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教材及四边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7
/ 4

浅谈中学地理教材及四边教学

张梦雪

凉山州西昌天立学校   四川  西昌  615000

地理学科可谓是博大精深,大到包括宇宙万物,小到甚至是土粒尘埃。要将这么大的世界装进几本书里看似有些荒谬,作为供学生学习的地理教课书,则是通过专家们不断地编写、修改和订正,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符合中学生学习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本文将对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思想、结构进行简要分析,思考并总结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

1 选题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1选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阅读法

通过搜索和查阅与中学地理教材、传统教学模式、四边教学等有关的著作、期刊数据库及因特网上的文献资料,明确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四边教学的由来、特点、优势和劣势。

2)理论归纳演绎法

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归纳出相应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访谈法

通过和已经参与四边教学的老师进行交流,向其了解四边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学生对于该模式的理解程度,喜好程度等。

1.2 选题研究的内容

1)浅谈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教学建议。

2)简单分析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优缺点简介)。

3)简介四边教学,重点对比研究这一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缺点,以及带给目前教学模式的冲击和对未来课堂思考。

2 中学地理教材简介

2.1 编写思想和依据

地理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地理教材编写时所需要抓住的灵魂。学生因学习能力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教材的编写包括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着重在于以人为本,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材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所以中学地理教材以课程标准、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为编订的依据。

地理课程的编排结构、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时数,教材的编排顺序都是由地理课程标准来确定的。其实在中国学生也并不是从中学才开始接触学习地理,早在小学的时候所学的自然社会课是与中学教材有衔接关系的,这些都要感谢地理课程标准,让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地理课程不陌生,甚至是培养起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热爱。课程标准还界定了中学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组成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还有对地理课时量的安排和地理知识容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界定。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综合性体现在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看似不同的分科,但是教材的编订也加强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相互渗透。区域性体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性,通过比较法我们可以发现区域的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和差异的主要条件及其内在联系。所以地理学科是一门知识点紧密联系的学科,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学习课本也要全面的、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材的编订以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的学习需求为依据。学生的认识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不断完善的趋势。例如高中生与初中生之间的不同,不仅体现在年龄之间的差距,更多表现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的区别。高中生知识积累的较为丰富,学习状态也保持得更为持久,所以高中生的观察能力体现为富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稳定性,注意力也保持得更为持久(注意力由小学的几分钟到初中的课首和课尾,再到高中的课首、课中和课尾,甚至是整节课)。思维能力也更具有的抽象概括性,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判断和推理,不再依赖直观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逐渐形成一定辩证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情感也变得更为深厚、稳定、自制、果断,意志品质更为坚定。

2.2课程结构

中学地理教材的课程结构分为内容提要、课文、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和问题研究等7个模块。地理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图多。基本上每个模块中都穿插了丰富的图表,图文并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遵循新课标理念,合理地利用教材里的各个模块,更好地落实知识点,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教科书中的部分模块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不能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和作用,尤其是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不能将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一)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设计能够方便读者快速阅览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抓住教材内容实质。学生在预习或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提要为线索梳理知识,节约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摸索的时间,又导出了本章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课文

新课标教科书的模块下课文内容的减少,为其它模块增加了篇幅,丰富了教材内容,虽然文字不多,但却体现了重要的教学价值,对整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起到了点拨的作用。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华,教材的精华呈现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体现了课程标准,丰富了教材内容,同时删减了一部分难点问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然而,课文篇幅的减少同时也会导致部分问题表述不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同时又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读图思考

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体现在有丰富的,所以聪明的学生会重视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这也是学习地理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针对图表设计思考问题,加强了图表的思维训练价值。图表相对与文字而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图是地理的灵魂,地理所要学习的内容都蕴藏在图里。读图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抓住主要信息的能力,思考图里所要表达的文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活动

活动是针对章节内容的需要设计的,穿插在每一节教学知识点中,能够帮助学生运用刚学知识的分析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阅读   阅读模块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和补充知识。

(六)案例分析

案例的选择不是随便选的,具有其典型性,考试内容的选取很多都是对书本案例的拓展和提升。所以学生和老师也应引起重视。

(七)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内容的选取应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见解。

地理教材需要重点阐明以下地理观念: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生和变化规律;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1]]

2.4 地理教科书特点

2.4.1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

教材起点低坡度小,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教材内容都是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为主要内容,也是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基本内容,穿插一些图文解释知识点。让学生在已建立的自学能力基础上能够看懂教材,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学习完每章节后,教师都应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查与评价,通常以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试内容应尽量采取分层次的办法,划分基础分线和提高能力分数线。全体同学都应达到的基础分数线,这是基本要求。我相信只要是学生跟着学了,这个要求很容易能达到。这样做,可以增强那些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理的自信心,从而好学、乐学。[[2]] 其次为自由选择。在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一些习题或练习来巩固提升。自由选择主要由成绩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之用。最后为发展空间,为了让有较强学习动机和能力的学生在有精力有兴趣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科学综合素质,发展空间应运而生。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才能之用。新的课程改革,教材中又增添了活动探究这一模块[[3]]。新课改不仅是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还有新的教材的排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未对“探究”高度重视,他们对探究活动认识较为肤浅,重视不够,都只是点到为止未能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没有领悟到这一环节设计的蕴意。教材的编写不是针对单独个人,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学生共同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起完整的学习结构体系,在共性中找到个性,促进个性的发展。[[4]]

