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急诊病房的护理师对患儿家庭心理支持的重要性。方法: 以我院儿科急诊病房的92例儿童和其家庭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支持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由训练有素的护理专业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依从行为(包括检查、用药、输液和日常活动)的评分以及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流程、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评分,观察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理师的心理支持能显著提高家庭的配合程度和满意度。同时,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院内感染率和医患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护理师的心理支持也有助于提高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最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包括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日常活力、社会功能与精神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急诊病房的护理师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提供支持,对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家庭满意度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儿科急诊病房; 护理师心理支持; 患儿家庭满意度
引言
儿童急诊病房,作为医院中重要的门诊部门,应对未成年人的疾病进行紧急的救治和护理。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打击,患儿及其家庭经常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压力。在儿科急诊病房中,护理师除了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外,对患儿及家庭的心理支持也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涉及到患儿的心理舒适度,也关乎家庭成员的情绪稳定和协同配合,直接影响到护理措施的实施质量和疗效。实际上,心理支持是一种综合性的、以人为本的心理服务工作,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个别化教育,帮助他们调整疾病心态,还需要尊重和理解患者及其家庭,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系,满足其心理需求,增进护患信任。这一系列工作,需要护理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沟通技巧。因此,探讨儿科急诊病房的护理师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支持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患者和家庭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和医患纠纷,提高急诊病房的服务质量、促进患儿日常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我院儿科急诊病房的92例儿童和其家庭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进行本次研究过程中,精选了我院近期接收的92名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采取随机抽样法将他们均等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含46名患者。在观察组中,儿科护理师将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对照组则按照通常的医疗流程进行护理。两组的患童在年龄、性别、病情症状和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分布均匀且无显著的差异,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公平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平均为6.25±2.47岁,其中包括各类急性病症,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平均为6.37±2.35岁,病症分布与观察组相当。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基本数据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供进行后续的依从行为、不良事件、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手法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为:每当患儿出现病症并且需要进行检查、用药、输液和日常活动等过程,护理师会提供必要的专业帮助和监督,确保患儿的基本护理需要得到满足。
观察组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添加了专门针对患儿和家庭的心理支持。具体来说,需要为患儿和家庭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并配置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全程陪伴。专职人员会向患儿和家长讲解疾病的性质、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理解并熟悉医疗过程,从而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专职人员还会通过引导患儿和家长学习调整情绪,如深呼吸、肌肉放松、冥想等方法,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状态,增强他们的应对压力的能力。专职人员通过建立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家长和患儿的自我管理,从而对他们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护理师需密切关注观察组患儿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心理问题,如挫败感、抑郁、焦虑等。各项措施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儿科急诊病房,护理师对患儿家庭心理支持的重要性评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根据患儿的依从行为进行评分,包括检查、用药、输液和日常活动方面。每个方面使用1-10分的评分标准,分数越高,显示出患儿的依从行为越好。
计算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其中包含护理差错率、院内感染率和医患纠纷率。每一个事件的发生情况都通过具体的人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以直观地反映护理师对患儿家庭的心理支持效果。
还会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测量,这涉及到护理态度、护理流程、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采取
1-10分的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的满意程度越高。
会考察患儿的生活质量,包括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日常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八个方面。每项指标都采取1-100分的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儿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在中,使用SPSS22.0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如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依从行为、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等,采用t检验和“¯x±s”来展示其结果。对于根据其出现次数分类的计数型数据,如不良事件比较中的护理差错率、院内感染率及医患纠纷率,则使用卡方测试和%进行表示。
在评价结果的显著性方面,设定了P值的阈值为0.05。也就是说,如果计算出的P值小于0.05,认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方法在医学统计学中被广泛接受,用以区分观察到的结果是否是随机产生的,还是真实反映了群体间的差异。
