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辅助放射性131I在老年甲亢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甲亢患者185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94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性131I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HBO辅助治疗。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估生存质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甲减发生、甲亢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3% vs. 76.92%,P<0.05)。治疗后2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促甲状腺素(TSH)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个人信仰、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9% vs. 5.49%)、甲减发生率(10.64% vs. 13.19%)、甲亢复发率(2.13% vs. 3.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辅助放射性131I治疗老年甲亢患者,可有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甲减发生以及甲亢复发。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 2014年 7月至 2015年 12月我院的 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患者来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 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使用常规治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LVEDD、 LVEF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 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 LVEDD、 LVEF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 P<0.05;两组 IgG抗体、 BNP为实验组较优秀,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丙种球蛋白和常规治疗联合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中推介使用。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疗效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CNS)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37例CNS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并根据颅内病灶与鼻窦病灶的相关性分为鼻-脑曲霉菌病(RA,21例)和脑曲霉菌病(CA,16例)2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仅16.2%(6/37)的CNS曲霉菌病患者存在明确免疫抑制背景,但35.1%(13/37)的患者合并糖尿病。CNS曲霉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头痛(73.0%,27/37)、脑神经受累(59.5%,22/37)、发热(37.8%,14/37)等。脑脊液特点为:压力升高(53.8%,14/26)、白细胞计数增加(46.7%,14/30)、葡萄糖水平降低(30.0%,9/30)、蛋白水平升高(70.0%,21/30),病原学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7/10的患者结果为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常见受累部位为鼻窦-眶尖-眶后-海绵窦(43.2%,16/37)及脑叶(27.0%,10/37)。治疗方案包括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64.9%,24/37)、药物+手术联合治疗(27.0%,10/37)及单纯手术治疗(8.1%,3/37)。与CA组相比,RA组男性比例较少[47.6%(10/21)比14/16,χ²=6.34,P=0.012]、年龄较大[(54.2±19.4)岁比(38.4±18.4)岁,t=2.50,P=0.017],易出现头痛[85.7%(18/21)比9/16,χ²=4.00,P=0.046]和脑神经受累症状[81.0%(17/21)比5/16,χ²=9.31,P=0.006]。本组中患者早期误诊率为73.0%(27/37)。共29例患者先后接受伏立康唑药物治疗(85.3%,29/34),治疗疗程为3.0(0.5,10.4)个月;与补救治疗相比,初始治疗病死率较低(4/17比9/12,χ²=7.54,P=0.006)。随访至2021年12月,共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5.9%(17/37)。结论CNS曲霉菌病可无明确免疫抑制背景,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脑脊液可无炎性改变,病原学二代测序阳性率较高,尽早、长程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电灼后局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随机选取肛周尖锐湿疣患者50例进行临床试验,应用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进行肛周创面换药。对照组随机选取肛周尖锐湿疣患者50例进行临床试验,应用10%聚维酮碘乳膏进行肛周创面换药。观察记录各组病例不同时相点的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渗出液、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创面疼痛程度、渗出液及细菌培养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电灼后局部创面有较好的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用法简单,安全性能好,不易耐药,治疗中无刺激性,患者痛苦小,疗效可靠,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患者接受经跗骨窦切口与经外侧L型切口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方法借助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抽样,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42例患者经跗骨窦切口实施手术治疗,为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另外42例患者经外侧L型切口实施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跗骨窦组、L型组术后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跟骨长度、Bohler角、Cissane角均优于术前,P<0.05,但术后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跗骨窦组手术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高于L型组(t=5.267 8,P<0.05);跗骨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L型组发生率19.05%(χ2=4.086 5,P<0.05)。研究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跟骨复位丢失、踝关节和距下关节退变性OA的情况,结果提示跗骨窦组患者随访6个月跟骨复位丢失率优于L型组(χ2=4.200,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接受经跗骨窦切口的手术治疗能够减轻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强T2*血管加权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不同参数在正常子宫肌层、宫颈癌放疗前后差异,探讨ESWAN对宫颈癌诊断及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对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5例及同年龄段32例正常女性志愿者、15例宫颈癌患者行放射治疗。宫颈癌治疗前后及志愿者均行盆腔常规MRI和ESWAN检查,测量病变区与正常子宫肌层、放射治疗前后的ESWAN参数值,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子宫肌层的ESWAN不同参数值差异,并分析ESWAN不同参数评估放疗疗效的效果。结果宫颈癌与正常子宫肌层磁矩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分别为(1237.25±472.50)和(1638.72±406.70)、(-0.053±0.072)和(0.025±0.201)、(30.89±10.18)和(25.48±7.34)、(36.19±10.25)和(40.38±8.26)。15例宫颈癌患者放疗治疗前后磁矩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分别为(1198.28±210.58)和(817.33±131.11)、(-0.144±0.191)和(-0.011±0.083)、(36.01±10.78)和(26.86±8.58)、(31.54±6.28)和(40.46±7.69)。宫颈癌的磁矩值、相位值和T2*值低于正常子宫肌层,R2*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磁矩值和R2*值减低,相位值和T2*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AN不同参数值在宫颈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通过分析放射治疗前后ESWAN不同参数值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对宫颈癌放疗后的组织学变化情况。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积累了大量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但仍存在因竖向设计、设施选择不合理等情况导致海绵城市未起到应有效果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各地市提出要求在海绵城市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建立模型模拟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及校核海绵城市设计的合理可行性,因此本文就如何进行海绵城市模型软件的选择及模型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开展海绵城市方案设计模型建立提供经验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急性坏死性脑病(ANE)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和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共4家医院PICU 2014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39例ANE患儿,根据出院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及其相对危险度。结果纳入39例ANE患儿,男18例、女21例;中位发病年龄30月龄;出院病死率为41%(16/39)。29例(74%)患儿的发病年龄<4岁,前驱感染以流感病毒最常见(80%,20/25)。入PICU时死亡组休克比例高于存活组[12/16比 17%(4/23),P=0.001]。死亡组患儿入PICU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存活组[3(3,6) 比6(5,7)分,Z=-2.598,P=0.009],其最优界值为4分,且死亡组GCS≤4分的比例高于存活组[10/16比 22%(5/23),P=0.018]。死亡组患儿入PICU时ANE严重程度评分(ANE-SS)高于存活组[5(2,6) 比2(1,4)分,Z=-2.436,P=0.015],死亡组ANE-SS高风险比例高于存活组[9/16比22%(5/23),P=0.043]。存活组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20 mg/(kg·d)]的比例高于死亡组[43%(10/23)比1/13,P=0.03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PICU时存在休克[比值比(OR)=14.250,95%置信区间(CI)2.985~68.018,P=0.001]、GCS≤4分(OR=6.000,95%CI 1.456~24.733,P=0.013)及ANE-SS高风险(OR=4.629,95%CI 1.142~18.752,P=0.032)为ANE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NE多见于4岁以下的流感儿童。入PICU时存在休克、GCS≤4分及ANE-SS高风险为ANE患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大剂量甲泼尼龙可能会改善ANE患儿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