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元视角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0
/ 2

以单元视角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篇

霍翠翠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鑫飞小学  邮编033300

摘要:本文围绕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展开探讨。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总结,阐述了多种有效的设计策略,旨在提升作业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文中结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实例说明,为优化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校本作业的设计也需要与之相契合,以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然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强等。因此,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校本作业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单元目标,明确作业方向

1.深入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深入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是设计有效作业的基石。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蕴含着独特的编排意图、严谨的知识结构以及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细致剖析这些元素,同时对照课程标准,精准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目标。

以“小数的加减法”单元为例,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需具备运用此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关注计算的准确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2.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作业目标

在明晰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其细化为具体且可操作的作业目标至关重要。通过明确的作业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比如,对于“小数的加减法”单元,可以设定如下具体作业目标:能准确无误地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与购物、行程等实际场景相关的问题;深刻体会小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主动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关注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1.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是设计分层作业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多种途径,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例如,有些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思路受限;而有些学生逻辑思维较为敏锐,然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却不够扎实稳固。

2.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任务

基于对学生差异的充分了解,将作业划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础层作业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与强化,如在小数加减法单元中,设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练习,确保学生对基本运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提高层作业则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拓展。例如,给出一个包含多种商品价格和购买数量的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总价并思考如何在预算内进行合理购物,以此锻炼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层作业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和创新性,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比如,在小数加减法单元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在数学竞赛中的巧妙运用,或者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与小数加减法相关的拓展性题目。

三、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1.增加实践操作类作业

数学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和理论中,更体现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作业,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图形的面积”单元,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通过剪拼、测量等方法,亲自动手求出不同图形的面积。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开展探究性作业

布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

在“因数与倍数”单元,让学生探究“为什么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本质特征,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3.设计合作性作业

合作性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使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协作中共同进步。

在“统计”单元,安排学生分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报。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应用意识

1.选取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作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应用意识。

在“百分数”单元,可以设计“比较不同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利息收益”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理财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2.创设真实的生活问题情境

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旅游、比赛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比如,在“行程问题”单元,创设“周末一家人自驾游”的情境,给出路程、时间等相关信息,让学生计算速度,或者根据速度和时间计算路程。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作业评价,促进持续发展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应着重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的运用水平,给予准确、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学生自评和互评则侧重于学习态度、方法和合作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2.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及时批改和反馈学生的作业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设计小学数学校本作业,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差异,丰富作业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并注重作业评价。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校本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尤译.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教学,2023,(09):49-50.

[2]栾德平.抓准信息技术整合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中小学电教,2023,(05):15-17.

[3]韩徐.融入生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山西教育(教学),2023,(02):23-24.

[4]丛雅楠.优化作业设计助推质量提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天津教育,2023,(35):37-39.

[5]王朝敏.“双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路径[J].小学生(上旬刊),2023,(1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