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园丁小学 黑龙江省 鸡西市 158100
摘要:在“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效串联不同的教学环节,构建良好的体育教育生态,满足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训练需要,让体育课堂焕发活力。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教师应当在学、练、赛等环节发挥引导作用,提高体育知识的趣味性,减少重复训练,降低体育教学的枯燥性,让学生“学、练、赛”,并结合自我提升,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
小学体育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从教材编排角度看,新课标要求下的小学阶段基本功课是“健康第一”,而基础性教育又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因此在实施一体化课堂时应当注重并组织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快乐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潜能开发等方面。从内容角度看,首先要重视对体育品德的培养,其次还要注重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
一、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价值
1.挖掘运动潜力。小学生的运动潜力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身体机能也处在初始发展阶段,而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融合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可以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以跑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赛道上完成个人跑、合作跑、组合跑等项目,这样做既可以减少体育训练的枯燥、乏味感,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让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当然,为了有效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教师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评价活动贯穿整个体育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短板,找准运动、学习方向,保持运动兴趣。
2、巩固体育技术动作。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部分体育技术动作难度相对较大,学生需要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方能掌握技术动作要领。而开展“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体育技术动作,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以体质健康水平耐久跑的测试为例,教师可以将学习、训练、比赛环节融为一体,在讲解耐久跑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后,开展耐久跑技术动作训练,使学生记住正确的技术动作。此后,教师可以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开展耐久跑比赛,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并使其记住正确的跑步动作,保持正确的跑步节奏,学会科学分配体力完成耐久跑。
二、“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1、增强学习动力。“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的一个改革路径,对体育教学的创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而言,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会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要构建更为开放的体育教学活动模式,多元化的体育活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体育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动力。
2、促进主体发展。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能够促进学生的主体性获得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扩充,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扩充。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要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形式以及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进行改革,也就是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新时期已经不适用于体育教学中了,教师要不断的改变不断的调整,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灌输体育学习的结论,让学生不断自己去探索和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给的主体发展。在“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有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的主体得到发展和进步。
3、提高教学质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就是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其次就是能够创新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的主体性获得发展。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的质量。在体育教学的开展中,这种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优化教学流程,使教学流程之间互相促进,互相优化,这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练、赛”一体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一节体育课40分钟,教师要精心布局、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既要有有效的学练环节,又要有针对学习内容的比赛环节。如何在 40 分钟内合理安排“学、练、赛”的具体时间,这是体育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快跑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又要设计有趣的练习,有效提高学生跑的能力,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巩固动作要领,突破学习重点、难点,发展体能。又如,在武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学、练”,花小部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比赛,这样的比赛虽然用时很少,但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练习。教师精心设计快速跑和武术“学、练、赛”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主动练习、自觉实践、积极参与比赛,努力表现自我,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体育品德的发展。
2、场地器材的合理布局。体育课堂教学场地布局非常重要,场地布局好,学生可以在练习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而场地布局不合理,将会阻碍学生的练习,也不便于教师教学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练习效果。例如,在教学技巧前滚时,很多教师会将场地布置成“圆形”,认为“圆形”有利于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讲解。其实不然,场地如果是“圆形”,那始终会有学生站在教师的后面,就算教师在示范的时候会换角度,也不可能每个讲解都反复,这样对站在教师背后的学生很不公平,而且教师在讲解时也无法观察到身后学生是否听懂了,是否有表情、动作形态反馈等。显然,这样的队形是不利于教学的。又如,在跨越式跳高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将跳高架摆成“米”字,这样的场地布置可以大大提高跳高的练习密度。学生在教师统一的口令下进行比赛,教师、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参加比赛的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过杆,以及他们的动作是否规范等。这种“米”字场地器材布局,有利于跳高教学的实施,能给学生的练习与比赛足够的空间。体育课堂场地的设置与利用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怎样科学、有效地利用场地布局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3、组织队形的合理安排。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育课绝大部分课程是在室外进行的,室外的课堂教学组织对教师更具有挑战性,如何合理、周密地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等因素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学、练、赛”各环节,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学习困难,以满足体育技能教学的要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于素梅.论一体化课程建设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J].体育学刊,2019,26(1):9-12.
[2] 蒋新成.“学、练、赛”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2):29-30.
[3] 徐光建.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21.
[4] 彭国强,高庆勇.体教融合视阈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