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对施工材料的严格筛选和质量监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选择的重要性,分析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以提升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操作流程,可以显著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风险,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

  • 标签: 土木工程 材料选择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慢性创伤对失去独生子女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51例失独所致PTSD父母,按失独原因分为子女死于突发事件的PTSD父母35例(急性失独所致PTSD组)及子女死于疾病等慢性因素的PTSD父母16例(慢性失独所致PTSD组),另招募50名当地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采用临床用PTSD诊断量表(clinici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评估受试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功能MRI数据并计算DC值。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DC值的差异,采用post-hoc分析比较任意两组间DC值的差异;并将显著差异脑区的DC值与CAPS总得分及各子项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间DC值差异脑区为右侧颞下回(MNI:x,y,z=66,-27,-21)、右侧颞极(MNI:x,y,z=54,15,-9)、右侧眶部额下回(MNI:x,y,z=42,21,-15)、双侧内侧额上回(MNI:左x,y,z=-3,60,18;右x,y,z=6,63,12)、左侧顶下缘角回(MNI:x,y,z=-45,-36,51)及左侧中央后回(MNI:x,y,z=-45,-33,51)。与HC组相比,急性与慢性失独所致PTSD组DC值升高的脑区均为右侧颞下回(MNI:急性x,y,z=63,-27,-21;慢性x,y,z=63,-21,-27),急性失独所致PTSD组DC值降低的脑区为右侧颞极(MNI:x,y,z=45,21,-15)及右侧眶部额下回(MNI:x,y,z=48,24,-12),慢性失独所致PTSD组DC值降低的脑区为左侧顶下缘角回(MNI:x,y,z=-45,-36,51)及左侧中央后回(MNI:x,y,z=-45,-33,51)。与慢性失独所致PTSD组相比,急性失独所致PTSD组DC值升高的脑区为左侧顶下缘角回(MNI:x,y,z=-33,-39,42)及左侧中央后回(MNI:x,y,z=-45,-33,51),DC值降低的脑区为右侧颞极(MNI:x,y,z=51,12,-9)、右侧眶部额下回(MNI:x,y,z=42,21,-15)及双侧内侧额上回(MNI:左x,y,z=0,57,15;右x,y,z=3,57,15)。慢性失独所致PTSD组左侧中央后回DC值与CAPS中C1(回避创伤相关想法感受)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606,P=0.028)。急性失独所致PTSD组左侧内侧额上回DC值与D4(警觉过高)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6,P=0.020)。结论急性与慢性失独所致PTSD患者存在多个脑区功能异常,其中前者高度警觉症状可能与前额叶-杏仁核神经环路异常相关;而后者更显著的回避行为则可能是由中央后回等躯体感觉相关脑区的功能异常所致。

  • 标签: 失独 急性创伤 慢性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度中心度 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失独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影响,探讨大脑灰质体积在应对方式影响PTSD患者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来自中国江苏省、自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失独的父母219例,根据受试者是否伴PTSD将其分为伴PTSD组(57例)和不伴PTSD组(162例)。采集受试者静息态脑功能MRI数据。采用体素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受试者应对方式主效应、诊断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对大脑灰质体积影响显著的脑区,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估与应对方式有关的脑区灰质体积、应对方式评分、临床用PTSD诊断量表(CAPS)评分及各项目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分析脑区灰质体积在应对方式对失独致PTSD者临床症状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1)所有受试者的应对方式主效应对大脑灰质体积的影响不显著,诊断主效应对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影响显著;积极应对方式与诊断的交互作用对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影响显著。伴PTSD组受试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对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影响显著。(2)伴PTSD组受试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与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呈正相关关系(P<0.05),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均与CAPS-C5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均与CAPS-C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3)伴PTSD组受试者中,积极应对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受试者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P<0.05),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可以反向预测回避相关症状(P<0.05)。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失独致PTSD患者的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及右侧舌回灰质体积;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可能通过影响相关脑区,从而使其回避相关症状加重。

