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叙事写作具体化策略研究——基于夏丏尊叙事理论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4

小学高段语文叙事写作具体化策略研究——基于夏丏尊叙事理论的探讨

张智超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校 重庆市渝中区 400010)

摘要小学高段学生的叙事文写作始终停留在概述的层面,叙述空泛、情节简单,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叙事写作不够具体丰富的问题,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叙事文写作理论可以为教师叙事文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援,即叙事的流动性,叙事节奏的缓急;围绕主旨,排列材料;细致描写,使文章丰赡。这些叙事文创作思想可以给初中生叙事文内容情节丰富性描写提供一定的思考:延宕叙事节奏,拉长叙事时间;合理剪裁材料,突出叙述重点;增加感知维度,丰富细节描写

关键词:叙事写作、小学高段、具体描写、夏丏尊叙事理论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1]表达与交流中对小学第三学段的写作提出了以下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充实。其中,写作内容具体是困扰无数学生的困难,不仅是小学高学生,甚至很多中学生也为同样的困难搔首踟蹰、不知所措。他们的普遍问题在于叙述过于简单,总是在叙述一件事时把事件本身简单化为概述事件的框架,乃至于叙事写作平面化,语言干瘪无味。夏丏尊先生的叙事文作法观能为叙事写作教学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为学生叙事写作的多层次、具体化展开搭建了一个理论知识支架:掌握叙事文流动性特征,利用叙事节奏理论;考虑叙事时序,适当运用倒叙;学会剪裁,用描写去充实文章内容。

一、叙事文体理论与教育内涵

一)夏丏尊的叙事文界定与动态特性探析

在细述夏丏尊先生的叙事文创作思想前必须对叙事文文体进行一下界定,因为他的很多思考都是建立在叙事文文体特征之上的。夏丏尊先生认为文章基本的分类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作者自己不说话的文章;一种是作者说话的文章。前一种是指作者不发表主观态度,不道出自己的观点,谓之叙事文;后者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某事的看法、观点、态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以丰富的理论依据支援文章,谓之议论文。在《文章作法》中,夏丏尊进一步对记事文与叙事文二者的概念作了界定:将人和物的状态、性质、效用等,依照作者所睹所闻或想象的情形记述的文字,称为记事文记述人和事物的动作、变化,或事实的推移的现象的文字,称为叙事文。[2]

依据上述的概念界定,记事文侧重于静态的事物的描述。与之相对,叙事文由于包含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体、演变四要素,对于事物或动作的描述呈现流动性,文章的对象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中,是动态的。这些鲜明的特征便是记事文与叙事文的显著区别。

同样,二者也具有统一性。夏丏尊认为,记事文和叙事文二者文体虽以各自描写的对象不同而相异,但在涉及一篇记述文时二者总是错综交织的。这就表明,二者在记叙一件事的过程中难以仅涉及其中一面。通常在人物描写中,在未展开具体的事件动态叙述时,需要对人物的肖像、表情神态、衣着打扮等方面进行一下静态地勾勒。因此,记事文与叙事文在记叙中的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叙事节奏理论:时间流动与文本叙事的多维构建

根据上述对叙事文的界定可知,叙事是指所记述对象或事件发展状态的变化性它具有流动性。夏丏尊指出:叙事文本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的展开。当展开的情形以文字形式呈现时,进而就出现了文字上的流动现象。随着这一现象的发展,文字的流动仍不息。故而流动性方谓叙事文的显著特征。[2]

叙事的流动性是叙事节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虽然事情的发展在实际情境中有其真实时间,但欲以文字展现时,文本叙事时间将根据作者的意愿或长或短于其实际时间,它的流动却有快慢。将事件展开的情形细致地叙述,全方面展开详细描写,此为慢节奏叙事;仅勾勒事件发展的轮廓、概要,此为快节奏叙事。这便是叙事节奏理论的通俗表达。换言之,涉及到真实时间叙事时间两个概念。真实时间就是自然时间状态,我们完成一个动作所需时间便是真实事件。如,上完一堂课要45分钟时间,这便是真实时间叙事时间则指文本时间,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所呈现的具体时间状态。二者存在以下三种关系:

