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ua评分表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9
/ 2

 Padua评分表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倪文苓 季娴

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Padua评分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加以Padua评分表评估,对两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住院时间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Padua评分表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更利于治疗的有效性实施,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Padua评分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应用

脑梗死属于我国居民高发病症,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主要由于疾病本身及并发症引起,以肺栓塞、继发感染和心脏病最为常见,而肺栓塞主要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这也进一步明确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在临床治疗中则应当以早预防、早发现及早干预为主,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临床危险因素,保障临床治疗效率。Padua评分表作为临床静脉血栓的评估量表,能够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风险进行评估分级。而本文则主要通过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Padua评分表评估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23年8月1日-2024年4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女20例,男20例,年龄40~80(49.63±3.17)岁;观察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40~79(50.17±3.1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参与,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遵医嘱进行用药干预,协助医师完善临床工作,注重对患者肢体变化的记录,病情稳定后,应当及时给予翻身、体位更换,肢体按摩活动等。

观察组加以采用Padua评分表:(1)建立预防静脉血栓护理小组,以护士、护士长组成,明确Padua评分表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培训及学习,了解具体内容及Padua评分表的使用方法。(2)Padua评分表内容主要包含临床11个风险因素,如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及脑卒中、急性感染、近期创伤及手术、既往静脉血栓病史、已知易栓症、年龄超过70岁等,每个风险因素以1~3分为主,评估总分≥4则存在高风险。(3)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2h内使用Padua评分表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详细记录,后续每隔3d进行评估1次,对于评分异常的患者严格记录其基本信息,并报告护士长或医师。对于存在低风险的患者,护理人员及时对其家属及患者进行讲解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原因、症状等,指导其进行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鼓励在治疗期间主动进行肢体活动,或由家属协助,尽早下床。对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应当加以信息化平台的运用,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根据Padua评分情况,遵医嘱积极给予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积极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记录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情况;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

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小(P>0.05),见表1。

1 两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

40

0(0.00%)

对照组

40

1(2.50%)

χ2

-

1.013

P

-

0.314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2。

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0

11.07±2.65

对照组

40

15.93±3.83

t

-

5.186

P

-

<0.001

  1.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中国人群致残的主要原因,急性期脑梗死临床风险更高,而引起静脉血栓风险高达60%~75%,因此临床中针对静脉血栓风险的预防较为常见,在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上具有重要作用。静脉血栓主要由于深静脉的血液流通不畅,血液出现不正常凝结,形成回流障碍的疾病,多见于下肢,以疼痛、肿胀、行走功能丧失为病症的主要表现,严重情况则使疾病进一步发展,而引发肺栓塞。

Padua评分表作为评估静脉血栓的常用工具,可实现针对性分析引发静脉血栓的主要风险,对于评分异常的患者则提示静脉血栓高风险,从而实现尽早的干预,对血栓发生及进一步发展具有较高的预防作用。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未发生静脉血栓,而住院时间也进一步缩短,这也明确通过利用Padua评分表来尽早地评估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而实现更具针对性干预,降低临床风险。引起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包含血流缓慢、静脉损伤以及血液高凝态,而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多引起患者侧肢偏瘫,导致无法自如活动,而一旦临床中未能及时有效地实行被动活动,让患者肢体得到活动,下肢血管收缩舒张降低,血流缓慢,进而引发静脉血栓,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性极高,而后续随着疾病的发展,引发肺栓塞,进一步加重病情,死亡风险性极高,而Padua评分表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对于高风险患者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其实行干预,对于低风险的则通过健康教育、指导肢体活动、鼓励尽早下床活动等,来降低血栓持续性发展风险,起到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

综上所述,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Padua评分表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更利于治疗的有效性实施,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高伟,高杨,孙麓等. Padua预测评分表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有效性 [J]. 中国医药, 2020, 15 (07): 981-983.

[2]饶瑜,罗伟良,陈素芹等.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3):72-74+78.

[2] 徐铭成,陈建,王化强. Padua评分和IMPROVE bleeding RAM联合应用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分析 [J]. 临床研究, 2023, 31 (10):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