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方法研究

刘玮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136000

摘要:通过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性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运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互动性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等。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国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国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方法

引言

国家法律法规意识作为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教学方法的限制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如何提高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国家法律法规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治观念是指一个人具备并认同的、依法办事、奉法守法、尊重法律权威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守法意识和法律自觉,使他们在行为上具备正确的法律底线。通过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学生能够根据法律规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从小养成尊重法律、遵循法律的良好习惯。社会责任意识是指个体对社会问题和责任的感知、关切和行动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认知程度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许多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他们可能只知道一些常见的法律禁止行为,却不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部分学生对相关法律概念容易混淆。比如,对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不清楚,难以准确判断一个行为是法律规定的违法,还是仅仅是道德上不被接受的行为。学生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对于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缺少经验。他们缺乏积极主动去了解和适应法律法规,无法充分体验、理解法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学校和教师对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的问题

学校和教师对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材在国家法律法规意识教育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或者内容陈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导致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学习应付性,缺乏深入透彻的教育。

同时,一部分教师在国家法律法规意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的不足所导致。

(三)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对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影响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多样,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他们可能受到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的误导,对法律法规产生误解或模糊认知。一些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时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容易出现法律意识淡薄、违法意识差等问题。他们缺乏在相关活动中运用和应用正确法律法规知识的能力。一些社会活动的环境和操作方式不规范,存在违法行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和行为,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和遵守能力不够强化。

三、初中政治提高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方法研究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关键。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且可量化,以便学生清晰地知道他们需要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例如,教学目标可以包括: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等。此外,课程内容应广泛而深入,从法律的起源与发展、法律的分类与层级、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等多个维度,全面讲解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内容。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是培养他们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思考法律问题。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规定的具体应用和影响。创建互动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和辩论。通过参与和分享,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法规知识。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参观法院等,以体验法律的权威和正义,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增强他们对法律责任和公共利益的认识。

(三)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

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设计真实的案例情景,并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情境的设置,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规定、掌握法律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模拟调解等角色扮演活动。通过分别扮演当事人、律师、法官等角色,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法律实践和法律决策过程,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探究性实验,例如调查身边的法律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这样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从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法律法规。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像、音频、视频等,通过展示具体的案例和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原则和规定。通过互动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辩论、问题解答等,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法律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交流。同时,还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或教育App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在线学习,拓宽教学方式和渠道。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如虚拟实境、增强实境等,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通过这些创新工具和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国家法律法规,加深对其含义和影响的理解。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是提高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法律文献、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法律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思考,提出质疑和不同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讨论来促进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宽度。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论证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结束语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性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等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国家法律法规意识。然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相应调整,并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进红.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3):117-119.

[2]李素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9):104-106.

[3]王秀霞,刘乃湘.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