(1)二者相等:实际动作时间与文本描述时间一致。

(2)叙事时间真实时间:一个动作完成的时间非常短,文本却以较长叙事时间描写。正如王荣生教授曾谈及的将瞬间的动作展开以进行具体描写。[3]

(3)叙事时间真实时间:实际动作时间完成时间较长,文本仅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文字极其简洁明了。

夏丏尊对叙事节奏的快慢做了一个类比,快的叙事文,以叙述事件的轮廓为目的;慢的叙事文,以叙述事件的情况为目的。两者的分别,正和中国画的写意画和工笔画相同。

()材料剪裁与主旨表达:叙事内容具体化的策略

夏丏尊认为,一篇文章欲使各部分环拱于中心,就必须在剪裁上下功夫,经过剪裁的材料可信度高。然后将材料按顺序排列,以材料与理论是否一致的顺序为准绳。根据所需,决定哪部分需置于开端,哪个部分需用于结尾,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且材料之间如其有重叠或罅隙,也会显见于表,这个时候就要知道何以修补。到这地步,材料的具体化已经完成了。要实现这种方法,最好列出材料的所有部分,切割它们,按顺序排列它们,并制定一个完整的大纲。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写作,同时注意每个章节和每个句子的组织架构。

而材料剪裁与主旨表达这是实现叙事内容具体明确的有效途径。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点明,明确是达到好文章的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在《文章讲话》中也强调写作方法里有两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明了与适当[4]这两种说法都强调着夏丏尊对文章内容具体明确的要求。文章要考虑读者意识,让读者明了是指文章的内容的表达需具备清晰、顺畅、无歧义等条件。用词亦需准确熨贴,词义、句型结构要经得起推敲,不可乱用或生硬使用成语典故,杜绝抄袭模仿。要实现上述目标,夏丏尊先生强调学生需要学会剪裁,利用描写充实文章内容。

夏丏尊叙事写作思想的教育转化与实践

兹处,笔者统计了小学第三学段涉及内容描写要具体的习作要求,如下表1所示。

表 1:小学第三学段内容描写要具体的习作要求

年级

写作题目

写作要求

五年级(下)

那一刻,我长大了

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五年级(下)

神奇的探险之旅

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六年级(上)

变形记

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六年级(上)

我的拿手好戏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一)延宕叙事节奏:叙事时间的操纵与内容深化

1.理论探讨:叙事时间与实际时间的动态关系

描写的本质是延宕写作叙事节奏,是作者表面描写的线性叙事风格。所谓延宕,即指当叙事流程进行到关乎文章主旨与深层意蕴的叙事材料时,辄应放缓叙事节奏,加大叙事力度,聚焦细节,使文本的叙事时间大于生活事件实际发生时间。[5]学生之所以感到写作很困难,有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在于生活现象全息、多维性,事件的发生虽然在时间上不过延续短短数秒,然而,这一事件自身极为复杂,涵盖多种因素。故而,学生通常无从觉察,不可名状,不得不模糊勾勒一下脑海中事物形象在写作时自然会感觉笔端枯涩,文思不畅。

用语言来描述事件的过程实则是用线性的文字来讲述全面性的事件尽管事件的自然时间很短,但在讲述这一事件的时候,却需要一个一个地、多维地进行叙述。因此,叙述时间的拉长就水到渠成。因此,所谓拉长时间拉长的实际上是叙事时间而不是自然状态中的真实时间

夏丏尊概括出五种叙事节奏形式:场景、概要、延缓、停顿、省略。[6]其中延缓是与概要相对的概念,就是慢镜头描写某件事情,将一件本身很简单的事情描绘得精彩纷呈,演绎得淋漓尽致。

2.教学策略:通过叙事延宕增强叙事丰富性的实例

例如,在叙述篮球赛事时,学生经常会将几秒钟的投球动作一笔带过,这样会导致描写不具体。如果聚焦投球这一叙事时空,先对球员的动作、心理、神态进行描写,再写观众的反应、赛场的整体氛围、对方球员的表现,铺排诸多细节,多维度进行渲染,叙事时间自然就拉长了,所叙述的内容也自然丰富了。