  • 标签: 应对方式 失独 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预测肺亚实性结节非侵袭性/侵袭性的病理亚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 年1月至2019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表现为肺亚实性结节、手术病理结果为不典型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共35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08例,女244例,年龄[M(Q1,Q3)]57(50,65)岁。根据病理分为非侵袭组233例和侵袭组119例。按照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外部测试集大约3∶1∶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15例,非IA/IA为155例/60例)、内部测试集(69例,非IA/IA为52例/17例)及外部测试集(68例,非IA/IA为26例/42例,均为东部战区总医院病例)。记录特定的结节定量参数、组学特征、形态学特征、患者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LASSO 回归用于构建组学标签。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别构建形态学模型、CT 模型、综合模型,在测试集进行验证。结果基于训练集筛选出2个最有意义的特征为Shape_MinorAxis(Gradient)、Glszm_ZoneEntropy(LBP)(均P<0.001),构建组学标签=1.065 75×Shape_MinorAxis(Gradient)+0.030 58×Glszm_ZoneEntropy(LBP)。综合组学标签、胸膜凹陷征、定量参数(直径、平均密度)构建的 CT 模型为最优模型,回归方程Ln(P/1-P)=-2.417 11+1.031 60×组学标签+1.203 06×直径+1.614 21×(胸膜凹陷征=有)在训练集、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54(95%CI:0.927~0.981)、0.865(95%CI:0.764~0.966),优于形态学模型0.857(95%CI:0.796~0.918)、0.818(95%CI:0.686~0.949)及综合模型0.951(95%CI:0.921~0.981)、0.856(95%CI:0.730~0.982)。结论综合构建的CT 模型对预测以亚实性结节为表现的侵袭性肺腺癌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肺肿瘤 肺结节 亚实性结节 磨玻璃结节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多发脑胶质瘤122例及单发脑胶质瘤183例。多发脑胶质瘤中男74例,女48例,年龄18~83(53±13)岁;单发脑胶质瘤中男104例,女79例,年龄10~84(51±14)岁。采用基于标准空间的病灶分析方法构建多发脑胶质瘤空间分布频次热图,观察其白质受侵犯的部位特征。与单发脑胶质瘤组相比,多发脑胶质瘤组空间分布更多出现在室管膜下区、胼胝体区及扣带回(P<0.001),多发胶质瘤白质受累区更为广泛,以连合纤维(胼胝体体部,P<0.05)和联络纤维(扣带、穹隆,0.05<P<0.10)区受累频次更多。多发脑胶质瘤的大脑空间分布及白质受侵具有一定的部位特征性。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多发 空间分布 白质 脑图谱
  • 简介:摘要同步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技术结合脑电图(EEG)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优点,在脑功能尤其是癫痫研究中发挥重要价值:不但可以检出癫痫活动,用于辅助癫痫灶定位及评价癫痫药物疗效,还能够对癫痫活动的传播及癫痫网络进行分析。本文对EEG-fMRI的原理、技术以及目前在癫痫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脑电图 功能磁共振 同步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独不伴精神疾病的父母脑白质微结构扩散张量成像的纵向改变及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失独且不伴任何精神疾病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TENP组,32名),在基线期和5年随访结束时接受MRI扫描,同时采用临床用PTSD诊断量表(CAPS)评估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另外招募与基线期TENP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无精神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27名),并接受同样的MRI扫描方案。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横向分析基线期TENP 组和对照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差异,并进一步将横向差异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对TENP组进行纵向随访。同时采用偏相关分析纵向差异脑区FA值变化与CAPS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基线期TENP组右侧扣带回、钩束、上纵束、皮质脊髓束、下额枕束、下纵束和大钳FA 值下降(0.613±0.032比0.631±0.034,0.539±0.048比0.563±0.045,0.534±0.033比0.558±0.039,0.560±0.038比0.580±0.030,0.519±0.023比0.549±0.024,0.489±0.038比0.518±0.027,0.499±0.027比0.533±0.032;均P<0.05)。