彤.深度融合:新课标背景下“读写结合”路径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1(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