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2023年3月起始,选取观察对象无痛胃镜治疗患者,2024年3月截止,共计48名研究对象入组,选择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组,研究组(n=24)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n=24)进行生理盐水+丙泊酚麻醉,对比不同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研究组清醒时间3.87±0.62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8.54±2.6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42±0.85min、22.13±3.25min,(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治疗中,选择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剂量 舒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胃镜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共有50名患者参与,均为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由2023年4月-2024年4月纳入患者,选择随机数表法分组,一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n=25),一组实行阿曲库铵联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n=25),评定不同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观察组麻醉总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选择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用药,可提升麻醉效果,价值显著。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麻醉 盐酸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治疗麻醉寒战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总研究期2023年1月-2024年1月,随机筛取观察对象46例,均为麻醉寒战患者,选择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对应分组,分别命名观察组(n=23)、对照组(n=23),前者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后组仅进行生理盐水治疗,评定不同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在治疗有效性统计中,观察组96.65%,相较于对照组的73.91%明显更高,(x =4.2125,P<0.05)。结论:对于麻醉寒战患者,在治疗中选择右美托咪定用药,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各项临床症状,价值显著。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麻醉 寒战
  • 简介: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而软骨损伤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逆的关节变性早期因素。由于软骨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有限,目前软骨缺损的修复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医学难题。近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软骨缺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软骨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ACM)保留了天然软骨的细胞外基质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天然软骨的细胞外环境,是软骨修复与再生的理想材料。ACM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长因子等,其中Ⅱ型胶原蛋白是透明软骨中的主要类型,在调节软骨组织的机械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Ⅱ型胶原蛋白、生长因子和低氧微环境分别在促进软骨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Ⅱ型胶原蛋白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诱导细胞聚集和软骨分化;ACM中含有的多种生长因子能够诱导Sox9的表达,促进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低氧微环境可上调Ⅱ型胶原(COL2A1)、Sox9的表达并维持软骨细胞表型。此外,ACM已被广泛应用于软骨再生的研究,将ACM制备成脱细胞支架、水凝胶或是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对软骨缺损进行修复均取得了良好的软骨再生效果。尽管ACM源性生物材料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ACM的成分丢失、支架的性能降低等,值得进行深度的探索和挖掘。

  • 标签: 软骨,关节 脱细胞细胞外基质 组织支架 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期性机械牵张应力作用下,人软骨细胞中新型机械激活离子通道压力蛋白(Piezo1)与细胞骨架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骨关节炎病人软骨细胞,然后利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处理细胞,根据预实验结果分成无牵张应力组(空白组),2 h牵张应力组,12 h牵张应力组,24 h牵张应力组,48 h牵张应力组和相应的抑制剂浓度为0.275 mmol/L的蜘蛛毒液肽(GsMTx4)组以及浓度为0.573 mmol/L细胞松弛素D组。免疫组化鉴定软骨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不同力学条件刺激下各组细胞的Piezo1的表达量。以及细胞松弛素D作用下Piezo1的表达量。免疫荧光定位人软骨细胞Piezo1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细胞骨架以及Piezo1蛋白共染相关性。RT-q PCR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2 h牵张应力组比空白组Piezo1的表达量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牵张应力组比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F=9.785,P<0.05)。24 h牵张应力组表达量最多,48 h牵张应力组表达量有所降低。经GsMTx4处理后的各组Piezo1的表达量均出现明显降低(F=13.907,P<0.001)。在牵张应力作用下,2 h牵张应力组至24 h牵张应力组细胞骨架呈渐进性增粗、浓集现象,但是48 h牵张应力组软骨细胞却出现了细胞骨架的松散与降解。相应的RT-qPCR结果显示Piezo1 mRNA表达量与细胞骨架的浓集与松散情况具有相同的趋势。GsMTx4处理后的各加力组表达均下降。结论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的开放和关闭是与细胞骨架微丝F-actin肌动蛋白密切相关,由细胞骨架F-actin形变激活Piezo1蛋白通道,并与力学加载呈时间依赖性。

  • 标签: 离子通道 软骨细胞 肌动蛋白类 应力,机械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股肌下结合微斜切入路(SMOC)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50例(60膝)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膝外翻患者,排除年龄> 85岁、既往膝关节手术史及身体质量指数> 30 kg/m2的患者。男13例,女37例,年龄平均(60±8)岁。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52膝,骨关节炎5例5膝,创伤性关节炎3例3膝。采用SMOC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5例(31膝),内侧髌旁入路者25例(29膝)。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血红蛋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外翻角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术后2 d血红蛋白含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直腿抬高时间、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下肢力线、髌股适合角;24 h VAS,以及术后1周HSS评分及膝关节ROM,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两组差异。结果术前一般资料两组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无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外翻膝均得到矫正,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 d血红蛋白含量、输血率、术后下肢力线、髌股适合角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OC组在直腿抬高时间(t=10.500,P<0.01)、外侧支持带松解率(χ2 =5.711,P<0.05)、辅助镇痛药使用(χ2 =9.934,P<0.01)方面优于内侧髌旁入路。术后24 h VAS评分SMOC组低于髌旁组(t=10.540,P<0.001)、1周HSS评分(t=8.110,P<0.001)及ROM(t=2.085,P<0.05),SMOC组低于髌旁组。结论利用SMOC入路全膝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膝外翻畸形,与髌旁入路相比,髌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更低,可获得更快速的近期康复效果。

  • 标签: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 关节炎,类风湿