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重复献血者,分析其献血反应产生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是选择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我站 128 例重复性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对比献血者的临床资料 , 从而对导致献血者产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结果是在实验中,有 128 名重复献血者 , 轻度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是 68.0% ,中度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 24.2% ,重度献血反应发生率是 7.8% 。产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理的作息,并且空腹和劳累。另外也受献血环境的影响和二针穿刺问题等等。结论是针对重复献血者,需要预防其献血反应,做好日常的宣教工作 , 并且在献血时,仔细询问献血者身体情况,并给他们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 , 从而避免献血者产生献血反应。
简介:【 摘要 】 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长。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在 2015 年 1 月到 2018 年 1 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 , 选择了两个采血点,共 1000 例进行无偿献血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在观察组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针对两组的献血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是在观察组中,他们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是 0.4%, 在对照组中,他们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是 1.0%, 将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是针对无偿献血者,利用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他们的献血反应 , 是且效果显著 , 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气道护理,以期提高AECOPD病人气道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梗死后手腕部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采用腕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Fugl-Meyer量表(FMA)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腕部痉挛状态。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ROM、FMA上肢部分及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MAS较低(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AROM、FMA上肢部分及M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8周后上述指标改善更为优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手腕部痉挛状态。
简介:【 摘要】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安全的开展血液采集工作;方法: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提到的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来进行献血者的筛选;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应加强采血车及血站工作场所的清洁消毒,采血人员操作全程一级防护,并给献血员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感染者临床表现为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加强献血前的体温测量和身体状况的征询,献血后增加回访工作;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需要注意血液采集过程的防护并对献血员严格体检、健康征询和回访,确保血液采集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sAg阳性妊娠期妇女HBV血清标志物模式、HBV DNA载量、ALT、AST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之间的关系,评估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参加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的657例HBsAg阳性母亲及662例新生儿(含5对双胞胎)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的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在新生儿7月龄时测定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以探讨新生儿感染HBV情况与母亲孕晚期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双阳性组孕妇HBV DNA载量、ALT和AST异常比例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孕妇(HBV DNA:1×108vs. 850 IU/mL, Z=-21.554, P<0.01; ALT:13.1% vs. 6.6%, χ2=7.536, P<0.01; AST:17.2% vs. 5.5%, χ2=20.780, P<0.01);HBsAg和抗-HBc阳性组孕妇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组孕妇(1 745 vs. 804 IU/mL, Z=-2.313, P<0.05);随病毒载量的升高,ALT及AST异常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χ2趋势=19.309和32.502, P均<0.01)。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后,仅HBeAg阳性,且HBV DNA>2×105 IU/mL母亲分娩的16例新生儿发生了感染。结论HBeAg阳性和HBsAg/抗-HBc阳性孕妇的目前主被动免疫阻断方案疗效较差,建议HBeAg阳性和HBsAg/抗-HBc阳性且HBV DNA>2×105 IU/mL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毒载量水平,并给予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损伤和母婴传播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垂体后叶素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共同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共76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命名为2组(每组均为38例),一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治疗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垂体后叶素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共同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止血时间、不同时间点(分娩后10min、分娩后1h、分娩后2h、分娩后24h)的出血量、产后输血率、不良事件(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止血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更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产后输血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共同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