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园本实践路径——以主题《你好,苏东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三个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园本实践路径——以主题《你好,苏东坡》为例

葛雅婷

杭州市胜利幼儿园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幼儿园作为一个传承、厚植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教育场所,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宜性转化,萌发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喜爱与认同,培养幼儿“根”的意识。本文聚焦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以主题《你好,苏东坡》为例阐述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中“三个转换”的园本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缺乏体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现实挑战

“经典诵读会”是许多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之一,在多次排练后幼儿穿着汉服在舞台上表演起唐诗宋词。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这样的活动能够引发幼儿多大的兴趣?能够给幼儿带来多少文化体验与感受?因此,如何基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将文化内容进行适宜性转换,使其更好地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特征、学习兴趣和需求是目前需要突破的难题。

(二)趣韵相承: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中的儿童立场

“趣”,即儿童立场。传统文化启蒙教育需要寻求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即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为出发点,激发其兴趣、引发其主动性来引导儿童想学、好学,支架其学习不断走向深入。

“韵”,即文化内涵。幼儿园是一个传承、厚植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教育场所,学前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不能脱离文化去思考的。因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坚持以文化内涵为线索。

二、“三个转化”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路径

在一次“寻访杭州的古桥”活动中孩子知道了苏堤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是诗人,他怎么会造桥呢?”“苏东坡就是发明东坡肉的人!”老师发现后开始思考:是否可以追随孩子们的这个话题,从苏东坡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入手,从而带领孩子去了解宋朝当时的生活与文化呢?但是苏东坡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太远,无法建立经验链接。此时,如何让看不见、摸不着、离得远的苏东坡活起来,穿越到千年后的今天,与孩子们建立链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内容筛选:将“儿童需要”转化成“活动内容”

浓厚的兴趣能够唤醒幼儿的认知内驱力,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传统文化的内容筛选应基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事物或偶发事件。此时教师要对适宜的教育契机有较高的敏感度,同时要能够以文化探究为核心价值对捕捉到的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在观察与回应中为幼儿的主动参与、持续探索注入动力。

老师制定了一张调查表,请孩子们将自己了解的苏东坡记录在表格上,再对记录表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通过词频分析找到一些高频率出现内容,以此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经验。再对这些高频内容进行价值分析和梳理,筛选出适宜3-6岁幼儿开展的课程内容及资源。预设了以“探究发现——感知体验——合作表现”为思路的主题脉络,从“走近苏东坡”“苏东坡来了”“东坡奇妙日”三大板块的内容展开。

图1:《你好,苏东坡》主题脉络图

(二)项目生成:将“文化感受”转化为“实践体验”

以内涵价值为核心将其化成3-6岁的孩子可感、可触、可玩的活动,是项目生成的关键。幼儿园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更应该具有儿童视角,首先教师要从教育的视角理解传统文化,再将通过合作、讨论、对话等方式,帮助幼儿在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中建立起与传统文化认知、情感上的链接,师幼在互动中共同建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在主题的第二板块中老师萌生了通过体验活动让孩子充分地感知与体验苏东坡特质人物。教师将实施中有趣的、有价值的、关键性的案例进行探讨,发现幼儿的兴趣指向四方面,即苏东坡发明的美食、想和苏东坡做古时候的游戏、想了解苏东坡生活的环境、苏东坡流传的故事。于是聚焦一点以适宜的活动载体展开项目探究,生成了班本化的探究项目。虽然四个探究项目的内容和开展的体验获得都各不相同,但内在线索都是聚焦在苏东坡的人物特质上。

表1:各探究项目的内容几人物特质列表

项目1:东坡居

项目2:东坡酒家

项目3:东坡剧院

项目4:东坡集市

探究内容

以“给东坡造一个家”为任务驱动,在选择建造地点、设计房屋造型与内饰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了解了苏东坡。

对东坡肉喜爱有加,聚焦东坡美食展开了探究。过程中了解了许多苏东坡发明的菜以及背后的故事。

搜集并表演东坡的故事。在亲子搜集故事、角色扮演人物的过程中孩子们越来越了解苏东坡,从而对他产生崇敬之情。

教师创设“微信互动墙”建立古今链接,孩子们在与苏东坡聊天的过程中获得宋朝人生活的线索从而展开探究。

人物特质

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机智幽默,朋友众多。

喜爱美食,发明了许多烹饪方法,是一位美食家。

人生经历丰富,生平事迹多,传颂故事多。

北宋时期代表性人物,承载了文化背景。

(三)成果展示:将“成果展”转化成“游戏场”

项目活动后形成的成果展既是探究成果展示的载体,同时也是孩子之间交流体验的平台。既要考虑到幼儿探究成果的呈现(例如:表征作品、表演等),又要关照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体验感。

“东坡奇妙日”是项目探究的成果展示,大家开始思考:“成果展一定是展览吗?它也可以很好玩的。怎么样让“东坡”好玩起来呢?”它既是幼儿在任务驱动中对“苏东坡”人物展开深入探究与了解后呈现探究成果的载体,同时亦将教师将“苏东坡”人物转化成幼儿可感、可玩、可触的游戏活动场。师幼共同探讨游戏内容、设计游戏玩法、创设游戏环境,最终打造出“东坡剧院”“东坡集市”“东坡居”“东坡酒家”“苏堤春晓”五大游戏点。

表1:“东坡奇妙日”游戏活动列表

名称

东坡剧院

东坡集市

东坡居

东坡酒家

苏堤春晓

玩法

有剧院工作人员承担宣传、表演等工作。其余幼儿作为观众可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表演。

设有古装拍照、插花、投壶、套圈等活动。幼儿可自主选择体验,参与过后会获得奖品。

游戏区内设计了苏东坡不同的体验场景。幼儿进入后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东坡先生的生活。

幼儿制作各种美食,如:东坡肉、藕粉、东坡烧饼等。并将自己制作的美食分享给其他小组的小朋友

体验疏浚西湖工程。在幼儿园沙水池利用小木棍搭建苏堤六桥的 场景。

三、经验梳理与思考

(一)如何让传统文化近起来?

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中老师要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搭建不同的学习支架,从而帮助孩子与传统文化间建立情感和经验的链接。课程资源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不单单只是博物馆这些只能够看看的资源,要选择那些流传至今,千年后的今日孩子依然能真实感受到的资源。只有拉近距离才有“同频共振”,逐渐建立情感链接。

(二)如何把传统文化玩起来?

“游戏”本身就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实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时也不例外。要尝试使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在项目实施中要根据内容灵活使用,动态开展,如小组活动、集体团讨、亲子活动等等。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最适宜的组织方式。

(三)如何让文化情感深起来?

项目实施中要始终明确一点,苏东坡是一个代表性人物,探究他的根本目的是想透过他让孩子感受到宋朝时期的社会文化、民间习俗等。在探究苏人物的过程中萌发对他的喜爱之情,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埋下文化自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