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本文从新工科专业的视角展开对劳动教育实践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劳动教育实践过程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强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探索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以此为相关教师的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策略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握劳动教育内涵、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然而,各校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化、资源分配不均衡、体制不完善等一些问题[1]。
一、现阶段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单一化
有些劳动教育过于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意义、人文情怀等方面的教育。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
(二)劳动教育资源不均衡
有些地区的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劳动教育体验。有些学校没有配套相应的经费支持,导致劳动教育开展过于简单,这导致了不同学校和地区学生的劳动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三)整体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当前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学术考试成绩,在考试导向下,劳动教育的时间和资源不容易得到保障。另外,还没有相对应完备的劳动教育运行和保障制度,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监管上出现空白,这使得劳动教育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断层
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应该是有机衔接的,但现实中由于存在管理体制、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两者之间的衔接存在不足。这会造成学生在劳动教育后不易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及工作中。
制定全面的劳动教育教学大纲和标准,加大对劳动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设备和环境,推动劳动教育的全面落实。同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劳动教育得到更加公正的评价。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现,强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有助于促进劳动教育能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2]。
二、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
(一)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
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我要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为其后续迈入社会和进入职场奠定基础。比如给排水专业教受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供水工程的实施与保障、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专业知识,都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联。我们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直观感受和操作,把劳动教育作为实习实训的补充,动教育与实习实训课程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养,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专业性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操作扬镐,敲井盖,排淤泥、清杂物,既通过劳动教育解决了雨水通道堵塞的问题,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解了雨水管道的内部结构,雨水的排水过程,从而使学生尽快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会如何正确进行劳动生产,促进其所学专业 理论知识向职业技能的有效过渡与转化。
图1 劳动教育与建筑消防、排水管网系统结合
(二)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课程的有效融合
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课程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素养,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教师可以把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当中,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一直以来我们主要通过学生参观的方式开展认知实习环节,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课程的有效融合后,实现了从眼看到动手、从参观到实践的深刻转变。在认知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再是简单的参观者,而是成为了积极的实践者。他们深入到各个劳动场景中,与工人们一起工作,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和方法。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劳动的过程和价值,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了他们的劳动精神。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更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下一步在生产实习环节我们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实践,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2 劳动教育与专业认知教育、认知实习结合
(三)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
(1)深化学科竞赛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方式。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从而发现创新点,形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使竞赛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融合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成果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能力有效的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
(2)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与劳动教育实践互补育人。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高校可以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市场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跟紧社会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的科技、文化、经济形态层出不穷。通过劳动教育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社会变革的脉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机遇,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四、 结语
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可以成为提升劳动教育效果质量的有力支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把劳动精神融入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创业素养提升中,锻炼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塑造了当代大学生专业精良、勇于创新的合格品质。
参考文献
[1]顾红霞.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11):172-174.
[2]尚阳阳,吕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3,25(04):67-72.
[3]缪三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21(02):140-141.
[4]蒋桂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路径分析[J].理论与评论,2021(05):44-57.
项目编号:滁州学院劳动教育示范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