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实验小学校 6411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使科学学科受到了重视,通过科学实验的学习,提升学生动手、合作的能力。本文基于“双减”理念,提出了有效的小学科学教学对策,分别是实现趣味性引导、设立提问的艺术性环节、科学体验教学、设计多元化的科学作业,使得科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双减”理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引言: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双减”理念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艺术素养等能力。但是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时,传统的课堂方式依旧会被大多数老师运用,所以就要对其课堂的有效性进行探索,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特色化的教学形式,去丰富科学课堂,为其注入活力。
一、“双减”下的小学教学理念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开展,社会各界人士逐渐转变教育思路,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成绩上,而是要让学生从艺术、体育、道德素质等全方位发展,并且减少学生的作业数量,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艺术以及身体素质锻炼上,切实的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就要转变教学思路,要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到有用的科学知识,并适时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降低学习负担、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1]。
二、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对策
(一)实现趣味性引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不高、理解力较差,在进行科学实验等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有教师的领导,才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与思维水平,可是在现实的科学课堂里,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是欠缺的,并未真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乐趣。“双减”理念下,要求教学课堂的氛围是积极的,不能死气沉沉,只有活跃的教学气氛,才能真正的带动学生、引导小学生去更好的探究思考。
例如,在学习《混合与分离》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从小学生的喜好之处起步,激起学生对于探究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把“食盐、沙子”等材料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们根据这些材料,一同探讨食盐和沙子之间的区别,并同大家分享。接着,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把这两种材料进行混合,可以让学生有不同的混合形式,让学生们勇于探究混合之后形成的新物质的特点。在对混合物质进行了解和学习之后,教师再引出“分离”的科学知识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分离”知识的兴趣,有效地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并对混合与分离的科学现象也进行了学习和掌握[2]。同样,在课堂的教学阶段中,学生偶尔会失去探究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教学小游戏,比如说猜谜语等游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这种趣味性的引导下,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令科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设立提问的艺术性环节
小学科学课堂应该加入提问环节,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自我思考,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关注力,可是提问方式若是缺少艺术性,那势必会带给学生们极大的压力,这不符合“双减”理念的需求。所以,“双减”理念下,问题的设计不应该是对学生存在负担的,小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自身的知识与真实的思考角度去考量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要真正做到环环相扣,从简易到困难,逐步引入,让学生们能够真实了解科学现象,让小学生们能够在这种课堂气氛里能够起到学习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科学课堂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水结冰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冬奥会的开展,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冬奥会是在什么时候举办的呢?”、“冬奥会赛场上的冰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会依照这种问题的设立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水结冰的现象,如果在教学的时候是冬天,也可以在课堂中直接进行水结冰的实验,进而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关于水结冰现象的认知度不高,他们不了解物质在什么时候会从液态变成固态,也不会了解水结冰现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一定要先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把教材中比较难懂的内容变成有意思的视频和动画,让学生们有所体验,这种方式才可以充分发掘课堂的效率。然后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需要掌握节奏的发展、融合情感,通过艺术性的提问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科学现象,令学生切实感受科学知识的美妙。
(三)科学体验教学
由于小学生们正处在求知阶段、他们的好奇心是很大的,因此在小学课堂课堂里,教师可以给学生打造一种可以带动学生探究与求索的气氛,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现象。这种体验式学习不仅能够改善传统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枯燥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开发大脑,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科学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或多媒体的形式去帮助学生实现体验式教学[3],使小学科学课堂富有生机。
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所以要逐步健全、优化科学实验教学,既要保证在“双减”理念下不能加大学生学习的压力,还要提升科学体验课堂的效率,全面性的提高学生的动手与综合素养。依照学生的自我特征、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选择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体验教学,例如,在学习“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科学知识时,如果仅仅是利用图片、或者是文字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充分的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那么教师就可以把馒头、面包等食物带到课堂上,并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实际体验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播放食物变化视频,在双重体验下,让学生可以切实的了解这一科学知识。同时,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要依照学生真实能力与特征作为根据,整体化认知学生学习的特征、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最后,再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给学生制造情境、加以课程引导,在科学分析后,学生共同合作进行实验,一同探讨研究科学知识,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四)设计多元化的科学作业
对于小学科学这一课程来说,它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并对遗漏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在设计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双减”理念的要求,不能设置大量的抄写作业,这部分作业内容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让学生这一知识产生非常强烈的厌恶心理。而是应该看中质量,例如,在学习“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这一课之后,教师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了解声音具体的传播途径,在布置课堂练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声音传播的途径进行讨论,设置这样的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能让学生认真的分析声音传播的具体情况。此外,科学作业和其他学科作业不同的是,科学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一个物体的观察,也可以是科学实验等等,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尽量符合“双减”的需求,设置出生动、有趣、高效、低负担的作业,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通过作业得到提升,从而增强了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进行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索,可以提升科学学科的教学效率,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科学教师可以从趣味性、艺术性、体验等角度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操作、自主思考,提升整个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雨杭.探“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J].小学生(上旬刊),2023(01):31-33.
[2]徐健.“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2022(38):22-23.
[3]许婕.“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PCK研究[J].亚太教育,2022(15):10-13.
作者简介:甘玲 ;性别:女;出生年月:1989.11 ;籍贯(具体到市):四川省内江市 民族:汉族;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目前职称: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