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072750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幼儿问题行为,并提出了多维度的人际交往的指导策略。通过情感智慧培养增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教授幼儿冲突化解技巧以及团队协作策略提升幼儿社交技能。此外,还要鼓励幼儿合理情绪表达,注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并且共同关注幼儿成长。最后,通过角色游戏与团队游戏等实践活动,深化幼儿人际交往能力。这些策略能够促进幼儿掌握基本的社交技能,积极应对困难,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问题行为分析;人际交往
引言:幼儿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基石期,其间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技巧等对其日后学习成就、社交能力及个人发展的深远影响不容小觑。然而,部分幼儿可能比较孤僻,部分幼儿可能比较叛逆,部分幼儿可能会遭遇来自外环境的行为挑战,部分家长可能过于干涉,这些问题不仅妨碍了他们在知识获取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进步,还成为了家庭和谐与社会融入的潜在障碍。因此,深入分析幼儿问题行为及人际交往指导策略,并据此制定个性化、有效的改进策略与干预方案,对于全方位提升幼儿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一、幼儿问题行为概述
我们都希望幼儿会控制管理情绪,拥有稳定的情绪;学会合作、分享,有良好的性格、乐于交往;心态积极、自信心强;理解、尊重、宽容他人等。幼儿行为问题,指的是在幼儿成长阶段,所展现出的与普遍接受的社会行为准则相偏离的一系列行为特征。这些问题可划分为内部与外部两大类别。内部行为问题主要在于幼儿情感调控与自我约束能力的不足,比如幼儿情绪过度波动、难以摆脱的焦虑感或抑郁情绪等,这些都限制了幼儿以健康的方式处理个人情感,进而会波及其社交互动与学业表现。[1]另一方面,外部行为问题则体现在幼儿的行为举止与周围的环境影响方面,具体表现为幼儿出现攻击性言行、难以抑制的冲动行为或者是规则意识的淡漠等。这类问题不仅会直接伤害到他人,也妨碍了幼儿在社会与学习环境中的积极融入与有效参与。总之,幼儿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且不同问题间常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问题网络。
二、幼儿问题行为举例
(一)争强好胜的幼儿
在活动过程中,必须自己得第一,如果不能取得胜利,或者没得到表扬就发脾气,比如哭闹、乱扔东西等。
(二)不遵守规则的幼儿
在游戏过程中,想“办法”与其他小朋友不一致或者故意违反游戏规则,导致游戏无法进行,被其他小朋友孤立。
(三)内向胆小的幼儿
在生活中、在幼儿园中,有的幼儿比较内向、胆小,会不时地摆弄衣服,抠手指,不善言辞,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四)叛逆的幼儿
在生活中,家长的反复催促埋怨,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较少,引起幼儿的不良情绪。
三、幼儿问题行为分析及人际交往指导策略
(一)情感智慧与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幼儿可能会体验生气、愤怒、悲伤、失落等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会引发不良行为,比如不守规则、攻击行为等。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各种情绪,引导幼儿认识到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应鼓励幼儿采用艺术创作(比如绘画、手工)、故事讲述或者是角色扮演等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情感,从而让幼儿学会健康地释放情绪。同时,教师要教会幼儿如何去调节情绪,比如深呼吸、正面思考及倾诉,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情境等等,让幼儿学习如何在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以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应对。[2]
(二)自律性与规则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培养幼儿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要敏锐察觉并有效应对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针对幼儿的拖拉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时间管理和任务规划活动,比如开展“小小时间管理师”、“争分夺秒”等游戏,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逐步克服拖延习惯。同时,要鼓励幼儿自我设定小目标,并体验达成目标后的成就感,以培养其自律性和责任感。针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规则小卫士”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例如“我会排队”、“超市购物”、“小小银行”、“我是小司机”等,理解规则对于维护秩序和保障每个人权益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并制定规则,以增强其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三)冲突化解与协作技能的提升
幼儿年龄尚小,其自我意识、思维能力较弱,对规则理解不足,情绪管理不当,沟通方式欠缺等,从而导致社会交往问题。因此教师要指导幼儿认识到冲突的本质及其对个人和集体关系的影响,培养他们主动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冲突解决工作坊,例如“我是小客人”、“遇到困难我不哭”等,让幼儿在模拟的冲突场景中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协商和妥协。同时,要强调倾听的重要性,要指导幼儿如何耐心地听取他人观点,并尝试从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以促进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积极情绪的培养与情绪表达渠道的拓展
幼儿因认知发展尚未成熟,难以直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往往导致情绪积压或不当发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指出“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多参与活动、游戏,如果遇到分歧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小朋友不小心弄坏了自己的作品,自己能够做到宽容,以积极、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引导幼儿宣泄情绪,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要指导幼儿体会内心的感受,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进而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家庭与幼儿园携手共育
在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情绪波动大、有自我中心行为或出现社交困难等,往往成为家长与教师关注的焦点。因此要加强家园共育,定期沟通与交流,双方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变化和心理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引导与干预计划。家长要多陪伴幼儿,增强与幼儿的情感沟通,尊重他们的感受。此外,幼儿园可以组织活动、讲座等给予家长一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让家长学习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策略,从而可以更好地规范幼儿的行为,适应幼儿园生活。
(六)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人际交往教育
在幼儿的实践活动中,有的幼儿会表现出过度竞争的行为,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也很难完成团队任务;有的幼儿在面对任务挑战时会显得退缩不前,缺乏尝试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影响了其社交技能的培养。[3]为了深化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娃娃家”、“我是小医生”等角色游戏,以体验情感交流,从而增强其同理心和社交理解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游戏挑战”、“接力游戏”等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沟通,共同完成任务,提升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社交技能,为日后的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针对幼儿的一些问题行为,教师要通过情感智慧培养、问题解决训练、冲突化解与协作技能提升等多维度的指导,并结合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在实践活动中强调幼儿的人际交往教育,以帮助幼儿学会情绪管理、积极应对挑战、愉快社交,从而全面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英英.幼儿行为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9):114-117.
[2]红鸣,罗玉蓉.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与有效指导研究——评《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3(10):F0003.
[3]毕婷.幼儿园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11):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