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6
/ 2

不同麻醉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鹏辉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麻醉科 519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静脉全麻(TIVA)和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CPB+IVA)两种麻醉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特别关注术后疼痛评分、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70名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CPB+IVA)和对照组(TIVA),每组各35名。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VAS)、麻醉恢复时间以及PONV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25±1.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8±1.34)分(P<0.001)。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为(35.25±6.63)分钟,低于对照组的(45.75±8.47)分钟(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34.29%,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X2=5.76,P=0.016)。结论: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相比于静脉全麻,能更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并降低PONV发生率。这些结果支持在乳腺癌手术中更广泛地应用CPB+IVA麻醉方法。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静脉全麻;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麻醉

前言

乳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改良根治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常用手术方式,其术中及术后的麻醉管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1]。本次研究关注于静脉全麻(TIVA)和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PA)两种麻醉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静脉全麻因其快速、易于控制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中,但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2]。相比之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作为一种较新的麻醉方法,以其对患者生理影响较小而逐渐受到关注。此种麻醉方式可能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并发症有益,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适应症尚需深入研究[3]。通过对这两种麻醉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本论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麻醉选择依据,进而提高乳腺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此外,研究还可能为未来在乳腺癌手术麻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2月到2023年4月,按照简单随机抽样原则选择70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名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乳腺癌且计划进行改良根治术。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无严重的心脏、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④无麻醉药物过敏史。⑤自愿参与研究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神经肌肉疾病或其他可能影响麻醉的疾病。②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理解研究内容或遵循研究指导。③既往有麻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史。④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或近期参与过其他临床试验。观察组中,女性患者35人;患者年龄在40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52.34±6.45)岁;乳腺癌确诊时间从1个月到3年不等,平均(1.5±0.75)年。对照组中,女性患者35人;患者年龄在42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53.21±6.58)岁;乳腺癌确诊时间从1.2个月到2.8年不等,平均(1.6±0.8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和乳腺癌确诊时间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CPB+IVA)。本组患者将接受椎旁神经阻滞,这是一种区域麻醉技术,通过在椎旁区域注射局部麻醉药来阻断神经传导[4]。此外,患者还将接受静脉给予的麻醉药物,以确保手术期间的舒适和安全。

对照组:静脉全麻(TIVA)。本组患者将接受静脉全麻,这是一种全身麻醉技术,通过静脉给药实现全身麻醉。TIVA通常涉及使用一种或多种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以维持手术期间的麻醉状态。

1.3观察指标

术后疼痛评分:使用标准化的疼痛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

麻醉恢复时间:记录患者从麻醉结束到完全清醒的时间[5]

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发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对于术后疼痛评分、麻醉恢复时间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组间术后比较进行t检验。对于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发生率等非连续型变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卡方分析。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了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术后疼痛评分统计比较(X±S,分)

组别

VAS

t

P

观察组

3.25±1.12

5.47

<0.001

对照组

5.38±1.34

2.2麻醉恢复时间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进行了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麻醉恢复时间统计比较(X±S,min)

组别

麻醉恢复时间

t值

P值

观察组

35.25±6.63

4.35

<0.001

对照组

45.75±8.47

2.3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为34.29%,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5.76,P=0.016)。

3讨论

本次研究旨在评估静脉全麻和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特别关注术后疼痛评分(VAS)、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这些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的麻醉方式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麻醉恢复时间以及降低PONV发生率方面更为有效。

首先,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可能与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有关。较低的VAS评分意味着更好的术后疼痛控制,这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至关重要。良好的疼痛控制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加快康复进程。

其次,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的缩短有助于减少患者在麻醉后监护室(PACU)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可能降低与长时间麻醉相关的风险。此外,快速恢复意味着患者可以更早地开始术后康复活动,如早期活动和进食。

最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NV是乳腺癌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降低PONV发生率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术后体验,也减少了因恶心和呕吐导致的额外治疗和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优势,特别是在改善术后疼痛控制、缩短麻醉恢复时间以及降低PONV发生率方面。这些发现对于临床麻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类似手术中考虑采用椎旁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药物麻醉的方法。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其他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以及这些方法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阴阅,吴黎黎,雷桂玉等.不同麻醉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刊,2022,57(03):328-331.

[2]罗洁,曹洪,刘国文.超声引导TPVB与全麻在乳腺癌保乳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9,23(04):317-320.

[3]凌华,刘斌,谢先丰等.不同麻醉方式对于乳腺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02):242-245.

[4]付辉凡,彭娇梅,江建庭等.优化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2):5-8.

[5]付辉凡,徐鸣,周斌等.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22,23(01):31-34.

李鹏辉(出生日期1992.04.13-至今)男,汉,山西省晋城市人,研究生,职称:住院医师   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与功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