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朝阳小学校 062112
摘要:高质量的语文课前预习活动能够确保语文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提前强化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落实做好语文课前预习设计工作是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语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前预习设计,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流程,才能使语文课前预习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和作业负担,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前预习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然而,在现实中,课前预习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急需要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前预习。
一、开展有效课前预习活动的意义
有效课前预习活动是根据已知的教学目标,以多样化的方式及手段丰富课前预习内容,保证课前预习活动的科学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有效的语文课前预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增强学习语文学科的信心,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实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育教学目标。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一)提前集备预习清单
教师深知预习对于孩子们的学习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提前了解新课内容,还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注、高效地吸收知识。因此,教师总是精心准备预习清单,并提前一天发给孩子们,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在集备预习清单的过程中,教师会仔细研究教材,梳理出新课的重点和难点,确保预习清单能够全面覆盖新课内容。同时,教师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预习任务,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二)引导学生自主消化预习清单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学生们会提前收到教师精心准备的预习清单。这份预习清单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水平,设计了一系列有梯度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及一些孩子们自己能解决的基础问题。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之旅。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在预习清单中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文章描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之处。他们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品味课文中的每一个字句,逐渐勾勒出这所小学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还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接下来,学生们开始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他们通过上网搜索或查阅书籍,了解大青树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它在当地文化中的意义。同时,学生们还了解了课文中提到的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学生们开始深入思考预习清单中提出的问题。他们围绕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民族特色以及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展开讨论。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三)小组合作解决预习清单中孩子们自主未完成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鼓励学生将那些自己无法理解、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以及自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带进课堂。这些问题可能是关于课文深层含义的困惑,也可能是对某个生字词用法的疑问,甚至是关于文章背景知识的探索。因此,在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预习解决问题,让他们或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或共同研究某个难点,或一起探索某个未知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在预习之前先提出学生可能无法理解的问题,比如:“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卖火柴,她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并尝试从课文中的描写和字里行间去探寻答案。在预习之后,针对这些问题,小组内的同学会展开激烈的讨论,甚至有的学生会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思考如何帮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解决掉自己的问题,还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这种交流、讨论、共同研究的方式也锻炼了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合作后仍未解决的问题
学生把在小组讨论中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到教师那里,这时,教师便扮演起更为重要的角色,引领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教师首先会仔细聆听学生的问题,确保理解其困惑所在。然后,教师会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纳,以便更好地引导全班进行讨论。在讨论开始前,教师会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会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为例,学生们在自学和小组讨论后,仍然会有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这时,他们会将这些问题提交给教师,期待得到更深入的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们开始围绕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老屋坚固耐用,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因为老屋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和情感。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开始适时地给予点拨和解答。解释说,老屋之所以总也倒不了,不仅是因为它的物理结构坚固,更是因为它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记忆。这些情感和记忆使得老屋在人们心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因此它总也倒不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参与者。教师要会倾听学生们的讨论,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同时,教师还会鼓励学生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总之,有效的课前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强化课前预习的有效引导,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让学生能够以更加良好的状态进入到语文课堂中,实现高效课堂的创建。
参考文献:
[1]余蓁.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指导[J].情感读本,2019(35):115.
[2]曾莉.小学语文预习检查和评价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