通过对各种指标进行比较,期望能够客观地评估儿科护理师对患儿家庭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并依据统计学分析结果,为儿科急诊病房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方案,以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和家庭满意度,降低医疗差误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2 结果
2.1 依从行为比较
依从行为是评估病患和家属对护理操作的配合度指标,包括检查、用药、输液和日常活动的执行情况。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经过儿科护理师心理支持)的依从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检查、用药、输液和日常活动的依从均值为7.26±1.49,8.10±1.25,8.23±0.79,8.62±1.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1.48,6.04±1.16,6.10±1.14,6.23±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事件比较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中护理差错率为4.35%(2/46),院内感染率为2.17%(1/46),医患纠纷率为2.17%(1/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护理差错率(15.22%、7/46)、院内感染率(6.52%、3/46)以及医患纠纷率(4.35%、2/46)。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在不良事件管理上更为优秀。
2.3 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中患儿家庭对护理态度、护理流程、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来说,观察组在护理态度、护理流程、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这四个维度的满意度分别为8.75±0.54、8.29±0.25、8.49±0.44、8.64±0.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0.52、5.37±0.16、5.11±1.12、5.08±1.07。观察结果告诉为患儿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对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十分关键。
2.4 生活质量比较
对于生活质量的多个评估维度,包括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日常活力、社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观察组(护理师提供心理支持)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有维度上,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护理师的心理支持能显著提升患儿家庭的生活质量。
表1 依从行为比较表[(),分]
组别 | 检查 | 用药 | 输液 | 日常活动 |
观察组(n=46) | 7.26±1.49 | 8.10±1.25 | 8.23±0.79 | 8.62±1.17 |
对照组(n=46) | 5.35±1.48 | 6.04±1.16 | 6.10±1.14 | 6.23±1.31 |
t | 8.240 | 7.190 | 8.230 | 7.720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表2 不良事件比较表(n、%)
组别 | 护理差错率 | 院内感染率 | 医患纠纷率 |
观察组(n=46) | 4.35(2/46) | 2.17(1/46) | 2.17(1/46) |
对照组(n=46) | 15.22(7/46) | 6.52(3/46) | 4.35(2/46) |
X2 | 6.840 | 7.230 | 8.230 |
p | <0.05 | <0.05 | <0.05 |
表3 满意程度比较表[(),分]
组别 | 护理态度 | 护理流程 | 护理措施 | 护理效果 |
观察组(n=46) | 8.75±0.54 | 8.29±0.25 | 8.49±0.44 | 8.64±0.39 |
对照组(n=46) | 5.95±0.52 | 5.37±0.16 | 5.11±1.12 | 5.08±1.07 |
t | 8.430 | 7.210 | 8.020 | 8.440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表4 生活质量比较表[(),分]
组别 | 一般健康 | 躯体疼痛 | 生理功能 | 生理职能 | 情感职能 | 日常活力 | 社会功能 | 精神健康 |
观察组(n=46) | 89.26±1.50 | 88.29±2.05 | 89.11±2.11 | 90.12±1.33 | 89.12±0.95 | 88.24±1.44 | 89.23±1.65 | 90.12±1.46 |
对照组(n=46) | 75.40±1.56 | 76.33±2.16 | 75.82±1.34 | 77.56±2.54 | 80.34±1.32 | 79.23±1.44 | 78.84±2.02 | 78.20±1.21 |
t | 8.240 | 7.120 | 8.460 | 7.710 | 6.940 | 9.230 | 8.330 | 8.210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儿科护理师在应对患儿家庭的心理支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观察组中,患儿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包括检查、用药、输液和日常活动,都高于对照组。以用药依从性为例,观察组的平均得分为8.10±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1.16。这显示出,护理师的心理支持能够使患儿更愿意配合医疗行为。
在医疗实践中,患儿的家庭心理支持对其康复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揭示了儿科护理师在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上的重要性。从生活质量的比较表可以看出,观察组(接受了心理支持的患儿)在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日常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儿科护理师对患儿的心理支持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疼痛,增强患儿的生理功能,改善情绪状态,提升活力,促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心理支持还能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患纠纷,降低护理差错率和院内感染率,提高依从行为。儿科护理师在提供心理支持后,患儿的整体康复表现更佳,医疗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颖.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技巧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8).
[2]刘燕.心理护理对急诊病房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6).
[3]李可静.心理护理对急诊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9,(07).
[4]杨波张建萍.心理护理对儿科患儿心理行为反应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母婴世界,2020,(27).
[5]牛迪李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0,(11).
[6]黄璜.心理护理对急诊病房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19,(23).
[7]石宝燕.儿科急诊患儿实施人文护理体会[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9,(09).
[8]顾姗姗.心理护理对急诊病房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0,(04).
[9]马丽丽.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儿科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06).
[10]赖玉珺,刘启华,李思娴.心理护理对儿科危重症患儿心理行为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