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太和镇九龙小学,四川西昌,615000
摘 要:家校共育的推行,为家庭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向家长的教育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触发了家长新一轮的教育担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功能与家庭的支持力量需携手并进,方能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故而,在家校共育的框架下,小学校长领导管理模式的革新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家校共育的现状,并从家庭与学校两个维度,探讨了小学家校共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而为小学校长管理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校长;管理创新;教育改革;学生发展
引言
当前教育环境下,家校共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它强调家校紧密合作,共担教育责任,为学生构建更全面、协调的教育生态。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对小学校长管理提出新挑战。校长作为学校领航者,其管理方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因此,在家校共育背景下,校长需革新管理理念,探索创新路径,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本文旨在分析家校共育现状及问题,探讨校长管理方式的变革,为实践提供参考。家校共育不仅能提升学业,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全面发展。但实践中存在家长教育能力不足、学校方式单一等问题,制约家校共育深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校长需积极应对,创新管理,推动家校共育有效实施。
1 家校共育的当前状况分析
我国家校共育的演进历程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涌现出诸如陶行知、梁漱溟等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将杜威的教育思想本土化,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与此同时,教育家们还开展了以生活教育为主题的各种试验活动,家校共育的初步思想便在这些试验中悄然萌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教育被赋予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使命,这一时期的教育明显呈现出共育的特点,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
改革开放以来,家校共育逐渐回归到家校“联合培养”的轨道上。这一时期出台的教育文件开始关注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功能和实施方式,家校共育逐渐步入制度化的轨道。
199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发展的某一阶段,而应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并全面涵盖家庭、学校、网络、社会等多个教育领域[1]。在坚持总体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应根据时代和地域的特点,灵活调整,确保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2 小学家校共育面临的挑战
2.1 家庭维度的挑战
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意识对于家庭在家校共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决定性影响。回顾中国近代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家庭教育长期面临“形式存在而实质缺失”的困境,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众多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这种抚养更多关注“养”而非“育”。同时,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家长往往期望教育能为孩子提供阶层跃升的机会。因此,在自身能力或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倾向于将教育责任主要推给学校和课外培训,导致家庭教育严重依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校共育模式的推行,使得这种依赖的可行性大大降低,家长不得不主动承担起教育责任。此外,由于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社会和学校难以对家长提供系统性的指导,这导致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学校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家长的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家校共育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更需要家长具备实际的教育能力。然而,受限于文化程度等因素,部分家长在教育方法、沟通技巧以及教育时机的把握上存在问题,这影响了家校共育的有效实施。
2.2 学校层面的现状分析
当前,学校推行的家校共育模式涵盖电话、家访、线上沟通、到校面谈、家长开放日及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尽管这些手段能有效协助学校处理诸多日常行政事务,主要侧重于学校向家长的单向信息传递,但其在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等家校共育核心目标上的作用有限。以家长会为例,会议议题常局限于“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等传统议题,虽然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指导有着积极影响,但在深化家长共育意识、提升其共育能力,以及促进更深层次的互动对话方面,成效平平。
受限于家长的精力、时间以及教育观念等因素,尽管众多家长已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但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不仅源于家长缺乏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专业知识与技巧,也与未能获得教师的针对性指导息息相关。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家校共育模式仍停留在浅层次的信息交换层面,教师难以腾出足够的资源与精力去深入了解并个性化指导家长的教育方式,加之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使得教师无法针对单一家长实施个性化配合。
此外,家校交流的焦点仍聚焦于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心理健康两大领域,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育内容往往偏重知识传授,强调概念的理解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然而,学业成绩只是评估学生的众多维度之一,家校双方均应超越单一的成绩指标,更全面地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心理成长、实践能力及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当前的家校共育内容显然还未能充分满足这一要求,如何更高效地整合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互补共进的教育体系,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小学校长管理方式变革的策略
3.1 创新小学学校管理理念
校长应该为学生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系统,提高信任,让家庭和学校有能力共同塑造家校共育理念。在搭建合理沟通体制的历程中,要高度重视沟通内容的整体性。在家校共育的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是为学员开展的沟通交流,父母绝大多数当做跟随者,乃至训练者,无法体现行为主体影响力,因而家教老师文化教育的高效率降低。在家庭学校合作教育中,校长必须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避免在应试教育中对功利性和形式性合作的误解[2]。家庭学校彼此对现阶段有关制度规章的深层次表述和互相沟通更为高度重视,有利于相互配合家庭学校的文化教育。
提升沟通的实效性。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虽然班级管理两方的沟通方式和服务平台多元化,但沟通的实效性不强。因而,必须创建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公平会话商议的合作体制,在合作中产生“通告意见反馈”的闭环控制沟通体制,以保证沟通的实效性。在这个会话商议体制中,教师可以向父母传送学生电子档案,协助父母知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校成效,根据家长和老师的日常工作和任务,提高他们的信任。父母将学员在家学习、日常生活等表达形式、家庭亲子沟通、家庭文化教育状况等意见反馈给老师,有利于老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 和家长,进而提高认知和信赖。