兹处再借周子房老师的写作教学课例[7]慢镜头写长文章进行分析。

放飞描写环节中,当学生折叠好纸飞机之后,周老师要求学生做出放飞的动作,让学生排成各种形式的队伍,想飞却不让学生放飞,这就相当于夏丏尊所提出的叙事停顿,正如电影艺术中的定格:实际上就是为了将一个极为简单短暂的过程以醒目的方式突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不让学生立刻放飞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体验当下的心理活动,猜测自己的飞机会怎么飞,再次观察整个班级是个什么场面,教师又有什么表现,这些都足以引起学生关注。

当学生经常受到这样的训练后,他们在写作时会习惯性地联想生活中比放纸飞机更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一旦像播放慢动作一样定格下来,其实都可以写成文章。

(二) 主题导向的材料组织与叙事结构优化

夏丏尊先生认为,所谓剪裁把无关紧要的部分淘汰。文章虽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可是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不完全的工具,在表情达意上有时候具有局限性。将万物的描写达到极致,只需要对某一面着紧用力即可。对于小学第三学段作文600字的篇幅限制,若要实现叙述具体的要求,就离不开对记叙材料的剪裁,根据需要材料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剪裁要围绕文章描写中心,材料因之而定。详写者,合乎文章中心也。其他次要部分,可做删改。以下面学生作文片段为例进行分析:

乞丐的眼睛

有一天,坐在地铁里,看到一个乞丐在地上乞讨,衣衫褴褛,衣服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窟窿,大衣口袋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他的身体很黑,但他的眼睛却带着精明,在路人走来时目光闪烁,眼神在转动。

虽然他衣衫褴褛,但他的双眼使他神采奕奕。他的眼神虽然精光四射,却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一看就知道,他的日子过得很苦,很累。他的眼神诚若一只看见猎物的狐狸。他的眼神很清澈,给人一种在地铁站里行乞的感觉。

他的眼神让我想到从前那个叫花子。而他们的目光,也都是这样,带着一种苍凉,一种生机。

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赶出了家门,在外面的世界乞讨。

在人群中,他默默地离开了地铁站。

选取片段的关键在于眼睛,但作者一开始就只描述了乞丐的衣服,与眼睛相去甚远,过了很长时间,才将话题转移到了眼睛上。有喧宾夺主之嫌。作文的主题围绕眼睛展开描写,但作者文辞虚浮,走马观花,对于眼睛的描写并没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属于剪裁失当。那么如何快速地引入

眼睛的描写呢?

我们可以这样改:一天,坐地铁的时候,我被一双眼睛吸引住了。那是一双乞丐的眼睛。这双眼睛的主人坐在地上,衣服破破烂烂,有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洞,衣兜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这样开门见山,点出眼睛,然后再引出眼睛的主人,就显得更为自然。然后我们可以再对眼睛进行细节的描写,而将其他无关的内容进行删汰,这样就突出重点,不着冗笔了。

(三)多元感知与细节描写的精细化

相对于简单的白描勾画,细致深入的描写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老师经常说学生的叙事缺乏生动性,要多运用修辞手法使之充满生机。但是,单凭这些浮光掠影的浅层面的知识灌输,学生的叙事写作水平是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其实学生真正或缺的是写作内容具体的基础性知识,这才是叙事文教学的关键。失去内容的骨架,空谈技巧也只是形同虚设。王荣生教授曾就此指出:生动不是言辞方面的问题,生动的核心是具体,只有写具体才能写生动。[8]这就表示,文章生动的前提是具体。让叙事文内容具体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通过细节描写。小学高段学生叙事不具体的原因通常在于觉察意识与能力不足

例如学生文章中经常出现我们哄堂大笑哄堂大笑只是一个模糊的描述,无法细腻地描写每个人的动作与神情。如果能够改下成如下的句子,那么文字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给人的印象将更为具体可感。

修改后:

话音刚落,刚才的一席话让我们忍俊不禁。只见我的同桌发出咯咯的笑声,进而笑得浑身颤抖,不能自已。他一只手刚要抬起来指向我,顷刻间又缩了回去,随即捂着肚子,不断地哼笑道不行了,笑死我了,笑得我肚子隐隐作痛............

