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控制乳腺癌手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3

护理干预对控制乳腺癌手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研究

刘丽花

南平市第二医院   3542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及程度的降低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采取空气波压力泵联合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水肿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程度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后采取空气波压力泵联合运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以及疼痛,使其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正常,减少淋巴水肿发生率,降低水肿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乳腺癌;淋巴水肿;护理效果

根据一项数据发现[1]:国外,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概率最高可达60%,最低只有6%,而在国内,最高达30%,最低为10%,虽然国内乳腺癌术后产生淋巴水肿的概率低于国外,但仍然不可小视。根据临床实践可以发现[2]:乳腺癌患者在通过手术治疗后发生淋巴水肿,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水肿率的降低效果进一步提升,意义重大。本文,作者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控制效果,现做出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年龄范围为40-60岁,平均年龄为(50.13±1.76)岁,观察组(n=40)采取空气波压力泵联合运动护理干预,年龄范围为40-61岁,平均年龄为(50.71±1.84)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乳腺癌;②行乳腺癌根治术后;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知情本研究并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肌肉以及神经系统存在相关性疾病;②无法沟通,意识不清患者;③护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应用空气波压力泵对患者进行干预,在干预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标准姿势,固定患者的患肢在能够充气的套袖中,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打开空气波压力泵的开关,对挡位进行合理调节,调节情况需要以患者的可耐受程度为标准,刚开始的时候需要给予患者30mmHg,经过治疗,对患者的可耐受程度进行评估,若经过评估后,患者的耐受性良好,需要逐渐增加至130-150mmHg之间,每个循环需要持续50s,每次需要做20min的干预,保证每天治疗一次患者。

观察组:空气波压力泵联合运动护理干预:(1)空气波压力泵的干预措施和对照组相同;(2)运动护理干预:通过要利用康复器械对患者的肘部关节以及肩部关节进行康复训练,使用拉力器以及扩胸器等医护器械对患者的进行训练,使其负重拉力以及体能得以提升,每项运动需要持续一分钟。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指导患者做一些康复操,通过简单的放松患者的头部、肩部、颈部等,患者需要尽可能的每次坚持十分钟。另外,可以指导患者做八段锦干预,八段锦能够调节患者的肢体以及气息,进而使患者的肢体挥动范围以及肌肉的伸展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前后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②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根据SF-36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③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以50分为界限,≥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反应,<50分表示无焦虑、抑郁反应,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④水肿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以%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护理前后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上臂周径(cm)

肩关节外展度(°)

肩关节前屈度(°)

疼痛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112.35±4.19

102.16±2.02

142.35±20.13

187.58±25.13

136.35±12.16

166.49±2.16

5.32±1.06

1.35±0.23

对照组

40

112.79±4.23

107.46±3.43

142.19±20.06

165.59±23.13

136.62±12.78

155.32±3.19

5.37±1.08

3.06±0.46

t

-

0.467

8.421

0.036

4.072

0.097

18.338

0.209

21.029

P

-

0.642

0.000

0.972

0.000

0.923

0.000

0.835

0.000

2.2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s)(分)

组别

例数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一般健康

生理职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67.53±3.84

86.32±4.79

73.56±4.25

87.68±6.89

69.82±4.53

89.82±5.03

71.56±3.98

92.65±4.18

对照组

40

67.94±3.96

71.52±4.36

72.98±4.16

80.13±6.23

69.13±4.58

79.68±4.98

71.03±4.16

83.35±4.12

t

-

0.470

14.451

0.617

5.141

0.677

9.060

0.582

10.022

P

-

0.640

0.000

0.539

0.000

0.500

0.000

0.562

0.000

表2  (续)

组别

例数

精力

躯体功能

情感功能

生理功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64.35±6.46

88.56±7.85

61.32±5.49

88.34±6.56

69.82±4.53

89.82±5.03

71.56±3.98

92.65±4.18

对照组

40

64.71±6.52

78.92±9.33

61.79±5.52

76.46±6.15

69.13±4.58

79.68±4.98

71.03±4.16

83.35±4.12

t

-

0.248

5.000

0.382

8.356

0.677

9.060

0.582

10.022

P

-

0.805

0.000

0.704

0.000

0.500

0.000

0.562

0.000

2.3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0

26.85±4.69

11.32±2.01

27.68±4.16

10.25±2.03

对照组

40

27.03±4.35

18.26±3.73

27.19±4.03

15.38±2.65

t

-

0.178

10.359

0.535

9.719

P

-

0.859

0.000

0.594

0.000

2.4水肿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水肿程度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水肿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观察组

40

34

5

1

0

对照组

40

27

3

9

1

X2

-

8.703

P

-

0.034

  1. 讨论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中尚未明确,早期公认的发病机制为淋巴梗阻学说,该理论下认为在将腋窝淋巴结进行切除的时候,大量的淋巴管被切断,从而阻碍了上肢淋巴引流通路,大量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淋巴液会在组织间隙中发生滞留,会大大升高间隙中的胶体渗透压,间隙中会有大量的血管内的液体进入,从而使患者产生高蛋白水肿反应[3-4]。在受到高浓度蛋白的强烈刺激之下,成纤维细胞则会产生增殖反应,会使皮下组织产生纤维化反应,对淋巴管的再生能力产生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同时,通过放疗或者术后发生感染等相关性因素的影响,能够使淋巴管损伤程度进一步增加,从而使患者发生淋巴水肿[5-6]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上臂周径、肩关节外展度、前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乳腺癌术后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上臂周径、肩关节的外展度、前屈度显著改善,进而使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下,乳腺癌术后发生淋巴水肿患者的干预效果明显提升。

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水肿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乳腺癌术后患者在空气波干预以及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下,患者的疼痛程度、水肿程度、生活质量以及负面情绪得到明显改善

[7-8]。随着目前临床护理理念的逐渐被优化,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各项护理干预也逐渐和现代医护理念相符,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同时,和优质的护理干预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特别是能够保证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促进,为后续患者的康复打下坚实基础[9-10]

本次研究旨在引导乳腺癌术后患者做好自我管理,提升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有效减少淋巴水肿发生率,降低水肿程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玉红,孙郑颖,胥蕾,等.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预防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 37(14):1078-1083.

[2]何玲胡玲嘉仇爱峰.复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8, 038(012):845-849.

[3]朱高敏,邹家群.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6):176-178.

[4]李默.舒适护理干预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5):162-164.

[5]李少君,王莉娜. 理性行为联合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意义[J]. 医学临床研究,2022,39(1):114-116.

[6] 国玉红,孙郑颖,胥蕾,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预防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4):1078-1083.

[7] 黄家丽,陶艳,秦宇,等. 延续跟进式赋能教育对乳腺癌术后高危淋巴水肿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1,24(2):233-237.

[8] 朱薇. 健康教育联合信息支持疗法在乳腺癌术后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95.

[9] 陈为娟.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 健康必读,2020(22):125-126.

[10] 于冬梅. 加压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中护理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