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本文从优化小组构成、明确小组目标、加强过程指导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通过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为小组学习设置明确目标,加强对小组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评价,教师能够克服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综合素养
一、优化小组构成,明确成员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首先要重视小组的构成和分工。科学、合理的小组构成,是小组有效运转、发挥合作优势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明确小组内部的角色分工,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小组构成时要遵循异质性原则,合理搭配不同层次的学生。异质性小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实现优势互补。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到同一小组,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思维敏捷的学生启发和引导思路不清的学生。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在合作探究"如何把一个蛋糕分给几个人"的过程中,共同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为其他成员提供思路启发,引导他们理解"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本质。
在明确小组分工时要考虑学生的特长和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小组成员的科学分工是提高小组效率的关键。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合理分配组内角色,让擅长口头表达的学生担任小组的发言人,让思维缜密的学生担任小组的质疑者,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的操作者,让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的协调员,做到物尽其用、各展其长。比如在开展"图形的拼组"的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指导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安排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设计拼组方案,安排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图形拼组,安排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方案汇报。
二、明确小组目标,凝聚合作智慧
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为小组学习设置明确的目标任务。小组目标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基本依据,对于引导小组活动、激励小组成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小组学习设置明确、具体、有梯度的目标任务,引导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凝聚智慧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小组目标要紧密联系学习内容,突出问题解决导向。好的小组目标应该聚焦于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探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任务单,把学习重点转化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比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教师可以为小组学习设置这样的目标任务:调查统计每天摇色子的游戏中色子的点数情况,并预测第二天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围绕这一任务,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色子点数出现的规律,在讨论交流中寻求预测数据的方法。
小组目标要体现层次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不断突破。好的小组目标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教师要在设计小组目标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层设置探究任务,设置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等不同层次的目标,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讨论,争取完成更高层次的目标。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可以先让小组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并说明判断依据,再请小组探讨其他分类的标准,思考哪种分类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建立了对三角形的初步认识,通过集思广益,从边、角等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逐步建构起三角形的认知结构。层次分明、梯度递进的小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合作攻关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三、加强过程指导,关注合作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要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学习实效,还离不开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指导和针对性评价。教师的适时介入能够帮助小组成员克服合作中的障碍,调整合作的策略,推动小组合作不断优化。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通过观察、提问、评价等方式,引导小组成员主动思考深入交流,保证小组合作不走样不脱轨。教师要及时捕捉小组合作中的问题和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小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任务理解不到位、讨论失去焦点、成员发言冲突等。教师要通过巡视观察,敏锐地察觉这些问题,适时介入,予以启发引导。教师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反馈,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动力。及时、客观的评价反馈能够让学生及时认识自己在合作中的不足,调整合作的策略从而保持参与的热情。
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小组的整体表现,也要关注个体在小组中的贡献,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反馈。可以采取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小组在合作中的亮点,表扬在讨论中提出独特见解的成员,赞赏乐于倾听、主动协作的成员;也可以委婉地指出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合作意识不强的成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引导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小组要关注合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可以引导小组成员开展自评互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在合作中的表现,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评价下,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合作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小组合作中去。
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发挥小组合作在提高学生参与度、凝聚集体智慧、增强合作意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小组的构成和分工,激发异质小组的合作潜能;精心设计富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小组目标,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主动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静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10期):162-162.
[2]郑少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学习,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