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725000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学职业教育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究—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项目编号:AZJKY2022012
摘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在校教育与毕业后的教育存在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系列问题的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现状下,提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在校教育及毕业后教育议一体化的重要性,旨对医学类职业院校服务于此的相关路径进行探究,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医疗卫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职业院校;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乡村振兴,医疗先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才保障,在乡村振兴实施的过程中起兜底作用。职业院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医学职业教育更是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的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医学类高职院校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对于基层面临的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职业院校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发展兜底,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医疗专门人才是落实六稳六保,助力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现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始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任务,并对未来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把工作和力量聚焦到健康中国建设各项任务上来,其中补起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板是关键所在。职业院校尤其是医学类院校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来源。现阶段,职业院校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仍面临严峻形势,仍存在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学生主要报考的是一些传统医学类相关专业,如检验、影像、临床等,对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卫生信息统计等专业报考较少。当前,各类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面对这样的现实境遇,我国亟需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专门人才,职业院校招生比例出现失衡。现阶段,职业院校对医学类学生的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面临新的岗位需要时,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未能实现对行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发展及基层医疗现状实现无缝对接。缺少“双师型”教师,大多数教师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缺乏行业锻炼及基层实践经验,课堂中融入的基层元素较少,对学生扎根基层,投入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引导不够。这使得基层出现人才不足-基层医疗卫生功能不足-基层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的恶性循环。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职业院校需要紧跟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寒暑假引导广大教师走进基层,了解基层发展所需,更好的为基层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
二、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毕业后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 重要保障均在于加强医学卫生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及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推进全员继续医学教育;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卫生事业须跟上知识、科技更新的步伐,要重视基层卫生人员的教育培训;基础卫生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推动知识更新,以基层为重点,围绕各类卫生人才职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强规范化管理。毕业后教育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而言是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据相关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现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学习。愿意不断进行学习,接受毕业后再教育的工作者的意愿和需求较强,希望进行包括适宜技术、实操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必要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继续培训,从而满足工作需求。有近一半的工作者表示希望进入高校进行深造。在学习方式方面,更倾向于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目前,仍存在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对毕业后再教育轻视,认为是完成任务,流于形式的现状问题。部分基层医疗工作把毕业后再教育当成是获得学分,获得学历,晋升职称的不得不进行的选择。再加上临床工作任务繁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对毕业后再教育积极参与度降低。根据调查发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学历相对不高,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差异性较大,所属基层工作单位的医疗和工作条件也有所不同。学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时间技能,对新的医疗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弱是阻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毕业后进行再教育的主要原因。
三、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在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性
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是适应行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所需,顺应政府相关政策需要的必然选择。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提出:必须深化 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毕业后教育沟通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在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基层正在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医疗先行。而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则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振兴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抓好医学类学生在校专业知识和时间技能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就业观念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毕业后教育,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知识的延续性。因此,职业院校探究如何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是顺应行业发展所需,政府相关政策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要下大力气抓好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 有机衔接,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卫生职业教育在满足基层人才所需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国 高校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上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扩招方向局限、专业课程设置欠佳、缺乏基层型师资、基层就业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实现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可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打通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所需链条,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融合。
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一体化路径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源头活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是为基层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人才的关键所在,更有利于解决基层医疗人才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
4.1 在招生方面,可结合当地政策,扩大对退伍军人、中专生的招收。深化产教融合,与当地卫健局进行合作,开展相关专业学生的订单定向培养,按照镇管村聘的模式,为基层输送专门人才。同时,也可利用师资力量与基层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关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短期培训和相关讲座,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老年健康专题讲座等等。
4.2 在医学生培养方面,职业院校既要注重对医学类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其实践技能尤其是临床技能的培养。根据行业发展所需,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紧贴基层发展所需,行业发展所需的相关课程,如预防医学、急救学等,注重对医学生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如中药学等。充分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开展现代学徒制,形成临床师傅教授徒弟现场教学的培养模式。同时,将前往基层进行见习作为学生寒暑假必须所完成的社会实践任务之一。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师资优势,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输入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向基层群众传播传染病防治等相关知识。
4.3 职业院校要注重对毕业生就业观教育。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注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医学名人、典型模范的引领使学生感受到医学职业的伟大所在。同时,注重在课堂引入相关政策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加深毕业生对在基层就业的认识。通过现代学徒制、专家服务基层、寒暑假乡镇卫生院见习、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基层、感受基层、认识基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基层,奉献社会。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稳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个层面重视且行动起来。职业院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主要源头,要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在招生或者课程方面面向基层发展所需,注重对毕业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就业观念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一体化。在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青黄不接、服务能力弱方面贡献才智。为基层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专门人才,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知识和技能的延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