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角下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因素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多模态视角下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因素探究

夏雄军  郝心语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随着音乐教学形式的更新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小学生的需求。本文选择多模态教学作为研究视角,运用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分析多模态音乐学习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小学生;音乐学习;影响因素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强调“重视感知体验,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这意味着艺术活动应通过各种实践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情绪,并创造丰富的艺术形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和认识世界的途径,还尊重了每个学生的独特艺术体验和表达方式。在现代教学环境中,为了更有效地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模态教学方法的采用已成为教学领域的一大趋势。

一、多模态教学的内涵缕析与价值追问

“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我们通常所熟悉的五种模态是:视、听、触、嗅、味。“多模态”是相对于单模态、双模态而言的。单模态指的是利用单个感官进行互相作用,例如人们用视觉模态来阅读,用听觉模态来听音乐;双模态指的是利用两个感官进行互相作用,而多模态就是由不同的单模态组合形成,多个感官相互发生作用。张德禄指出所谓的“多模态话语”,就是利用各种感官,进行交流的现象。Stein(2000)在“多元识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概念,他认为该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使用多种符号资源。国内张德禄教授(2009)率先将多模态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他提出"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教学,强化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多种模态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即“多模态教学模式”。[1]

多模态教学有助于推动教学观念的全面开放,它采用多元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整体性思维来解决矛盾,引导学生形成超越两极对立关系的认知。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能够引领教学观念的变革,帮助学生发展平面、立体、多元、系统、整体等多种思维品质,进而形成集成思维。此外,多模态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全景融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结合视觉、空间、声音等多种表达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材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储存、感知和编码,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整体空间中得到立体培养,进而提升其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整体性和相似性等思维品质。最后,多模态教学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认知的全息编码。当信息以思维的方式储存起来时,学习者的思维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二、多模态视角下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因素

与多模态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是认知心理学,其中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研究,它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学科,与教育的发展存在紧密联系。[2]多模态学习与认知心理学都关注人类如何感知和解释外部环境的信息,以及如何将这些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一)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影响。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在音乐学习中,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意力是智力因素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对于音乐学习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注意力集中,意味着音乐学习者能够专注于学习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掌握音乐技巧和知识。在多模态课堂中,学生在上课的同一时间内,需要运用到视觉、听觉、手眼、手脑等等之间的并用和配合,这就提高了注意力的分配效率,减少了注意力的分散和转移。二是,观察力在音乐学习中同样不可或缺。通过观察力,学习者能够在听赏、演唱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人或自己的错误并调整纠正,这使得学习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从而不断提高水平。走进多模态课堂,多样化教学的提供,会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多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会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观察力。三是,记忆力在音乐学习中的地位亦不容忽视。音乐作为时间的艺术,记忆力强的学习者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记忆乐谱、知识及技巧方法,增加对音乐学习的信息量。多模态学习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创新性的音乐学习方法,它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引导学生记忆音乐。这种方法不仅关注旋律,还重视节奏、和声等其他要素,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记忆音乐。通过多模态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从而增强他们的音乐记忆力。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涵盖了情感、审美和体验等方面。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强大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唤起共鸣的潜力,其中就包括了音乐学习主动性、感知力、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等等。一是,主动性是音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多模态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这种教学法通过多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此外,多模态的音乐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激发对音乐的创作和表达的热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音乐教育中实现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实现自我表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提高音乐感知力是音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参与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等活动时,往往需要他们同时聆听音乐并跟随节奏进行律动,或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些要求涵盖了听、唱、律动等多个方面。据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平衡各种要求,全面发展他们的音乐能力。多模态强调的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音乐感知,在多模态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音乐感知力。同时,还可以结合视觉、动觉和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三是,自信心小学生尤其是低年龄阶段的,只要有积极的鼓励,他们是愿意展现自己的,这是很难得的。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他们在表演时通常缺乏自信,并且很容易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中断表演。因此,为了提高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和自信心,需要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表演技巧,提高表演效果。然而学生具有多样性,每个学生有自己擅长的学习领域,多模态学习可以“因材施教”,让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模态选择,多模态的音乐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多模态教学方式就是将人的感觉体验从原始的本能的联动反映提高到理性的主观意愿层面,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巩固与实践,使其再度内化为个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当学生能够自如地利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的感受、表现、创造,就是学会了自主学习,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技能。即使在今后欣赏一首陌生的流行歌曲或者古典音乐,他们也能够有能力主动地与音乐亲密接触,不仅仅是“音乐的欣赏者”,还会成为“音乐的好朋友”,甚至是“音乐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O'Halloran, Kay L. Multimodal Discourse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 [C].London: Continuum, 2004.

[2]Kress, G. Literacy in the New Media Age [M].London: Routledge,2003.

[3]Kress, G. and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C].London:Routledge,1996.

[4]Kress, G. &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C]. London: Arnold, 2001.

[5]辛志英.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8,(5):208-211.

[6]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3-12.

[7]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97-102.

(本文系湖南省音乐与舞蹈学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编号:201801002004)系列成果之一;本文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编号:202001002004)系列成果之一;本文系湖南省社科规划办《江南曲艺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2ZDB063)系列成果之一;本文系全国艺科规划办《湘昆表演艺术家谱系研究》(项目编号:23BD066)系列成果之一;)

夏雄军(1968—),男,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心语(2001—),女,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在读。

邮寄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学生公寓12栋,郝心语(收),联系电话:19898800686


[1] 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97-102.

[2] 出自《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九卷第六期,万峰、成婷、陈倩的“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