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2

关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探讨

王芳芳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  300000

摘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能够刷新社会对劳动观念的方法,同样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环境下,劳动教育面对相应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了高校劳动教育带来的价值。为了保障高校能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各个高校应坚定实施马克思的劳动观念。在教育内容方面,持续创新,扩充教学方法和方法,提高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引导。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探讨

劳动教育属于一种特色教学方式。在新时代中,中国的劳动教育呈现了多种模式,丰富了内容,加强功能,这种转变促使大众在思想和教育方式上的改变。在新环境下进行劳动教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将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理念为主[1]。劳动教育与生产性劳动有所不同,想要成为教育性的存在,需要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将脑力和生产性的工作方式结合,并且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心理以及生理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劳动学习体系。面对新时代背景,高校在德育方面应重视劳动观的重要性。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的发展转变了社会生产的前行。因为大量的机械式设备被替代使用,许多当代年轻人在思考、日常生活和行为上均发生了变化,其工作态度越来越不重视劳动力投入。高校学生在进行社会整合之前的劳动准备和培训营仅仅限于劳动教育,并且为年轻的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综合性价值教育,如培养道德素养、提升智慧和强化体育美学等。其教育观念在引领整个社会尊重劳动者,培养出热爱劳动的社会精神,在立德树人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劳动教育和实践育人

在高校中推广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劳动教育具有充分认识,消除他劳动教育上的误区,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劳动活动。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方式,在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劳动教育还具有专业特点,能够确保学生获取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将劳动教育和实地技能结合,实现人才培养。

经过实践后人们获取了知识与认识。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两种教育方式都可以通过真实的活动实践来达成,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外界,掌握有效的教育技巧,进一步实现教育目标[2]。经过分析后发现了其问题,转变了教学方式和方法,利于获取的教育成效。研究结果显示实际操作与实践紧密相连,增强了训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了应对范围和效果。在此基础上,增强实践技巧,分析劳动工具的操作方式与策略,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工作流程。

为了实现目标效果,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操作,作为劳动教育和实习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策划和执行需要结合,并将其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的现实状态进行呈现,保证实际操作和实际效果。不论是在劳动教育还是实践教学方面,均由专家教师进行指导实践教学。在学校内创建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在理论上会为学生提供引导,使其有能力将了解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路径

3.1创建劳动教育价值观

3.1.1推动高校学生劳动精神的形成

不论你心中有什么想法,你就会有什么态度。此种想法直接影响劳动理念,并在心理层面起到了重要意义。为了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关系和劳模的精神加入到教学中,学校邀请了全国劳模讲解教育课,经过一系列的选拔与考核,确保其观点被正确纳入到教育的理论课程中。这种讲课模式不仅可以使高校学生与劳动模范创建紧密的关系,同时也能体会到“劳模”也只是普通的普通人民。可以在内心深处与劳动模范产生共鸣,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3.1.2培养高校学生的劳动习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劳动教育则是高校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进行培养,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培养新一代学子。通过和后勤部门的合作建设,并和第三方实体结合,创建最美学校环境,实施劳动实践月等活动,让高校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实际上就在身边。应该热情融入劳动,在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以及对劳动的认同中,培养劳动行为。创建劳动观念和养成劳动习惯实际上是一个完整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的渗透,还属于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 主要体现。

3.2创新劳动教育内容

3.2.1协同育人格局

高校应当策划、推行以及设计具有科学难度及富有创造力的劳动任务,保证和各个学科教学方法达到统一。高校需要确保劳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培训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劳动教学内容以及实习经历同样进行调整。高校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能够深入了解事物间的联系,并且了解发展动态,总结对社会关系、发展模式以及和人的行为产生的反应进,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3]。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建和社会及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学生成为核心的支撑平台,家庭可起到辅助作用。为此高校学生在社会背景下,应尊重工作,培养工作精神,通过科学视角处理各种问题,进而提升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

3.2.2培养劳动创新素质的高校学生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出现原地踏步等表现,缺少了对工作的热情、创新精神。创新被视为一种突破传统模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培训和指导,因此需要重视劳动的科学性,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提高劳动实践的复杂性,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挖掘劳动中的创新元素。运用专业知识、科学思考方式以及创新方法来接受劳动教育,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高校应当把杰出人物引入学校和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劳动品质。引导学生以劳动榜样为楷模,而激励大家成为创新型工作者。高校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寻找规律,在创新中获取进步,累积经验,将自身能力提升,有助于全面提升劳动技能和素质。

3.3以思政教育推动劳动教育

明确目标以及确保各主体的平等权利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不论是通过劳动指导还是实习,对于高校学生需要结合劳动以及实践,对于高校毕业生,应当正确看待劳动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确立劳动的重要性和功能。在教育过程中中,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正确认知能够使他们意识到,通过劳动活动有助于完善个人个性和推动全面发展。在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优势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进行现实地活动,以此来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果。

3.4提高师生对劳动教育的充分认识

在高校中宣扬社会主义的劳动理念,最大程度利用学校教育价值,创造一个劳动为核心的学习环境,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唤起学生对劳动光荣这一教育观点的认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身作则,积极保护学校和班级环境的和谐,加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视。

4结语

高校进行劳动教育可以确保高校学生真实的融入社会,此外有助于利用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潜能。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必需要结合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价值。为学校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此外还需要及时而有效的评估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整体水平,更需要持续优化流程,确保应当下时代的变化,以此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琼,骆静.新时代高校生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4(01):164-167.

[2]叶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J].黑河学院学报,2023,14(06):80-83.

[3]孙蕾扬.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23(05):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