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积极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杨 梅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中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积极心理暗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在认知方面,积极心理暗示可以改变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在情绪方面,积极心理暗示可以减轻负面情绪、增强积极情绪和心理幸福感。在行为方面,积极心理暗示可以促进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内在动机和改变行为选择。本文主要探讨积极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和自我效能感提升。

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课堂教学;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

上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强调以人类积极品质为导向,旨在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它强调从正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要求用一种开放欣赏的眼光认识人类的潜能,认为心理学应该加强对个体积极层面的关注,挖掘人类自身正向积极心理品质。在关注点层面,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而这些心理需求会使人的积极力量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从一定程度上讲,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有助于发掘、建构学生的力量与美德,进而有效克服其消极心理状态。在教学模式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积极品质形成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增加其自身的积极体验。就目前来讲,积极体验的定义是个体对过去、现在较为满意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师生关系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教育者和自我心理的调试者,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成长能力,这就需要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审视。

一、积极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

1.关注学生的积极优势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身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渴望独立,一方面又依赖于成人;一方面渴望被别人关心和理解,一方面又给自己上了一道心锁。总之,初中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既特殊又矛盾的群体。就目前来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是解决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困扰。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都会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测试,并将筛查出来的具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交由心理老师辅导。为解决学生恋爱和打架斗殴问题,学校总会找心理教师给学生做相关的讲座。现行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标准是辅导问题学生的数量,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似乎在学校和教师眼初中生的心理永远是消极的,解决问题的目的也是减少问题学生的数量,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

长期以来,为帮助学生有效面对消极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是普及一些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技巧。但是,这些教学内容并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积极人格、力量和品质的发展。然而,积极的体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力量和品质,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积极的人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通过组织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增加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3.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在这样的关系中,教师需获取学生的信任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学生会因混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而在日常行为中出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抵触,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还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效果。因此,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通过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有效挖掘学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改善教学效果监查、评估工作

①可通过对学生的参与度、心理开发度、与教师的和谐度以及积极体验获得等情况进行评估,检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效果。如,在学习《我最闪亮》这一内容时,有的同学不敢将自己最闪亮的地方在台上讲述或展示,但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走上讲台。虽然其讲述较短,但其他同学热烈掌声的回应使得她具有轻松、愉悦的积极体验。因此,对于这位同学来说,这节课的目标已经实现。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评估实际的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在《我的优势智能》这一内容讲解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运用情况,进一步了解本课内容设计所实现的实际教学效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建设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专业素养,为全体学生服务,而不是仅一小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仔细了解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个人特点,并合理利用积极心理学知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最终实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

二、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1.树立信心

初中生经历过不少学习上的失败,体验过太多的挫折。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应多制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信心,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如初二(8)班学生小龙,由于从小学习成绩不好,自我效能感偏低,在学习、人际方面都比较消极退缩,在访谈过程中得知,小龙热爱手工制作,平时喜欢在短视频平台上传自己手工作品。征得小龙的同意,在一节以创新创意为主题的心理课上,老师播放了小龙手工制作冰墩墩的视频,小龙充满创意的想法、娴熟的手工技巧,博得了全班崇拜的眼神和掌声,许多同学纷纷向他请教经验。慢慢地,小龙在手工制作中收获了自信心,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人际方面也变得积极主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学科学习以外的优势与能力,开展具有中职特色的活动,创造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学生社团活动、专业技能竞赛队、兴趣成长小组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2.榜样示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权威的榜样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们,需要具体榜样来影响他们。先深入分析是哪些原因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如学习成绩),再分别针对每一种表现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替代学习榜样。通过“心灵帮扶”结对,可以让学生向具体的榜样学习,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评价。

3.关怀引导

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既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外界的评价因素。而且后者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关——好胜心强、渴望别人的关注、情绪易受所处环境影响等。这符合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观点,他认为他人的期望与支持是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对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初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如正确看待考试结果、理性看待分数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素质,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积极关注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看,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踊跃参与课堂,不爱学习的学生则讲话搞小动作等,这些其实都是学生们潜意识里渴望得到教师关注的表现。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利用“积极关注”这无形但实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有效的反馈,便能潜移默化地帮助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的成功瞬间,让学生直观地获得方法、经验和价值体验,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这种感觉就会成为刺激物,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勇气和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结束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积极心理教育,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韧性的培养促使学生在逆境中学会反弹,对学生能够有效面对心理断乳期,让学生能够较好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逆境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追求自我实现。积极心理暗示是通过不知不觉的方式,向个人潜意识传递积极的思想和信念,影响个体行为的一种方式。积极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吴琰芳.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3(14).

[2]许巧丽.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J].幸福家庭,2023(7).

注:本文系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教学专项课题研究一般课题《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和自我效能感提升研究》结题成果。立项号:NMKTZX14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