由基线期到随访结束,TENP组的创伤再体验症状及回避/麻木症状得分降低[(5.2±2.8)比(8.1±4.9)分,(4.0±3.2)比(6.6±5.4)分;均P<0.05];右侧皮质脊髓束、下额枕束、下纵束和大钳FA 值下降(0.523±0.049比0.537±0.049,0.568±0.052比0.590±0.050,0.540±0.063比0.559±0.059,0.520±0.059比0.547±0.059;均P<0.05);右侧下额枕束、右侧下纵束FA值的减低与回避/麻木症状得分的减低呈负相关(r=-0.458、-0.374,均P<0.05)。结论失独创伤可导致失独者脑白质微结构完整性损伤。随着失独时间的推移,失独父母在不发展为PTSD等精神疾病且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其脑白质微结构损伤仍在持续性进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失独 扩散张量成像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 白质 创伤后应激症状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多指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观察儿童失神性癫痫(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 CAE)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及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 FCD)改变的模式及关系,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生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的37例CAE患者(CAE患者组)以及5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rs-fMRI扫描及临床资料。计算每个受试者ALFF、FCD及ALFF-FCD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各影像指标的改变模式,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差异脑区间两影像指标的关系;基于体素方式计算差异显著脑区的ALFF-FCD差值,并与疾病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CAE患者组表现为特异脑区ALFF和FCD两指标反向改变的模式:双侧丘脑ALFF值升高而FCD值降低,而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脑区的ALFF值降低而FCD值增加[均经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 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揭示,在CAE患者中,丘脑的ALFF和FCD相关系数(r=0.374,P=0.022)较健康对照(r=0.448,P=0.001)有所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5,P=0.020);丘脑ALFF-FCD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73,P<0.001)。结论在不同的rs-fMRI指标下,丘脑和DMN脑区均表现显著的功能改变,反映出其是参与儿童失神性癫痫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结构脑区。

  • 标签: 儿童失神性癫痫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密度 失耦合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功能连接密度(FCD)探索耐药与否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差异,并分析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从2009年7月至2019年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就诊的单侧海马硬化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共146例,根据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对耐药性癫痫的定义将其分为药物控制组(73例)和耐药组(73例)。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3.0 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患者FCD的差异,并计算两组患者FCD差异脑区FCD值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药物控制组和耐药组内侧颞叶癫痫患者的FCD显示出广泛差异。相比于药物控制组,耐药组在致痫灶侧岛叶、豆状核、丘脑、海马、中央前回FCD值明显降低。耐药组致痫灶侧楔前叶FCD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30,P=0.010)。结论耐药性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较药物控制组FCD值广泛降低,此外大脑可能存在进行性损伤,影像学差异有利于探究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耐药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寻找可靠的耐药相关的神经影像标志物。

