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无陪护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风险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择精神科无陪护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87例,给予噎食风险评估,针对不同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干预前噎食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噎食发生率为4.8%,经过护理干预后噎食发生率1%。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长住院无陪护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风险的发生率,降低病房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 CT 增强检查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06 月~ 2020 年 04 月收治的 54 例 CT 增强检查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心理护理组( 27 例):采用传统护理 + 心理护理方式配合完成检查干预;传统组( 27 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配合完成检查干预;就组间总不良反应率以及总满意率展开对比。 结果: 两组 CT 增强检查患者不良反应集中于造影剂外渗、荨麻疹症状方面,最终发现心理护理组 CT 增强检查患者总不良反应率( 7.41% )低于传统组( 37.04% )明显( P<0.05 );心理护理组 CT 增强检查患者总满意率( 96.30% )高于传统组( 66.67% )明显( P<0.05 )。 结论:心理护理方式科学运用,可使得 CT 增强检查患者系列不良反应获得有效规避,使得临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显著提升,最终实现 CT 增强检查患者有效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自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高血压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8例,上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盲选法分为常规组(n=44)、干预组(n=44),常规组实施疾病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睡眠护理干预,两组对比指标:睡眠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睡眠时间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需要在治疗期间配合相应的睡眠干预护理,改善睡眠质量,患者对于护理评价更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从2020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320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160)和对照组(n=16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到0.5以上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疗效,有利于视力恢复,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体验,具有应用价值。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在健康体检科应用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2-2019.2 期间收治的 98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9 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教育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率高达 97.9 6 %,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7.9 6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血糖控制率为 79. 59 %,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7 5 . 51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教育,既可以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晓度,又可以提高血糖控制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首发缺血性卒中后1年时转归不良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非糖尿病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卒中严重程度。在确诊后1年时对患者预后(功能转归和复发情况)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功能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为转归不良。复发定义为随访期间由脑梗死或脑出血事件引起的新发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1年时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1年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 214例非糖尿病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时随访显示,210例(17.3%)转归不良,其中88例(7.2%)死亡;47例(3.9%)复发。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 OR)1.06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42~1.090;P<0.001]、心房颤动(OR 3.170,95% CI 1.588~6.327;P=0.001)、白细胞计数(OR 1.106,95% CI 1.006~1.216;P=0.037)、基线NIHSS评分(OR 1.210,95% CI 1.147~1.277;P<0.001)、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OR 3.677,95% CI 1.451~9.316;P=0.006)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055,95% CI 1.003~1.109;P=0.036]和SAP(HR 7.067,95% CI 3.154~15.836;P<0.001)与复发独立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重度卒中患者1年复发率显著高于轻中度卒中患者(log-rank检验,P<0.001),SAP患者1年复发率显著高于无SAP患者(log-rank检验,P<0.001)。结论年龄、心房颤动、白细胞计数、基线NIHSS评分和SAP是非糖尿病患者首发缺血性卒中后1年时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线NIHSS评分和SAP是非糖尿病患者首发缺血性卒中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及危重型患者D-二聚体、炎症指标、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山西援鄂国家医疗一队2020年2月8日至3月25日收治的41例COVID-19患者病例资料,重型28例,危重型13例,比较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入院时D-二聚体、炎症指标[WBC、AN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因子(IL-2R、IL-6、IL-8、TNF-α)水平;比较有无D-二聚体异常患者的细胞因子(IL-2R、IL-6、IL-8、TNF-α)水平;并比较抗凝治疗前后患者D-二聚体、细胞因子指标(IL-2R、IL-6、IL-8、TNF-α)水平变化。结果41例患者中,男23例(56.1%),女18例(43.9%),平均年龄(55.4±11.9)岁。危重型患者平均年龄[(61.1±10.4)岁]高于重型患者[(52.8±11.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4,P=0.032)。危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压(χ2=10.420,P=0.001)、心血管疾病(χ2=6.972,P=0.008)、脑血管疾病(χ2=6.972,P=0.008)比例高于重型患者。危重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盗汗及乏力症状比例均高于重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898、6.972、7.823,P值分别为<0.001、0.008、0.005)。危重型患者D-二聚体、WBC、ANC、PCT、hsCRP、IL-8水平均高于重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二聚体异常患者IL-2R、IL-8、TNF-α水平均较D-二聚体正常者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8例预防性抗凝治疗患者D-二聚体、IL-2R、IL-6、IL-8抗凝治疗后比治疗前水平降低。结论COVID-19危重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凝血-免疫功能紊乱,动态监测D-二聚体、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早期识别COVID-19危重型患者,抗凝治疗可能通过纠正凝血-免疫功能紊乱促进疾病好转。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 2018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病患者 86 名,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 43 人,一组记为对照组,一组记为康复组,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治疗情况及生存质量等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康复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为:不满意 9 人,满意 16 人,非常满意 18 人,对护理对满意率为 79.07% ( 34/43 );康复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不满意人数 4 人,满意人数 22 人,非常满意人数 17 人,对护理满意率为 90.71% ( 39/43 ),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