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梗溶栓病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1
/ 2

早期脑梗溶栓病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评价

张凯丽

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 712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早期脑梗溶栓病人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策略及其评价体系。通过对早期脑梗溶栓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溶栓前、中、后各阶段的护理要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质量改进策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用于客观全面地评估护理质量。结果显示,实施改进策略后,患者溶栓效果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为提升早期脑梗溶栓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早期脑梗;溶栓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评价体系

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早期溶栓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能有效恢复脑血流,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预后。但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使用,还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持续改进早期脑梗溶栓病人护理质量,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当前护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1. 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1)时间窗:溶栓治疗时间窗对脑梗死至关重要,研究显示,治疗开始时间越早,患者预后越好。多数研究认为,理想的时间窗为发病后的3-4.5小时内,部分新型溶栓药物可能将时间窗延长至6小时甚至更长。

(2)适应症: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且需排除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同时患者需满足一定的年龄、血压、血糖等条件。

(3)禁忌症: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包括近期内有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未控制的高血压等。

(4)并发症: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系统性出血、过敏反应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2. 护理质量对溶栓效果的影响

护理质量在溶栓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理能够确保溶栓药物的准确使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因此,加强溶栓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对于提升溶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3. 国内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评价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护理领域在提升护理质量和评价方面取得进展,通过建立监控体系、开展评价活动和加强培训来提高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需加强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护理质量改进和评价方面经验丰富,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先进方法和工具以及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在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接受早期脑梗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包括: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符合溶栓治疗适应症、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且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包括:近期服用抗凝药物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血小板计数<100×109/L、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00 mm Hg,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或有溶栓治疗禁忌症的患者。

根据以上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了200例早期脑梗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科室在脑梗溶栓治疗方面的实际情况。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回顾性研究部分,收集了过去5年内(2018年至2022年)在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接受早期脑梗溶栓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记录。这些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溶栓治疗情况、护理过程及效果等。前瞻性研究部分,对新入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脑梗溶栓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观察(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集其溶栓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3. 数据收集与处理

(1)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溶栓治疗的效果、护理服务的质量、医护人员的沟通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了180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90%),了解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意见。

(2)访谈:对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的15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他们对溶栓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同时,还对2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3)病历审查:详细审查了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包括头颅CT、MRI等检查结果、溶栓治疗记录、护理记录等。通过病历审查,收集到了关于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过程等方面的详细数据。

(4)数据统计分析涉及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描述性统计如频数、百分比、均值、标准差等用于描述基线特征、溶栓治疗和护理过程。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探讨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策略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在早期脑梗溶栓患者护理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 溶栓前准备优化

(1)强化病情评估:制定更为详细的病情评估标准,确保每位患者在溶栓前都经过全面、准确的评估,以排除溶栓禁忌症,降低治疗风险。

(2)生命体征监测标准化:建立标准化的生命体征监测流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溶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3)静脉通道建立规范化:制定静脉通道建立的标准化操作指南,提高护士的操作熟练度和准确性,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4)患者及家属宣教强化:加强溶栓治疗前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包括治疗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注意事项等,提高他们的知晓率和配合度。

2. 溶栓中护理精细化

(1)溶栓药物使用管理:建立溶栓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准确配制、输注和记录,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监测:加强溶栓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的监测,包括意识、瞳孔、肢体肌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并发症预防策略:制定详细的并发症预防策略,如预防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确保患者安全。

3. 溶栓后护理全面化

(1)出血征象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溶栓后的出血征象,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2)精神心理护理:加强患者溶栓后的精神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3)生活护理及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护理和康复指导计划,包括饮食、活动、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 持续质量改进机制

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高年资护士组成,负责监督和评估护理质量。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护理质量数据,包括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率等,以识别问题和不足。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如加强培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并跟踪效果,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提升。建立反馈与沟通机制,鼓励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医生等参与改进工作,共同推动护理质量提升。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期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早期脑梗溶栓患者护理质量方面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1. 评价指标

溶栓治疗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关键指标:溶栓时间评估患者接受治疗的速度和护理流程;出血发生率反映治疗安全性和预防措施;患者满意度了解服务态度和专业性;生命体征监测确保患者安全;并发症预防反映护理细致程度;护理操作规范性评价操作规范性;康复指导与效果评估康复指导的有效性和患者生活质量。

2. 评价方法

为评价护理质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通过统计软件分析溶栓时间、出血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等指标;定性评价通过访谈、护理记录审查、专家评估等方式收集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患者感受等主观反馈。

3. 结果分析

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包括优劣评估,明确表现良好和需改进的方面。识别存在的问题,如流程、操作和沟通等。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流程、加强培训、提升沟通技巧,并设定目标和时间表。实施后,定期跟踪评价和收集反馈,以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

通过上述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系统地评估和提升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结束语

本研究关注早期脑梗溶栓病人的护理质量改进与评价,采用科学系统的策略,对咸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改进。研究明确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如溶栓时间、出血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并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对护理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未来需深化护理质量改进,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操作熟练度和专业性。同时,探索新护理模式和方法,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和莲,闫立萍,刘青,等.基于循证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J].循证护理,2023,9(11):2017-2022.

[2]郭良丽.标准化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2,(12):184-186.

[3]许春,杨静,朱吉霞.早期精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2,17(16):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