  • 标签: 癫痫,颞叶 磁共振成像 纹状体 丘脑 功能连接密度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多标签学习MRI膝关节运动损伤检测诊断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实际效能。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8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1 343例膝关节运动损伤青年患者的1 391个膝关节MRI图像。采用随机采样法将数据按7∶1∶2分为训练集(n=973)、验证集(n=139)及测试集(n=279)。将膝关节损伤分为半月板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骨与骨端软骨损伤、滑膜关节囊损伤及周围软组织损伤6大类,由放射科医师依各层面图像对所有损伤进行标注作为金标准。根据PyTorch V1.1.0算法包搭建通用YOLO深度学习工具包,开发膝关节运动损伤MRI多标签定位检测模型,并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效能,评价其对病灶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平均精度均值。结果测试集279个膝关节MRI数据中,MRI多标签学习模型对半月板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骨与骨端软骨损伤、滑膜关节囊损伤及软组织损伤定位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83.1%、89.0%、88.0%、85.8%、85.5%和83.2%,整体的平均精度均值为85.8%。模型对肌腱损伤检出效能最高,灵敏度为91.2%,特异度为87.1%。结论多标签学习MRI膝关节运动损伤检测诊断模型可以有效辅助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定位检测,提高影像诊断工作效率。

  • 标签: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运动损伤 多标签学习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周围脂肪密度指数(FAI)与血流储备分数(FFR)及斑块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科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113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共141个斑块)的资料,其中男78例,女35例,年龄40~83(63±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有创FFR检查。测量斑块及管腔的定量指标(如斑块长度、体积)和定性指标(如斑块性质、高危斑块)以及斑块周围的脂肪密度指数。以斑块周围是否FAI≥-70 HU,将患者和斑块分为FAI阳性组(47例,56个斑块)与FAI阴性组(66例,85个斑块)。分析比较两组间年龄、斑块长度和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CCTA狭窄程度等参数,以及斑块类型、高危斑块数量和特征、心肌缺血(即FFR<0.75)的例数和斑块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肌缺血与年龄、斑块长度、MLA、FAI等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各指标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FAI阳性组最小管腔面积较FAI阴性组显著减小[(2.00±1.33)mm2比(4.13±2.41)mm2,P<0.001]。FAI阳性组心肌缺血的病例比例和血管比例高于FAI阴性组(21.3%比4.5%;23.2%比8.2%)(均P<0.05),高危斑块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比16.1%,P=0.451)。FAI对预测心肌缺血具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666,P=0.021],且具有增量价值(0.915比0.951,P= 0.033)。结论FAI较高者MLA更小,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更高,同时FAI对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和增量价值。

  • 标签: 冠状血管 脂肪密度指数 血流储备分数 斑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血管影像技术成为评估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能提供疾病解剖、功能信息和多维度评估模式,对心血管病的诊疗有望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简述了前沿心血管CT技术,包括CT血流储备分数、CT心肌灌注成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以期推动这些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 心血管CT 冠状动脉疾病 功能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和基于球谐函数点分布模型技术,比较分析内侧颞叶癫痫(mTLE)海马体积和表面局部形态的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至2019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66例mTLE患者[男31例,女35例,年龄17~48(28±8)岁],以及8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男38名,女42名,年龄19~46(27±7)岁],采集全脑结构磁共振高分辨率T1加权成像(3DT1)数据。分别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测量海马体积,基于球谐函数形状技术测量海马表面形态改变,比较分析mTLE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海马萎缩模式;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mTLE海马形态学变化与病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TLE组病侧海马体积明显减小(Z值:-1.55±0.57比0.38±0.58,P<0.001),并与病程呈负相关(r=-0.297,P=0.016)。表面形态学分析精细地显示,mTLE患者病侧海马萎缩主要发生在海马的头部、中部外侧和后尾部,其位移值与病程呈明显负相关(r =-0.336,P=0.006),并与海马灰质体积呈正相关(r=0.336,P=0.006)。结论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展示海马体积整体减小,而基于表面形状的形态学测量可描绘海马萎缩的局部形态学变化。