2.4.2 以问题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

教材每一章节前言,都会以问题的方式将本章重要知识点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重视。例如教材必修1第二章前言提出的问题:(一)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二)大气运动有什么规律?(三)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四)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五)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五个问题分别是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教材中所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当然,一章的知识点很细很繁杂,这些只是一个大点,其它学习内容将会围绕这一大点而展开。

2.4.3 教材内容的基础性和现代化   

基础性体现在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选择要重视基本的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如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过程和规律,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等等。时代性体现在,高中地理教材一方面要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如人类对太阳系外行星及地外文明的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另一方面,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如西部大开发,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生态旅游,清洁生产,经济结构调整等。

3 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粉笔+黑板的模式授课,这种形式有利有弊,下面我们浅谈一下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

3.1 传统教学模式之利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节省时间,包括教师查资料和制作课件的时间,学生主要是以看书学习和直接接受为主,也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同时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去管理班级,组织教学,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三,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能力要求,知识能力要过关,管理班级的能力要过关,以及强大的个人魅力等等,这是新时代的教师都应该注意的地方。

3.2 传统教学模式之弊

第一,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5]],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同,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上课没几分钟就会开小差,此时如果教师没有足够强的管理能力以及强大的个人魅力,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学生会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不利。

第三,学生成绩的好坏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听课效率,一旦教师有所松懈,学生走神,教师的业绩、学生的成绩都不会提高。

第四,以地理教学为例,地理是一门以图文结合的学科,当看图说话变成了死记硬背,我们本可以利用有趣的地理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不成功,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讲解,另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没有进行培养。

第五,传统的粉笔板书式的教学,粉笔的灰尘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伤害。

4浅谈四边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教育又被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也不能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6]],它就是四边教学。或许大家对新的教学模式四边教学还比较陌生,而对翻转课堂与微课之类的教学模式了解较多一些。

所谓四边教学,就是边学、边教、边练、边评(边检测),它的核心在于学生学多少、落实多少、消化多少(运用多少)[[7]]。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述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或许一堂课结束了,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并没有什么收获,有些学生听的似懂非懂,而大部分人却不会举一反三,不能把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听完课后成本节练习题较为困难。四边教学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贴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

四边教学的内涵:

(一)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学定教;

(二)组织学生学,指导学生学,带领学生学,激励学生学,评价学生学,营造热烈壮观的课堂学习场面;

(三)围绕目标,找准突破口,分布实施,分层推进,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流程清晰,让学生紧张有序而又快乐的学;

(四)自主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学、会学、学起来、学好、学过关、学精;

(五)把教堂变成学堂,把学堂变成学习的竞争场;

(六)让学生有目标地学,有方法地学,有计划地学,有兴趣地学,高效率地学;

(七)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八)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使学生每节课都能积累到知识断,学习能力、学习经验不断提升,学习方法不断优化。

4.1四边教学的优势

能够营造热烈壮观而又切实有效的学习氛围,学生好学、乐学能够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不断地评价,鼓励、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让学生真正学起来,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发呆走神的现象和课堂的无效性。四边教学中设计了大量的练习,让学生不断地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日事今日毕,刚学的知识当然也是要趁热打铁才好。练习的设计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做题的信心。能力提升的练习也不要很难,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边教学中,教学氛围也相对紧张。老师步步紧逼、环环相扣,若是中途开小差的学生可能学起来比较吃力,这也保证了学生紧张高效地学。教师不断地逼问,不断深入、拓展、联系,在此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会更上一个台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采用抽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念,不管是否正确,都要给与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抽答要从最后一名开始。有的学生最怕老师抽问题,也许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紧张过度而没有精力去思考问题,回答不上问题又会伤了学生的面子,所以老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对于抽答没有心理负担,而像做游戏一样轻松愉快。

四边教学中教师绝不能自问自答,若是问题较难,学生没办法回答上来,也要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和时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节约时间保证教学任务进程不被延误,常常不给学生留时间思考。强行灌输的知识是学生思考习的知识牢固的,这样一想好像有点顾此失彼。所以课堂不能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而要以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消化了多少知识、能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评价优质课标准,务必做到学多少,学多少,落实多少,消化多少。

5结语

我们没有唯一的课程标准内容,也没有一层不变的完美无缺的教学模式[[8]]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教学创新[10]四边教学过去没有过,是一种新鲜事物,实行这样的教学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教师要在在深入学习与领会课标精神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从大视野去认识地理学与人类息息相关。

1


参考文献:

[1]刘勇.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内容详析[J].地理教育,2011,(11):10-12.

[[2]]邓剑华.变被动为主动,轻松学地理[J].知识窗,2013,(06):75.

[[3]]王劝君.在课堂上旅行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与展示交流[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3,(03):36-37.

[[4]]韩加强.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J].地理教育,2013,(22):18-20.

[[5]]邵雅黎.近年来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4):102-104.

[[6]]曹贵康,杨东,张庆林.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初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1):45-47.

[[7]]杨华.思想品德课四边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2006,(06):43.

[[8]]段玉山,张超.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2002:39-43.

[10]胡波.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