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医院 疼痛科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评估夜间疼痛护理应用在腰椎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4年1月—2024年5月的47例腰椎病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2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23例,加用夜间疼痛护理),评价组间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脊椎生活质量量表(QLS-DSD)。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RS、QLS-DSD更低,P<0.05。结论:对腰椎病患者实施夜间疼痛护理,可以减轻主观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借鉴意义。
关键词:夜间疼痛护理;腰椎病;生活质量
腰椎病患者因神经根、椎间盘组织等受到机械性压迫或刺激,往往伴有坐骨神经痛、腰腿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另外,腰椎融合术等外科手术虽然可以改善腰椎病患者病情,但是手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腰痛,影响功能恢复,加之长期疼痛感受亦会影响情绪状态,降低生活质量,故有必要关注腰椎病患者疼痛管理问题。夜间疼痛护理通过采取多元化、多模式护理手段,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促进疼痛相关行为持续改进,但是关于其应用在腰椎病患者中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选择47例腰椎病患者(2024年1月—2024年5月),旨在探讨夜间疼痛护理应用在腰椎病患者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4年1月—2024年5月的47例腰椎病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24例)、观察组(纳入23例)。对照组:男/女为14例(58.33%)/10例(41.67%),年龄44~80(62.85±5.77)岁,病程13~67(40.41±3.38)个月;观察组:男/女为12例(52.17%)/11例(47.83%),年龄42~82(62.62±5.50)岁,病程14~69(40.64±3.61)个月。基本病例资料(腰椎病病程等)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首次行腰椎外科手术治疗;②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③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
排除标准:①合并脊髓肿瘤等其他相关骨关节疾病者;②不能完成问卷调查者;③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并且纠正睡眠姿势、站立体位、弯腰体位等,嘱咐患者抬、挑重物时注意脚步协调、重力平衡,劳动及工作后充分休息,术后6周减少任何会引起腿痛、腰背痛的活动等。
观察组(加用夜间疼痛护理):(1)痛点放松:协助、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寻找疼痛点,针对有多个疼痛面或疼痛点者,以最痛点为主,将痛点显露出来,之后借助手掌大小鱼际按摩痛点,注意结合患者耐受性适当调节力度,每日1次,每次3~4min;(2)中药干预:将骨痛宁擦剂均匀浸湿在3层纱布(10cm×10cm)上,之后用其按摩痛点部位,每日1次,每次5min;(3)热敷干预:将一条干净棉质、舒适毛巾置入45℃~50℃温水中,再拧干敷于痛点,每日1次,每次反复热敷3次,注意控制热敷温度,以免烫伤;(4)红外线干预:以TDP灯照射痛点,TDP灯距离痛点部位约30~50cm,以自觉有温热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15~20min;(5)灸法干预:在痛点部位贴镇痛灸。
两组干预时间:1周。
1.3观察指标
(1)数字疼痛评分法(NRS):以“×”在0~10cm(代表0~10分)直线段上标记主观疼痛感受,分值递减则意味着疼痛感有所缓解[1]。
(2)脊椎生活质量量表(QLS-DSD):共23个条目、115分,分值递减则意味着生活质量越高[2]。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无序资料行2检验;计量资料(NRS、QLS-DSD)以均数±标准差 ±SD 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NRS、QLS-DSD更低,P<0.05,见表1。
表1 NRS、QLS-DSD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NRS(分) | QLS-DSD(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24 | 4.78±0.55 | 2.68±0.32 | 46.77±4.89 | 34.65±2.42 |
观察组 | 23 | 4.84±0.61 | 1.56±0.21 | 47.01±4.73 | 27.61±2.50 |
t | 0.354 | 14.119 | 0.171 | 9.809 | |
P | 0.725 | 0.000 | 0.865 | 0.000 |
3 讨论
腰椎病患者伴有明显疼痛感,容易使患者恐惧运动,进一步加重疼痛感受,所以有必要借助一定的疼痛干预策略改善患者身心舒适度,使其以更为积极的信念与行为应对疾病。
本研究呈观察组NRS、QLS-DSD更低,P<0.05,分析原因:常规护理的镇痛措施简单,止痛效果有限。夜间疼痛护理通过痛点放松干预,可以按摩痛点部位,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肌张力,起到散寒之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通过中药干预,可以充分发挥骨痛宁消肿、止痛、活血化等多重功效,减轻疼痛感,避免疼痛影响患者情绪、睡眠等;通过热敷干预,可以化瘀消肿、通畅气血、温通经络,同时也能扩张局部皮肤毛孔,扩大末梢血管,促进药物吸收,增强镇痛效果,另外,热敷也能改善局部皮肤温度,引起大脑皮质抑制的扩散,发挥镇静作用,从而有效助眠;通过红外线干预,可以借助红外线产生的热辐射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组织蛋白微量变性,加速血液循环,降低γ神经纤维兴奋性,削弱其对肌肉的牵张反射力,改善肌紧张状况,缓解缺血性痛、神经性痛,解除局部痉挛;通过灸法干预,能够发挥药疗、灸疗的双重作用,有助于扶正祛邪、快速止痛等。因此,当加用夜间疼痛护理时,可以从多机制、多角度显著改善疼痛症状,减轻疼痛对术后康复、情绪状态、夜间睡眠等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由于夜间疼痛护理既能缓解腰椎病患者疼痛感,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有临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龙一飞,刘阳,林阁.美式整脊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新医学,2024,55(2):106-111.
[2]徐洲,郑洁皎,丁建伟,等.脊柱微调手法基础上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4,30(2):2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