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麻醉期间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h、术后12h及术后24h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以考虑给其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疼痛感减轻,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麻醉效果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血糖指标高于正常水平,是临床症状常见的一种代谢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环境、年龄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1]。该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群体为中老年,病程较长,目前并没有治愈的特效药。糖尿病发病时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血管病变,该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给此类患者手术治疗才能保证预后效果[2]。腰-硬联合麻醉是常见的一种椎管内阻滞技术,优势较多,起效快,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明确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我院探讨选择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其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24例;年龄48~72岁,平均(56.36±3.24)岁。观察组男性17例,25例;年龄49~73岁,平均(55.35±3.65)岁。两组资料对比分析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让患者行平卧位,静脉注射0.07mg/kg咪达唑仑,4ug/kg芬太尼、0.6mg/kg罗库溴铵。在患者肌肉松弛后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麻醉可以吸入异氟醚。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让其行平卧位,之后选择L2~3硬膜外腔穿刺,穿刺结束后将阻滞麻醉针置入。对于有回收脑脊液的患者,可给其注射浓度0.75%的布比卡因1.5L,最后将阻滞麻醉针置入硬膜外导管退出后常规吸氧。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感。疼痛感的评估应用VAS量表,总分1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疼痛感越强,反之越弱[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分析相关资料数据,对于计数资料,可用率(%)表示;对于计量资料,可用(±s)表示。P<0.05表示两组对比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s,min) | |||
组别 | 例数 | 麻醉起效时间 | 术后苏醒时间 |
对照组 | 42 | 12.14±2.45 | 33.56±3.47 |
观察组 | 42 | 5.02±2.09 | 21.52±2.83 |
t值 | - | 5.606 | 6.708 |
P值 | - | 0.000 | 0.000 |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例,(%)] | |||||
组别 | 例数 | 呼吸抑制 | 低血压 | 恶心呕吐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42 | 3(7.14) | 2(4.76) | 3(7.14) | 8(19.05) |
观察组 | 42 | 1(2.38) | 0(0.00) | 1(2.38) | 2(4.76) |
2值 | - | 1.050 | 2.049 | 1.050 | 4.086 |
P值 | - | 0.306 | 0.152 | 0.306 | 0.043 |
2.3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度
观察组术后2h、术后12h及术后24h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度(±s,分) | ||||
组别 | 例数 | 术后2h | 术后12h | 术后24h |
对照组 | 42 | 3.68±0.43 | 4.96±0.75 | 6.01±0.78 |
观察组 | 42 | 2.17±0.37 | 3.01±0.81 | 3.42±0.64 |
t值 | - | 6.771 | 4.941 | 6.418 |
P值 | - | 0.000 | 0.000 | 0.000 |
3讨论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高发的一种并发症,该疾病的发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下肢坏疽、足部溃疡,重则还可能需要截肢,必须尽早发现,及时给其手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手术操作难度大,必须加大术前观察力度才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降低手术风险[4]。同时,麻醉方案的选择对患者手术的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产生不利影响,从麻醉角度分析,局部麻醉效果比全身麻醉更好,且区域阻滞有利于降低误吸和反流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减少术中创伤性导致的应激反应,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h、术后12h及术后24h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腰-硬联合麻醉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术后疼痛感,主要因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更好,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表现在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建方.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8):187-190.
[2]陈箬娜.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41-43.
[3]栗铁权.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中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5):177-178.
[4]熊亮,王静.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