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容量超负荷是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不良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因而减容是急性心衰治疗的首要目标。体外超滤治疗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机械性脱水措施,较静脉利尿剂能更加有效地清除液体潴留,改善心衰症状,减少心衰再住院。目前相关指南或共识推荐超滤治疗用于伴有容量超负荷的急性心衰患者,作为利尿剂治疗无效或利尿剂抵抗的二线治疗。心衰专用的新型超滤设备的出现,促进了超滤治疗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超滤治疗在急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急性心衰的定义、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心衰相关的容量超负荷产生的原因、机制及临床意义,利尿剂在减容治疗中的价值及不足,超滤治疗的原理及超滤设备的发展,心衰专用的新型超滤装置的特点,超滤治疗与利尿剂治疗清除液体潴留的区别,评价超滤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超滤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超滤治疗的临床应用,总结及展望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心理调理辅助治疗对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就我院收治的76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平均分为2组,特殊治疗组38例和普通治疗组38例,2组患者均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以及治疗药剂选用百合清脑静神汤剂进行治疗,但是特殊治疗组辅以心理治疗,普通治疗组不进行处理。结果监测数据说明,普通治疗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低于治疗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数据没有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4%,普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5.8%,特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特殊治疗组中,显效率完全高于普通治疗组的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效率低于普通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由于忧郁型患者采用心理调理辅助治疗的效果是最好的。结论药剂治疗为主,心理调理为辅,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效果要好于只使用药剂治疗,辅以心理调理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率和心压,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而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而且简单易行,也很利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儿童白血病鞘内注射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我院共收取25例儿童白血病患儿,所有病患均实施116次鞘内注射,将所有鞘内注射次数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常规组(12例,56例次)和干预组(13例,60例次);常规组在实施鞘内注射时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实施鞘内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干预护理,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常规组穿刺成功率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无痛远远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鞘内注射后头疼头晕、恶性呕吐、腰背痛、下肢麻木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儿童白血病鞘内注射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儿与护理人员的感情、亦能为顺利实施鞘内注射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是降低患儿疼痛感、增强依从性的重要措施,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资料,依据医治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行常规方案医治,治疗组(54例)行胞二磷胆碱医治,对比2组医治前后NBNA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医治前比较,2组医治后NBNA评分均提高,但对照组提高幅度比治疗组小(P<0.05);较之医治前,2组医治后IL-6、TNFα水平均降低,但对照组降低幅度对治疗组小(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行胞二磷胆碱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收治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应用维甲酸治疗,治疗期间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患儿出血、感染、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1.3%、40.6%、37.5%,干预组分别为9.4%、12.5%、15.6%,干预组均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4.4%,干预组是96.9%,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IABP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心内科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应用时机理论对患者实施家庭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用药、定期门诊复查、情绪控制、戒烟戒酒及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6米步行距离(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运用时机理论对IABP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并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月 1日 ~2017年 12月 31日收治的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抽取 92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 46例患者,常规组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并脑水肿 患者的治疗效率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以从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6月与我院治疗的 63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对患者分组,分为每组患者例数均为 21例的甲组(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治疗)乙组(患者服用托吡酯治疗)和丙组(患者服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各组药效以及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1%,乙组为 85.7%,丙组为 76.2%,三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甲乙组: 为 5.6757, P为 0.0172,乙丙组: 为 4.4211, P为 0.0354),与甲丙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这三种药物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治疗,三者均能够发挥出较好的临床治疗功效,但是其中卡马西平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率影响。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吡贝地尔治疗,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ebsteer症状评分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具有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等优点,且疗效显著,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首次治疗时间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3年 6月 ~2016年 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 6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流程;选取 2016年 7月 ~2019年 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 6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记录 2组患者首次洗胃、血液净化及应用糖皮质时间,患者护理后存活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血液净化、首次应用糖皮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存活 30例,死亡 30例,死亡率为 50.00%;对照组存活 20例,死亡 40例,死亡率为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可缩短百草枯中毒患者首次治疗时间,使患者抢救效率提高,降低了患者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初步评价经皮房间隔造瘘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短期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入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区(HFCU)住院的成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包括射血分数保降低的心衰(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入选标准包括目前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入院时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经优化药物治疗和强化容量管理1周后行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静息状态下肺小动脉楔压(PAWP)>15 mmHg,运动后PAWP>25 mmHg。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包括6分钟步行距离(6MW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及Swan-Ganz漂浮导管数据。经右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在压力监测下行球囊扩张,完成房间隔造瘘术。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术后24 h内经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右心房压(RAP)、肺动脉压(PAP)、PAWP及心输出量(CO),并计算心脏指数(CI)。术后48~72 h复查6MWT、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共入选3例左心衰患者,1例女性,为HFpEF患者,2例男性,为HFrE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级。3例患者均成功行房间隔造瘘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将为Ⅰ级,第2例和第3例患者的6MWT分别增加了90 m和80 m,但两例患者术后NT-proBNP水平均出现短暂升高。3例患者房间隔造瘘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未见明显变化。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数据显示,3例患者术后PAP(分别为28 mmHg、23 mmHg和12 mmHg)及PAWP(分别为17 mmHg、13 mmHg和11 mmHg)均较术前(PAP:29 mmHg、26 mmHg和34 mmHg,PAWP:23 mmHg、20 mmHg和27 mmHg)下降。除第2例患者(HFpEF)术后CO(3.0 L/min)和CI(1.72 L·min-1·m-2)较术前(CO:3.5 L/min,CI:2.01 L·min-1·m-2)下降外,其余2例(HFrEF)患者术后CO(分别为5.5 L/min和3.4 L/min)及CI(分别为2.61 L·min-1·m-2和2.02 L·min-1·m-2)均较术前(CO:4.4 L/min和1.7 L/min,CI:2.00 L·min-1·m-2和1.01 L·min-1·m-2)提高。结论经皮房间隔造瘘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短期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