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东青小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本文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与科学融合策略进行探讨,分析如何在小学阶段实现数学与科学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科学融合;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将数学与科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策略。
二、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路径建议
(一)依托数学资源普及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一种生活常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的数学资源中也经常会出现,所以,数学教育工作者可以恰当地使用一些数学资源来传播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减轻学生们对数学的厌烦情绪,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致。比如,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用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科和理科学科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举例来讲,在教学中“克与千克”这一概念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课后提问:“气体有重量吗?能不能用克和千克来计算?”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检验。然后,教育工作者会归纳出不同的问题,向学生解释,并且将气体的性质和质量值都给学生解释清楚。在对“位置与方向”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指南针”这一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对学生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指南针,那么,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物体来辨别东南西北?”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科学知识,比如太阳的位置,树木的位置,北极星的位置等等。
(二)将科学实验方法引入数学课堂
科学的教学是需要实验来进行的,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科学试验的方式,能够提高数学的趣味性,从而达到两个学科的有机结合。比如,在数学课堂上,教育工作者经常会告诉学生几个数学定理,让学生应用到自己的推导中去,而学生自己却不知道这个定理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时候,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科学试验中的变量控制,让学生自己去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从而加强了对定理的认识,并使其正确应用。比如,例如,圆具有“等长面积最大”的几何属性,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让学生用同样长短的绳子,在纸上依次把它们圈成不同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再用剪刀把它们切成两半,再把它们叠起来,比较一下哪一个形状的面积最大。这个试验的唯一变量是外形的差异。另外,除最常见的变分法之外,还可以使用科学推理法、等价转化法等方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课堂中导入科学试验法,是检验数学理论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从根本上讲,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属于“治标”的范畴,而要实现教育的“治本”需要,必须通过对学生的科学思想进行教育。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探究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则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要具备“留白意识”,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讨论,思考,探究,验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要提倡学生大胆地猜测,认真地进行建设和检验,进行严密的推理,使学生形成主动、自主的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交叉与平行”这一节的时候,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向学生提问,“两条直线要么交叉要么平行”的说法是不是真的,这样的话,学生可能会感觉到这种表达太过肯定,但暂时还没有找到反对的例子。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组成一个四人小队,来进行讨论,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这个结论是成立的,怎样的情况下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不成立的理由是什么。过程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出提示,指导学生往上走。
(四)将数学知识与科学情怀培育相结合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更要重视对学习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发掘科学类知识,在实现知识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按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理解能力,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科学情感教育。既可以减轻学生在数学上的负担,又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敢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着重介绍一些数学家的贡献和经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远大的理想,以此来激励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比如,在讲授“圆”的有关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祖冲之和刘徽在“圆”研究方面的杰出成果,给学生讲一讲祖冲之的推导过程,讲一讲“割圆术”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探索的美妙,体会到那些数学家们勇于探索的崇高科学精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另外,在“寓教于乐”的思想指导下,多组织些有趣的、既有运用数学知识,又有运用科学方法的有趣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同时促进科学素质的共同提高。
(五)依照相似学科内容调整两科目的课时进度
要想把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两个学科进行整合,光依靠一门学科教育工作者是不行的,必须两个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们互相沟通,互相协作,让学科教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资源和经验共享,这样才能使学科的整合效率更高。一般来讲,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教学顺序和教学进度是不一样的,但是,这是因为这两个学科的内容有很多的共同点,所以在有条件的时候,学科教育工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教学内容来调整课程进度、课时顺序。比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有一节叫做“指南针”,正好和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位置和方向”一课相吻合,因此,这两门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这两节教材放在一起,有效地把两节课的知识融合起来。在科学课堂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一边教授罗盘有关的知识,一边介绍方位;在数学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罗盘来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巩固科学知识,还可以丰富学学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将两节课的教学内容牢固地掌握,达到两学科的有效融合。
三、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策略,将数学与科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推动数学与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根.如何将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进行有效融合[J].新课程,2022(6).
[2]陈卓.如何将小学科学与小学数学进行有效融合[J].考试周刊,2020.
[3]封萍.刍议在小学数学认知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模型[J].时代教育,2021(2)
闻秀,女,汉族 内蒙鄂尔多斯,1988年12.25,本科,初级 ,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