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摄影研学课程实践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听障学生摄影研学课程实践模式探究

潘玲玲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03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落地,学校须夯实课程阵地建设。摄影研学课程探索从“红色家国情怀、绿色生态科技、蓝色人文艺术”三个维度提升听障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办学理念、地域资源,探索出适合听障学生的摄影研学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研学模式、师资团队模式、运行模式、评价模式等。

【关键词】摄影研学  实践  模式  

教育部发布的《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良途和捷径,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教学实践中,旅游应与教育结合,必须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言传身教、活动设计浸润孩子的心灵,使其变得更有爱心,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团结协作,能够解决问题,这样的研学活动才能得到孩子喜爱和家长认同。

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先的认知特点,开发了“听障摄影研学”的校本课程。本课程是以摄影为抓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内容围绕培养听障学生“传承家国情怀,推动生态科技,积蓄人文艺术” 三个维度,拟定2个学期、3个版块,12个主题的摄影研学活动。现已构建了基本的课程体系,同时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系列的摄影研学实践策略,本文就听障学生摄影研学实践模式加以论述。

一、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活动模式

1、教学资源的编整模式

课题组根据项目小组编写的《听障学生“三色”摄影研学课程纲要》要求,编写和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供师生参考。摄影研学教学资源参照校本教材的模式,有指导、有思考、可操作。可分为“活动背景”、“摄影研学安排”、“摄影研学目标”、“摄影研学准备(包含:知识链接、问题驱动、摄影技巧、手语学习)”、“摄影研学实践”、“成果展示要求”、“任务清单”、“活动评价”等版块。

2、项目化活动设计模式

“三色”摄影研学采用项目化活动设计。摄影研学活动是一项体验式、探究式的活动,关键在于激发听障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听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项目化设计通过核心问题作为导向,以驱动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例如:“伟人印迹”这一主题是以摄影研学为依托,用镜头访革命旧址,寻伟人印迹,让听障学生了解过去、珍惜当下、赓续红色基因。以小组探究的形式探究“孙中山的儿时岁月”、“走进孙中山的读书时光”、“杨殷的信仰”、“杨殷对孩子的教育理念”等问题,并鼓励听障学生结合自己拍的摄影作品讲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针对学生特点,践行研学模式

盛永进在《特殊教育学基础》一书中提出,当代特殊教育课程应该最大限度地为障碍学生提供参与和发展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听障学生由于障碍发生时间、残余听力水平的不同,在学习能力、理解水平、思维方式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课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在摄影研学实践活动中要从生情、校情、域情考虑,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探索听障学生的摄影研学实践模式。

1、摄影研学课程组织模式

每学年开展 3-6 个主题研学实践(占比总课时 2.27%-4.54%),按照摄影理论和实操以 1:2 比例分配课时;开展“图说影社”社团活动,招募 10-20名 三至九年级学生为社团成员,以一月一教研、一月一研学(校内校外)、一月一反馈的稳定闭环管理与动态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实施研学课程。

2、构建“1+3+1”的项目式学习研学模式

本课程的摄影研学实践采用“1+3+1”的研学模式,即每个主题在前置活动用1个课时作摄影知识的普及,并组织学生以小组探究学习任务单,初步对研学地点的相关背景做调研;用3课时到目的地开展实地研学活动,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以小组探究的模式研学,用镜头记录所看所感所悟;课后拓展是根据研学时拍摄的作品进行创意物化,并用1课时进行作品分享和交流所见所闻所想。摄影研学活动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

3、 组建“普、特、社区”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

社团教师在校内指导学生摄影基础技能;组织普校学生与听障学生共同研学;“快门无声”失聪少年摄影培养计划提供专业社团建制及技术支持;摄影专家提供课程指导和理论培训,市学科名师指导研学的具体开展;文化馆、手机摄影协会提供摄影实操指导及校外课程实施指导,从单一力量到多方力量参与,促进了区域融合教育氛围形成。

三、实施活动评价,展示活动成果

1、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学生评价模式

摄影研学活动评价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小学段课程目标为基本框架,与核心素养对接后,罗列出二者重合之处形成一级批目标;之后通过集体论证的方式,把《纲要》中没有罗列出、而“核心素养”中提出的目标进行筛,形成二级目标;对学生、教师、家长调查访谈后,细化具体的评价内容。同时,针对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用镜头记录的摄影作品,从摄影作品的立意、内容、构图、色彩、对焦、曝光来制定摄影作品评价表。在一次摄影研学实践后进行活动评价和摄影作品评价,并不断修改评价指标,使评价机制逐渐完善。

2、成果的生成与展示模式

儿童的思想和创意是丰富的,摄影作品往往折射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从作品中寻找真善美。通过积极参与摄影研学实践,整合研学获取的知识,将摄影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并向他人推广介绍,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最终达到提升听障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的。

四、反思

摄影研学活动让听障学生“看见”、“听见”一个更大、更精彩的世界,用镜头丈量他们走过的路。置身于校内外的课堂,让听障学生能够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融入社会,感受美好,表达爱,传递幸福,从而使他们的生活体验更丰富,由被动参与走向主动探索,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关键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 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

意见[N] 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9/content_5149947.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N]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3]陈明荣.影像德育:让孩子在摄影中成长[J]. 基础教育参考.2018,(22)

[4]兰继军,张艳楠.特殊教育学校研学旅行开展情况调查.绥化学院学报[J],2018(7):1

备注: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听障学生“三色”摄影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2021YQJK14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