3.2 加强建设优良师资队伍
教师是家校联结的纽带、是活动的组织者、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只有教师提升自身能力,把握好课堂的主阵地的同时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实现家校共育。校长要提高家校共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的同时,把家校共育成效纳入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激励教师做好家校合作共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定期为教师补给家校共育的专业知识能量。家校共育涉及多方领域的专业知识,部分老教师在家校共育方面付出精力久久不见成效,而新教师由于自身经验不足,从而丧失了共育的兴 趣和动力,因此,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校共育知识讲座和聘请知名专家为教师解答家校共育的一些问题,新老教师一旦有了坚强的“后盾”,教师的共育知识得到了及时的补充和更新,就会更愿意在家校共育活动上仔细研究。
校长必须加强思想建设,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优化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要为自己赋能,提高指导家校共育的专业素养。校长要指导家校共育,自身必须有过硬的政治本领,同时要摒弃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用相对自由、活动性强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更顺利地引导教师、家长参与其中。教师也应注意创新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摒弃“唯分数论”,重视学生在生活、活动中的表现,适当纳入家长的意见与评价,形成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此外,教师也要提高家校共育的指导能力。一方面要深化对家校共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家校沟通的能力,增强家校共育的指导能力,为自己赋能。
3.3 树立正确家校共育观念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学校是一种平等关系,享有同样的教育权、知情权,同时也分别承担着相应教育责任。小学校长应该意识到家校共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并认同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认真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工作和具体改革;对家长来说,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应该客观看待孩子的教育,秉承尊重与信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共育工作。当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家校的教育理念难免会发生冲突,这需要当事人保持理性,求同存异,友好沟通。
罗森塔尔效应提出,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设置合理的育人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尊重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避免拔苗助长,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更为注重学生德行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生活常识、规则意识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实践和交往能力,都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示范引导。除此之外,小学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奠基阶段,其教育强调对学生发展的长期影响性和终身指导性,当今社会强调终身学习观的养成,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系统的教育知识,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综上所述,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家校共育观念,以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保证理想的育人效果。
3.4 积极采取家校合育实践
家校共育不是浅层次、每学期一次家长会形式的家校合作,而是更深层次、扩展到正式组织的参与,家长通过正式的家委会参与学校决策,与学校共同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长期教育改革的成果,校长可以尝试开展丰富的家校活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与家校合作等内容融合开办新型思想教育类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教师、学生与家长都参与其中,将德育蕴含其中,在活动中实现家校共育[3]。例如,可以提倡利用课 后服务活动搭建了各种特色劳动平台,将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德育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旅游”“亲子同读一本红色书籍”“亲子哲学辩论赛”等活动,组织“五老”活动,深入学生心中,既让课堂知识变得更生动、具体,又能增加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机会,也有利于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亲子交流中接受教育。在家校共育活动开展中,学校应注重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家校、师生、家长与子女之间形成有效的消息流通渠道,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不同主体之间有效沟通,能促进对彼此的了解,增进信任,在无形中消弭家校矛盾,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这一概念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涵盖了家庭与学校的联合培养、共同教育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本研究中,家校共育主要侧重于家校之间的合作,即家长与学校在明确各自教育职责的基础上,基于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同围绕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整合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资源,形成一种以学校为主导、家长积极配合的育人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在教育体制持续改革的背景下,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核心与管理者,更应深入探索和理解家校共育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以推动学校管理模式的革新与进步,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4 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校长管理创新的路径。通过分析家校共育的现状与挑战,本文从家庭与学校两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小学校长管理方式变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航者,需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正确家校共育观念,并积极采取家校合育实践。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家校共育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校长应紧跟时代步伐,将家校共育理念融入日常管理,推动学校管理模式的革新与进步。本研究旨在为小学校长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家校共育之路任重而道远,需家校双方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邱波. 基于精细化的学校后勤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J]. 乡镇企业导报, 2024, (19): 84-86.
[2]莫晓连. 促进学校教师高质量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J]. 现代教学, 2024, (19): 80-81.
[3]吴亚军. 用文化的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校文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 [J]. 中小学校长, 2024, (09):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