  • 标签: 癫痫 内侧颞叶 海马 形态学 表面形态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2(EphA2)是受体酪氨酸激酶最大家族中最广泛表征的成员,被认为是调节恶性肿瘤进展的关键因素。EphA2在胶质瘤中高表达,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就EphA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在胶质瘤细胞迁移、维持胶质瘤干细胞、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受体,EphA2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颞叶癫痫(mTLE)患者丘脑体积与丘脑局部形态学改变,并分析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09年7月—2019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80例mTLE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全脑高分辨率MR T1加权成像(T1WI)。采用基于球谐函数点分布模型的形状测量方法,绘制了mTLE组患者患侧(经镜相翻转处理使致痫灶均位于左侧)丘脑萎缩模式相比于对侧以及正常对照组两侧的改变,比较两组间及mTLE组内左、右两侧丘脑体积的差异、测量mTLE组丘脑在表面法线方向向模板的顶点位移向量值,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mTLE丘脑变化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mTLE组患者病灶侧(左侧)Z值化后的丘脑体积为-0.611±1.058,较对侧(0.283±1.003)和正常对照组左侧丘脑体积(0.133±0.856)均明显减少(t=7.035、4.459, P值均<0.05),而对侧丘脑体积和正常对照组右侧丘脑体积(0.305±0.6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 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mTLE患者致痫灶侧丘脑萎缩在丘脑的前部、中线区域和后部更加明显,同时,mTLE患者致痫灶侧萎缩区域的位移值与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383, P<0.01)。结论mTLE患者病灶侧丘脑体积减小,丘脑萎缩在丘脑前部、中线区域和后部更加明显,并且萎缩程度与病程相关,从而加深我们对于内侧颞叶癫痫丘脑损伤机制的理解。

  • 标签: 癫痫,颞叶 磁共振成像 丘脑 萎缩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结合形态学及临床特征对背侧和非背侧颈内动脉瘤(ICAAs)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确诊为动脉瘤并且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70例,年龄32~83 (56±11)岁。根据头颅CT平扫或DSA或外科手术的出血表现分为破裂组(n=54)例和未破裂组(n=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对2组患者CTA影像进行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壁切应力、壁切应力梯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破裂/未破裂两组间的参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对背侧和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患者年龄较小[(54.2±11.4)岁比(58.3±9.9)岁,P=0.033],女性居多(74.1%比52.6%,P<0.05),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较高(46.3%比22.8%,P=0.009),且破裂动脉瘤多分布于颈内动脉弓背侧处(57.4%比36.8%,P<0.05),血流模式复杂、集中,血流冲击区域小且不稳定(68.5%比33.3%、55.6%比10.5%、72.2%比26.3%及79.6%比36.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病史、动脉弓背侧、血流模式(集中的、不稳定的)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51 (1.080~11.679)、3.900 (1.172~12.976)、4.966 (1.504~16.401)、51.893 (7.913~340.296)及50.015 (8.423~296.985),均P<0.05]。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组的血流模式更集中、不稳定及冲击区域小(均P<0.05),而背侧处动脉瘤破裂组血流更复杂、集中、不稳定和血流冲击区域更小(均P<0.05)。结论性别、高血压病史、背侧部位、血流集中程度和血流稳定程度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位于背侧的颈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破裂 动脉弓 背侧
  • 简介:内容摘要: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必须把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要不断在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提升党的政治建设质量,不断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工作导向,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的形势, 把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和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各领域,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 标签: 党的领导 基层党组织 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学习胸部CT辅助诊断系统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东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9至11月因创伤急诊就诊并且行胸部CT检查的403例患者,男254例,女149例,年龄16~100(50±19)岁。采用Dr.Wise Lung Analyzer的胸部CT辅助诊断系统检测5种损伤,包括气胸、胸腔积液/血、肺挫伤(表现为实变影和磨玻璃影)、肋骨骨折、其他骨折(包括胸椎、胸骨、肩胛骨、锁骨等)及6种其他异常(肺大疱、肺气肿、肺结节、条索影、网格影、胸膜增厚)。