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小学校 409199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包括通过强化生活实践与语文思维的融合、推动语文思维评价的多元化和动态化以及加强语文思维培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发展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包括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滞后、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提出一系列优化对策。
一、新课标的语文思维评价方法特点
(一)多元评价方式的引入
多元评价方式的引入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量,更是对教学内容多样性的反映,基于新课标的指导,教育者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书面作业评价模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积极探索并引入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项目作品等形式,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展示平台[1]。这种举措不仅丰富了评价手段,更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评价中,评价过程不再仅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教学评价指出:“评价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还应从学生的起点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优势,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老师与学生亲切接触,用真诚的语言启迪学生懂得从正面看自己,又懂得从负面看自己。”强调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意味着,在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时,本文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不仅仅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三)贴近生活的评价标准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再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和思维方式纳入评价范畴[2]。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是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语文的魅力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这种贴近生活的评价标准也能够增强学习动机与效果的关联性。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并且能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思维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动力。
二、新课标的语文思维评价方法分析
(一)案例分析
在探讨语文思维评价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展开案例分析,通过对其实际运用的案例分析,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语文思维评价的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发现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通过选材、布置练习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设计,教材试图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语文素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材内容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和启发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材中的评价方式可能过于单一,偏重于知识点的检测,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这导致了评价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脱节,影响了评价效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掌握程度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评价,这导致了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展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学校普遍存在着偏重知识记忆、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师和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种评价方式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相背离。当前的评价标准与学生实际表现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缺乏生活化,评价标准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难以体现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运用能力和思维方式。
(三)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根源分析
教师评价意识和方法的滞后是一个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对于语文思维评价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也无法准确评价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目前的评价体系可能存在着片面性和不全面性,评价方法和标准不够科学和系统化,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制约了语文教育的有效实施。部分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语文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教学难度和挑战,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语文思维评价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优化对策
(一)强化生活实践与语文思维的融合
设计生活化的学习任务至关重要。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调查、文化传承项目等,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能将语文思维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观察、思考和表达,进而提升语文思维的实际应用能力。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结合其他学科内容,如历史、地理、科学等,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跨学科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语文思维与多元学科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能力。
(二)推动语文思维评价的多元化和动态化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入评价过程,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过程,采用多次评价和及时反馈的方式,激励学生在语文思维上的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真实性评价强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思维解决问题,通过真实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加强语文思维培养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组织讨论、写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深入分析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使其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社会现实。结合地方文化和传统习俗进行教学也是加强语文思维培养与生活联系的有效途径,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传统习俗,这些都是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文化考察、传统节庆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通过强化生活实践与语文思维的融合、推动语文思维评价的多元化和动态化以及加强语文思维培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三个对策,可以有效地推动语文思维评价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优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善和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丹丹.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作业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10):3.
[2] 肖秋萍.2022年版语文课标关于思维的高要求[J].语文教学通讯, 2022(3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