林昊更是笑得前仰后合,耳边不断传来他格格的笑声,似乎要掀翻整个教师。少时,只见他整个身子止不住从椅子上滑倒了桌子底下,一只手还在地面上不停地拍打........

上述学生作文片段描写的重点是哄堂大笑的场景,要想将该场景写具体,就需要对班上同学的声音、动作进行细节聚焦,丰富视觉、听觉等感知维度,这样才能将当时的场景生动的描述与还原。

再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眼睛里带着精明他的眼睛虽然灵动,却也带着凄凉,这两句描写显得极为空洞并不能让读者眼前浮现出具体可感的人物画面。精明灵动凄凉这些形容词,何以从人物的眼睛中表现出来?这些需要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勾勒。譬如,若写眼睛带着凄凉,你可以写眼珠深陷进枯槁的眼眶,眼角旁扎着深深的褶皱,而眼皮也是饱经风霜的蜡黄色,带着一种别样的凄凉,这样就把凄凉二字写得形象生动,具体而微,足以打动人心了。

为了避免空泛的描写,任何空洞的形容词都应该得到具体的支撑,因为形容词一般带有主观评价色彩,而评价具有概念化的特征,要想得到具体呈现,就必须增加观察的维度将状态描述清楚,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拥有的写作意识。为了通过丰富感官维度,进行细致描写,可以设置一个感官描写量表作为写作教学的支架,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和评价,如下表2所示。

表 2感官描写评价量表

原 稿

修 改 稿

原稿自评得分:

修改稿自评得分:

细分感觉

(每觉10分,不重复加分)

感官描写词语

(每词5分,可不断累积积分)

类比联想

(每处5分,可累计加分)

融入体验

(能合理融入人生经历,最高加10分)

细分感觉

(每觉10分,不重复加分)

感官描写词语

(每词5分,可不断累积积分)

类比联想

(每处5分,可累计加分)

融入体验

(能合理融入人生经历,最高加10分)

视觉

视觉

听觉

听觉

味觉

味觉

嗅觉

嗅觉

触觉

触觉

当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多留意生活的细节,并从中发现诗意。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一扇写作的大门就真正像他们打开了。

三、研究反思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夏丏尊叙事理论在小学叙事教学中的实践影响与理论贡献

夏丏尊的叙事理论为小学高年级叙事写作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对叙事流动性的强调,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如何通过延宕叙事节奏来丰富文本内容。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开始学会在叙事中捕捉关键瞬间,拉长叙事时间,以细腻的描写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夏丏尊关于围绕主旨剪裁材料的理论,使学生在组织叙事时更加注重主题的突出,避免了叙事的散漫和空泛。此外,通过增加感知维度,学生在描写中融入了更多的感官体验,使叙事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增强了读者的共鸣。

二)研究局限性反思与叙事写作教育的未来研究趋势与议题

尽管夏丏尊的叙事理论在小学叙事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对叙事理论的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各不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其次,本研究主要关注叙事的具体化,对于叙事的创新性和个性化表达的培养尚待加强。此外,如何将夏丏尊的叙事理论与其他现代写作理论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进一步探索夏丏尊叙事理论与其他叙事学派的融合,以构建更全面的叙事写作教学框架。

2. 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兴趣和能力差异,设计个性化的叙事写作教学方案。

3. 技术支持下的叙事教学: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如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提升叙事写作的体验感和互动性。

4. 评价体系的完善:开发更科学、全面的叙事写作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叙事能力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夏丏尊的叙事理论为小学叙事写作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但未来的研究仍需关注理论的创新、教学方法的个性化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叙事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上海:中华书局,2013.

[3]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4]杜草甬,商金林编.夏丏尊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5]刘海涛.叙事类文体的基本模型:错动与变角——教你的学生会写作(7)[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09(09):40-42.

[6]伍晓珍. 夏丏尊作文思想对初中叙事文写作教学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9.

[7]周子房.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活动理论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77.

[8]王荣生,于龙.语文教学中必须关注的几点文章学知识[J].语文学习,2012(04):14-19.

作者:张智超

联系方式:18996453311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街道兴隆街9号楼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