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
摘要: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塑造和积淀,人文精神的塑造是大学教育的关键,辅导员在人文精神塑造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以辅导员的角度,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果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探究辅导员做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 人文精神塑造 大学生群体特征
一、高校做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朴素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人类文明发展凝结的精神产物,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先立德才能树人,一个人的品行和专业技能需要人文精神作为支撑。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就难以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塑造,就难以对学校有归属感,难以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积淀,就难以对党、国家和民族有归属感,难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始终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开展学生教育,推动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的目的在于教导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真理的探求、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完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我国青年培养的主阵地,必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必须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工作放在大学教育的关键位置,优化教育目标和方法。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中的作用
1、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第一条:“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内容涉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可见,辅导员开展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工作,是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2、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提出辅导员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3]这既是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也给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指明方向。[4]辅导员要进一步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就必须终身学习,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才能做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
3、深度契合辅导员工作
在现阶段大学教育中,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距离学生最近、关系最为紧密的大学教育从业者,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正因为此,辅导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共性诉求,利于辅导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
三、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现状分析
1、教育模式僵化
由于学校层面缺乏人文精神塑造工作的统筹安排,以往的教育方式更注重结果不关注过程,形成了机械化和模式化的教育体系,辅导员往往在教育方式上千篇一律,习惯于教条式灌输,教育内容上照本宣科,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文体,很少引导学生理性客观的分析自身和社会,导致人文精神塑造工作效果甚微。
2、辅导员能力和精力有限
首先,人文精神的塑造需要辅导员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沟通和人文关怀,用自身的品行感染学生群体,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繁杂,管理学生人数众多,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辅导员与学生交流缺乏情感沟通。其次,部分辅导员仅仅把保障本职工作不出错当成了工作目标,逐渐忽视了情感沟通和人文关怀等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最后,由于学科背景不匹配、人文知识有限等因素,导致辅导员在实际开展人文精神塑造工作中困难重重、效果有限。
3、大学生群体特征发生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民众自我意识迅速增强,集体意识愈发淡薄。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理想上,认同注重奉献的集体意识,但是理想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功利化现象严重,注重实用,追求物质享受,行为更偏短视,缺乏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探求,一部分学生缺失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的选择中,更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对于理想有淡化的趋势,从而放弃了远大理想和为祖国奋斗的长远目标。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能够第一时间获知社会热点事件,对学校教育的可信性表现出选择的态度,对原有的教育方式形成了挑战,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四、辅导员做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的实施路径
1、坚持育人为本初心
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人文精神教育工作部署,爱岗敬业,坚定政治立场,主动承担育人责任,将参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视为个人发展提升对机会而非负担,坚持三全育人,以育人实效检验工作;辅导员要积极主动融入大学生群体中,把握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疑惑,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认识世界、辨别是非的能力;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关心关爱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指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主动探求科学真理,坚定理想信念。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个人知识储备、理论素养、教学技能[5],这是做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资本和底气。辅导员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学习人文精神教育理论及宽口径学科知识,积极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实践,在实践中磨炼品行和本领,不断参与社会实践开拓视野,提高开展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能力。
3、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也应随之创新。以学生为中心代替说教,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工作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要引导学生成为能够独立自主、理性思考的人,要引导学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以个人示范代替说教,辅导员要以高尚的品格和渊博的知识教育感染和引导学生;以社会实践代替说教,可以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等,在实践中不断塑造和磨练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校友分享代替说教,可以定期邀请著名校开展分享讲座,分享他们的人文故事,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同辈力量代替说教,可以号召党员学生或优秀班干部带领班上学生,组成若干人文学习小组,在相互督促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EB/OL].[2014-03-25]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404/xxgk_167113.html.
[4]王海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中的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探赜《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22-01-20].
[5] 蔡胜男.浅析高校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形式与政策”课为抓手《科教导刊(中旬刊)》[J].[2019-04-15].
作者简介:郜权燊(1993.03-)男,回族,河南省南阳市人, 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