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8
/ 2

民航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高源,徐玮

(中国民用航空青岛空中交通管理站  266108)

摘要:民航进近管制是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航空器从巡航阶段进入着陆阶段的过程,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民航进近管制的任务是在航空器进入着陆阶段时,提供精确的导航和管制服务,确保航空器安全、有序地降落在指定机场。然而,由于天气、设备、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近管制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对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航;进近管制;风险识别;控制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前社会,人们外出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飞机,而且飞机出行方式已经远超陆运出行。因此,空管系统运行风险指数也不断增加,保障航空飞行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进近管制的措施实施以及风险识别,就成为保障航空飞行安全的基础。通过从理论上加强进近管制风险识别研究,对实际风险问题的处理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民航进近管制的基本概念与流程

1.1民航进近管制的基本概念

空中交通管理(ATM)是确保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和迅速流动的关键。其中,进近管理是ATM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涉及飞机从高空飞行区域向机场降落的安全引导。进近阶段是飞机从巡航高度开始,下降至机场并准备着陆的阶段,主要涉及飞机在距离机场50公里至100公里范围内的管制服务。这一阶段的管制服务旨在确保四面八方飞来的飞机能够有序地降落在机场跑道上或安全地飞到高空管制区。

1.2民航进近管制的流程

进近管制的流程通常从飞机进入目的地机场的航路入口开始,机组就进入了进近管制的范围。在飞机进入这一区域后,进近管制员会根据飞机的飞行状态、天气条件、空中交通流量等因素,为飞机分配合适的飞行路线和高度,并指挥飞机有序地降落到机场跑道上。同时,进近管制员还需要密切关注飞机的飞行动态,确保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避开地面障碍物,并与前机保持安全间隔。当飞机距离机场约10公里时,进近管制任务将转交给塔台管制员。塔台管制员将目视飞机,通过无线电通信指挥飞机完成最后的降落阶段。塔台通常建得较高,以便管制员能够俯视全场,确保对地面交通和飞行活动的全面掌控。在进近管制过程中,管制员需要依靠先进的导航、通信和雷达等设备,实时掌握飞机的位置和状态,确保管制指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管制员还需要与其他管制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协作,确保空中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2.影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因素

2.1环境因素

首先,天气条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恶劣的天气条件,如低能见度、强风、雷暴等,会严重干扰飞行员的视线和判断,增加飞机在进近阶段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次,空域环境也是影响进近管制的重要因素。复杂的空域结构、繁忙的空中交通流量以及潜在的冲突点都可能增加管制员的工作难度和飞行风险。管制员需要密切关注多个航班的动态,确保它们之间的安全间隔,避免在空中发生碰撞或冲突。最后,地形地貌也会对飞行员的视线和判断产生影响。特殊的地形地貌,如山区、水域等,可能限制飞行员的视线范围,增加飞行难度和风险。

2.2人为因素

管制员失误、飞行员操作不当以及沟通不畅是民航进近管制中常见的风险点。管制员在长时间工作下可能因疲劳或分心而发出错误指令,这些指令若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将直接威胁飞行安全。同时,飞行员在进近阶段的操作失误或违反规定也可能导致飞行偏差,增加着陆难度和风险。此外,沟通不畅是另一个重要风险源,无论是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还是不同管制单位之间,信息传递的任何延误、误解或遗漏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2.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民航进近管制中不可忽视的风险点。设备故障,尤其是导航、通信、雷达等关键设备的故障或性能下降,会直接影响管制员对飞行器的监控和指挥能力,增加飞行风险。此外,自动化系统中的软件缺陷也是一个潜在威胁,它们可能导致系统发出错误的指令或数据处理错误,进而影响飞行安全。再者,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不兼容或数据格式不一致也是一大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效率,甚至导致信息传递的延误或错误,进一步增加飞行风险。

3.进近管制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3.1风险识别方法

进近管制风险识别是确保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要注重方法的科学运用,可通过运用运行分析方法,对进近管制中风险因素集合进行分析。首先,明确风险识别的目标和范围,即针对进近管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包括设备、人员、环境、通信等,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其次,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风险识别。例如,利用雷达、导航系统等设备监测飞行器的实时位置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模拟训练和案例分析,总结历史经验,预测潜在风险;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的风险因素。最后,注重人员培训和交流。管制员是进近管制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直接关系到风险识别的效果。因此,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管制员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加强管制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和流程。明确风险识别的责任主体和流程步骤,确保风险识别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和排序,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提供有力支持。

3.2控制措施

(1)建立并完善天气监测网络,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对风向、风速、能见度、云层高度等关键天气参数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通过这一系统,管制员和飞行员可以及时获取到最新的天气信息,为进近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实时监测的天气数据,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分析风切变、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现象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为进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调整飞行高度、改变飞行航道或采取其他规避措施,以降低天气条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为飞行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通报服务。(2)针对管制员和飞行员,应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最新的交通管理知识、先进的管制技术和应急处理方法等,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情况。同时,培训和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管制员和飞行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从而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专注度。(3)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定期维护与检查制度。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采取修复措施。日常巡检也是这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进行巡检,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于某些关键设备,可以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干预。

结语

总之,民航进近管制是确保飞机安全降落的重要环节,需要管制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精准的管制服务和高效的沟通协调,进近管制员能够确保飞机在复杂的空中交通环境中安全有序地降落。

参考文献

[1] 刘俊涛,李伊雯.民航进近管制过程中的风险识别[J].中国航班, 2021(7):48-50.

[2] 张兆宁,金伟伟.进近管制过程的风险识别研究[J].中国民用航空, 2015(8):2.

[3] 陈灿龙.浅谈进近管制员"错,忘,漏"的防止[J].中国新通信, 2017.DOI:CNKI:SUN:TXWL.0.2017-16-121.

[4] 马千里.探究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对策[J].神州, 2019(2):1.DOI:10.3969/j.issn.1009-5071.2019.02.266.

[5] 张兆宁,李文雅.进近管制系统风险控制网络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2):6.DOI:CNKI:SUN:ZAQK.0.2019-02-006.

作者简介:高源(1988.09),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进近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