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在糖尿病足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糖尿病足病(DFU)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计算机随机编码分为四组,对照组、观察组(VSD组、PRP组及VSD联合PRP组),对照组采用创面清创等一般处理;VSD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PRP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技术;VSD联合PRP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比较4组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治疗费用及疗效。结果4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其中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疗效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SD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VSD联合PR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VSD组(P<0.05),而PRP组与VSD联合PRP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两两比较,三组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与PRP组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SD联合PRP组治疗费用均高于VSD组及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与PRP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SD联合PRP组优于于VSD组及PRP组(P<0.05)。结论VSD联合PRP技术在糖尿病足病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在糖尿病足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糖尿病足病(DFU)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计算机随机编码分为四组,对照组、观察组(VSD组、PRP组及VSD联合PRP组),对照组采用创面清创等一般处理;VSD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PRP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技术;VSD联合PRP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比较4组患者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治疗费用及疗效。结果4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其中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疗效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SD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VSD联合PR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VSD组(P<0.05),而PRP组与VSD联合PRP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两两比较,三组间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与PRP组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SD联合PRP组治疗费用均高于VSD组及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与PRP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SD联合PRP组优于于VSD组及PRP组(P<0.05)。结论VSD联合PRP技术在糖尿病足病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理论对术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且需术中唤醒麻醉技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上午手术组和下午手术组,各35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袁电针组选取两侧内关、合谷和足三里,持续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并监测患者术前12 h和术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与术前基础值相比,两组术后24 h TP、HF、LF和VLF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下午手术组TP和VLF显著高于上午手术组(均P<0.05)。结论下午手术并且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稳定脑功能区术中唤醒麻醉患者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减轻应激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VSD)装置在足踝部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足踝部皮肤缺损及骨外露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术区包扎方法,将患者分为简易负压组18例(男12例、女6例)和抗菌敷料组18例(男14例、女4例),其年龄分别为(41.6±2.8)、(42.3±2.6)岁。2组患者均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术,术后抗菌敷料组患者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常规包扎术区及换药,每3天换药1次;简易负压组患者用由纱布、剪孔硅胶吸痰管和生物透性薄膜等材料自制而成的简易VSD装置封闭术区,接墙壁中心负压吸引系统行-40.0~-16.6 kPa持续VSD治疗,每5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统计换药次数,每次换药时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的患者疼痛评分,换药费用,术后3、5 d评估的皮瓣肿胀程度;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以及χ2检验。结果简易负压组患者换药次数为(3.4±0.5)次,明显少于抗菌敷料组的(7.0±0.8)次(t=15.338, P<0.01)。简易负压组患者换药期间疼痛评分为(4.3±0.8)分,明显低于抗菌敷料组的(6.8±0.7)分(t=10.168, P<0.01)。2组患者换药费用相近。术后3、5 d,简易负压组患者皮瓣肿胀程度明显优于抗菌敷料组(Z=4.448、2.395,P<0.05或P<0.01)。简易负压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明显优于抗菌敷料组(χ2=4.500, P<0.05)。结论与传统敷料包扎比较,足踝部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应用自制简易VSD装置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换药疼痛和皮瓣肿胀,促进皮瓣成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临床双肝移植后移植物萎缩的现象。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8~10周龄,体质量230~250 g,术前禁食12 h。12只SD大鼠作为供体,6只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双肝移植模型,通过磁共振检查观测受体大鼠术后移植物体积变化。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受体大鼠左、右侧移植物体积和重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移植肝叶均为双右上叶。供肝重量和受体大鼠肝重量分别为(4.30±0.06)和(9.4±0.2)g,移植物与受体大鼠体质量、肝重量比分别为1.79%~1.88%、45.7%~46.8%。手术时间(70±4)min,冷缺血时间(30.0±1.5)min,热缺血时间(12.0±1.5)min,无肝期(20.0±2.5)min。6只受体大鼠双肝移植后1 d行磁共振检查,两侧移植物体积相同;术后15 d行磁共振检查,有3只发生单侧移植物萎缩。结论大鼠双肝移植后部分受体一侧移植物会发生萎缩。
简介:摘要2018年1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伤后17 d由基层医院转入的一对同时严重烧伤的女性孪生患儿,年龄2岁。入院时体格检查见姐妹两人头面部、左上肢、足部等多处严重烧伤,且血型稀有,姐姐为B型Rh D变异血,妹妹为B型Rh阴性血,备血困难。妹妹烧伤总面积为15%体表总面积(TBSA),左耳Ⅳ度烧伤,大部分耳廓脱落,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抗休克及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分次手术移植左大腿刃厚皮片修复左上肢创面,右大腿薄中厚皮片封闭头面部创面,预留并保存右大腿薄中厚皮片3 cm×1 cm。姐姐烧伤总面积为22%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严重肺部感染,病情危重。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抗休克及营养支持、雾化祛痰对症处理,一般情况基本稳定并备血充足后,用左大腿薄中厚皮片封闭头面部及左上肢创面,术中将妹妹预留的右大腿薄中厚皮片移植于耳后创面,术后皮片成活、扩展与自体皮无异。姐妹2人分别于住院24、21 d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手术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