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效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 2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效用

谢建军

如皋市丁堰镇教育管理中心  江苏省如皋市 226500

摘要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的对策,通过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元素的缺失,提出针对性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内容明确德育目标、导入数学史实施立德树人、鼓励互动梳理德育典型、探究数学问题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利用数学活动进行辩证教育、借助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以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元素;融合教学

引言

文化素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德育的重要性自然也不言而喻。尤其是素质教育落实后,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也由注重学生升学率和成绩,转为注重学生品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德育细化落实到教学目标中,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优秀品质。

1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元素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学科,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元素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元素的渗透,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元素存在的问题当前初中数学教材中虽然包含了一些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但相对于整个课程体系而言,这些内容仍然欠缺。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此外,一些教师对德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认为德育只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任务,与数学无关,这种观念导致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元素的缺失。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

2.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态度

无论学习哪一学科,认真严谨都是一种珍贵的品质。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思维严谨性的要求较高。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认真严谨的品格不仅是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所必备的内在条件,也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体现,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求甚解、马虎大意,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当前教学环境下,仍有一些教师过于重视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有的学生学习态度散漫、缺乏严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效落实德育,教师应从细节入手,利用小事培养学生端正严谨的态度。例如在教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探索概念定理等知识时,要保证措辞准确,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首先,教师在课堂初始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平行线,以数形结合的方式讲解平行线的概念,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而后,教师提出问题:“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这句话对吗?”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的,有的学生认为是错的,这一反馈充分说明部分学生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不深入,也说明了其思维不够严谨。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组织一场简单的辩论活动,活动中双方需要通过举例的方式驳斥对方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叫作平行线”,对平行线概念形成了更深入的认识,思维逻辑也更加严谨。最后,教师围绕平行线设计相关习题,要求学生结合平行线概念进行解答,充分锻炼学生逻辑的严谨性。由此可见,辩论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思路,所得到的每一个结论也都有理可说、有据可依。

2.2培育学生的爱国价怀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教师还可充分筛选数学教材,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升华德育培养成效,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逐步养成热爱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想要实现这一德育培养目标,教师可尝试引人数学史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一同追溯数学历史发展的脚步,既能正确看待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也有利从中了解中西方数学发展成就,感悟前人的数学智慧,并惊叹于中国当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的教学渗透,逐步提升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达到德育培养的培养目标。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丰富的数学史素材,教师可在具体教学期间适当加以筛选,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了解数学史的同时增强爱国情怀。例如,在《勾股定理》知识教学期间,教师可通过向学生讲解古代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数学要素,逐步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师可以对比中西方数学文化的差异,并将我国的数学文化成就加以展示,使学生正确看待我国数学历史的发展成效。比如,通过比对我国杨辉三角和西方帕斯卡三角的发现时间,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数学象强太的创造能力和人格魅力。为数学历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如此,教师通过渗透数学历能迸一步加深学生对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民族自豪感。

2.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都遭遇过挫折和困难,若此时教师没有及时干预,学生就容易对数学产生畏惧和害怕心理,甚至形成一种思维固化和心理阴影。究其根本是由于学生没有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其实数学本来是极具美感的学科,尤其是“公式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数学思想引导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之美,由此实现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渗透转化思想。首先,教师利用5块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积木拼成图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多角度观察,并提出问题:“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特点?”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了对图形的多角度观察,发现了视角对观察结果的影响,感受到了图形的角度美。其次,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一图形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要求学生利用正方形小积木进行组合,结合三视图思考如何拼出正确图形。由此,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推导的过程中感受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这种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美,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和趣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助力其道德素养的发展,让学生懂得挖掘数学中的美并欣赏这种美。

结束语

初中数学能对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道德品质等进行德育渗透,实现数学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鉴于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数学价值和德育价值进行融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德育渗透的教育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辉. 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J]. 试题与研究, 2023, (35): 46-48.

[2]俞吾源. 贯穿于内外,存在于始终——刍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时代教育报刊社.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讨会暨第十期行知纵横教研论坛研讨会论文集. 甘肃省兰州东方学校;, 2023: 6. DOI:10.26914/c.cnkihy.2023.084628.

[3]王一道. 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开发与运用[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时代教育报刊社.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讨会暨第十期行知纵横教研论坛研讨会论文集. 甘肃省兰州东方学校;, 2023: 6. DOI:10.26914/c.cnkihy.2023.084632.

[4]张斌武. 初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J]. 吉林教育, 2023, (25): 33-35.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论文,课题编码:XKDY20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