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66
摘要: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帮助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共情可以引发亲社会行为,高水平共情能力的青少年有较高亲社会行为。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内涵,概述了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共情;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是青春期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心理特征。在众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里,共情被普遍认为是对亲社会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1]。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关于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文献,明晰青少年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概念界定
(一)共情
共情最开始被Edward引进心理学研究领域并将其定义为客体人性化的过程,个体能够通过共情感知他人的内心世界[2]。共情的概念可以分为情感取向、认知取向和多维取向。据情感取向的代表人物Eisenberg所述,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感知和理解,并表现出类似于他人的情感反应[3]。认知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共情就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对他人情绪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如Hogan提出个体的共情只需有换位思考的感知能力,并从认知维度理解他人情况[4]。多维取向的代表人物Gladstein 认为认知共情作为识别他人情绪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是共情的主要组成部分;情感共情作为与他人情绪感受相共鸣的能力,是共情的另一个组成部分[5]。
(二)亲社会行为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现出亲社会行为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书中,Weisberg指出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一系列与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6]。根据Piliav的观点,亲社会行为通常是对当前行政体系和他人具有积极影响的行为表现。亲社会行为在不同领域有其特点。柯莱波斯主张,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模式,其一端旨在最大化个人利益,而另一端则致力于最大化他人利益[7]。学者寇彧和王磊认为,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一种相互尊重、合作共享以及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行为和趋势,这些行为和趋势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8]。
二、青少年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在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理论建构中,共情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一直深受学者们的重视。霍夫曼提出的移情理论认为当个体看到他人处于真实情况中的某种困境而产生了消极情绪时,自己也会产生相应的情绪,这种情感迁移现象引发了个体强烈的渴望,希望通过帮助他人来减少自身和他人的负面情绪体验。巴特斯提出的共情——利他假说认为移情性关注可以产生利他性动机从而激活一定的助人行为,且习得的移情性关注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性[9]。
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已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在探究共情训练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时,唐宁运用准实验方法得出结论:共情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10]。根据丁凤琴等人对最近研究的元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联[11]。Carlo及其团队发现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同情关心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12]。由此可见,共情和亲社会行为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三、共情视角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青少年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合力。
(一)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强化亲社会意愿
学校是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可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第一,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辅导等工作。第二,心理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教师应当追求的目标。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宣传和表彰好人好事,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意义,促进学生践行亲社会行为。第三,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依据学生近期的亲社会行为,定期开展以亲社会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营造民主型家庭氛围,培养亲社会行为
在引导青少年习得帮助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方面,营造民主型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以及采用尊重和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家长应主动与青少年进行交流,向其传递理解和信任等积极情感,为其提供积极的行为支持,引导并督促其改正错误行为。并且,家长作为青少年的监护人和引导者,应当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和行为,提高尊重、理解、合作等亲社会行为,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积极正向的影响。此外,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引导青少年创设亲社会的家庭文化,适当增强家庭社会交往的娱乐性,提高家庭成员的独立性和共同完成某件事情的合作性。
(三)构建和谐社会环境,践行亲社会行为
团结友爱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利他性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增强同理心和亲社会行为。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劳动可以让青少年投身到社区环境中,巩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通过一系列的社区活动,鼓励青少年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社会做贡献,可以逐步培养青少年的同理心和是非观,从而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结语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呈正相关,培养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可以有效增强社会的和谐性,这一发现使得促进和提高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青少年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需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强化青少年的亲社会意愿;需要家庭营造民主型氛围,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也需要社会构建和谐环境,鼓励青少年践行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Del Barrio, M. V., Escrivá, M. V. M., & Porcar, A. M. T. (2004). Factores moduladores de la conducta agresiva y prosocial. El efecto de los hábitos de crianza en la conducta del adolescente. Ansiedad y Estrés, 10(1), 78–88.
[2]Duan C, Hill C E. The current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6, 43(3):261-274.
[3]Eisenberg, N., & Strayer, J. (1987). Crit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mpathy. In N. Eisenberg & J. Strayer (Eds.),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 (pp. 3–1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Hogan R. 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J].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1969,33(3):307.
[5]Gladstein, G. A. (1983).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grating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0(4), 467–482
[6]迟毓凯.亲社会启动效应研究 [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5-6.
[7]Krebs D,Hesteren F V. The Development of Aitruism: Toward an Intergrative Model[J].Development Review,1995,14: 103-158.
[8]寇彧, 王磊. (2003).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86-91.
[9]Batson, C. D. (1987a). Prosocial motivation: Is it ever truly altruistic?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 65–122.
[10]唐宁.共情训练对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45-48
[11]丁凤琴, 陆 朝 辉 . 共 情 与 亲 社 会 行 为 关 系 的 元 分 析 [J]. 心 理 科 学 进 展,2016,24(8):1159-1174.
[12]Carlo, G. , Padilla-Walker, L. M. , & Nielson, M. G. (2015). Longitudinal bidirec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adolescents' sy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