由两名影像科医师独立进行标注确定诊断参考标准,计算辅助诊断系统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另将影像报告诊断结果与辅助诊断系统结果相比较,并采用Kappa检验计算两者的诊断一致性。结果403例患者中参考标准诊断有气胸 29例,胸腔积液/血75例,肺挫伤131例,肋骨骨折124例,其他骨折63例。辅助诊断系统检测气胸、胸腔积液/血、肋骨骨折、其他骨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和97.6%、80.0%和99.7%、99.2%和83.9%、84.1%和99.7%,检测肺挫伤的灵敏度为97.7%。辅助诊断系统与影像诊断对于损伤的诊断一致性高,对于气胸、胸腔积液、肋骨骨折、其他骨折的Kappa值分别为0.783、0.821、0.706、0.813(均P<0.001)。影像诊断漏诊气胸2例、胸腔积液/血3例、肋骨骨折9例及其他骨折6例,均被辅助诊断系统检出。辅助诊断系统对于肺气肿、肺结节、条索影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均>85%),对于肺大疱、网格影及胸膜增厚的检测灵敏度稍低。结论深度学习胸部CT辅助诊断系统能有效辅助检测急诊创伤患者胸部CT中的损伤,有望优化急诊创伤患者的诊疗流程。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 胸部 深度学习 创伤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东软128层螺旋CT(以下简称东软CT)与其他3种主流CT设备胸部平扫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评估肺磨玻璃结节(GGN)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5月8日至10月31日东软128层CT[男75例、女25例,年龄(42±16)岁]、西门子双源64层CT[男53例、女47例,年龄(50±16)岁]和双源128层CT[男69例、女31例,年龄(62±17)岁]及天津市人民医院东芝128层CT[男51例、女49例,年龄(58±13)岁]和GE 128层CT[男55例、女45例,年龄(60±10)岁]胸部平扫图像各100例。进行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评估,记录辐射剂量参数。选取同时在东软CT和双源CT检测到的GGN,分析对GGN细节的显示能力。结果东软CT的肺窗噪声[(37.8±4.9)HU]高于主流CT,纵隔窗噪声[(8.4±1.9)HU]低于GE 128层CT[(9.8±3.2)HU],高于双源CT和东芝128层CT[(6.9±3.5)HU](均P<0.05)。东软CT的肺信号噪声比(SNR)绝对值低于主流CT(均P<0.05),主动脉SNR(4.6±1.3)低于双源CT和东芝128层CT(6.8±2.2)(P<0.05),但与GE 128层CT(5.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东软CT的上肺平均分[(-863±31)HU]高于双源128层CT[(-869±35)HU],主动脉平均分[(37±7)HU]低于东芝128层CT[(42±7)HU]和GE 128层CT[(45±9)HU](均P<0.05),余肺和主动脉平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名评分者对图像质量的评估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高kappa值0.984)。东软CT对GGN边界的勾画能力次于双源CT(P<0.05),但对GGN的实性成分、分叶、毛刺、空泡、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显示能力相当(P>0.05)。东软CT辐射剂量低于东芝128层CT,高于双源64层CT和GE 128层CT(均P<0.05)。结论东软CT胸部平扫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其辐射剂量明显低于东芝128层CT,但高于双源CT和GE 128层CT,图像质量低,因此还需要从软硬件上进一步改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 辐射剂量 孤立性肺结节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幼年热惊厥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灰质体积(GMV)的影响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41例有幼年热惊厥病史的mTLE患者(mTLE-FC)、42例无原始促发因素的mTLE患者(mTLE-noIPI)以及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被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率T1加权成像(T1WI)全脑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获得灰质体积(GMV)脑图,并比较3组受试者GMV差异(P<0.01,高斯随机场理论校正),最后使用Spearmen秩相关分析探讨mTLE GMV变化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正常对照被试,各mTLE患者表现出广泛GMV降低,主要表现在致痫灶侧海马、丘脑、颞叶及双侧小脑。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海马、杏仁核、颞下回及对侧海马、海马旁回、内扣带回GMV减少较mTLE-noIPI患者更明显。同时,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杏仁核及海马GMV与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381,P=0.014),而mTLE-noIPI患者则无下降趋势(r=0.081,P=0.611),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杏仁核及海马萎缩趋势显著大于mTLE-noIPI患者(P=0.029,置换检验)。结论mTLE患者存在以海马为主的双侧大脑半球广泛灰质结构损伤;既往有幼年热惊厥病史的mTLE患者脑损害更加广泛和严重,且随病程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更加明显,提示幼年热惊厥相关mTLE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癫痫,颞叶 海马 惊厥,发热性 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